01.20 兵法精義:謀略的實質在於乘敵之隙

政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

兵法精義:謀略的實質在於乘敵之隙

戰爭的支撐點有四個:兵足、鬥志、裝備、物資。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利, “趨利避害”是戰爭心理學的核心思想。

戰爭的總目標規定為 “爭利”。 “利”是決策的總原則、總指向。因此,無論宏觀決策還是微觀決策,無論是程序化決策還是非程序化決策,必須以 “利”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戰爭以謀略為根本,以武力為枝葉,文武相濟而後有勝負。

謀略的實質在於乘敵之隙。

策略的本質是詭詐。策略的基本手段是變術。策略的要旨是它的絕密性.

“天道”、 “地道”、 “詭道” 、“戰道”、 “間道”是戰爭運籌的五大變數。

“實虛”是軍事運籌學的核心問題,一切運籌的目標就是以充實對付虛弱。

戰略上最重要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軍事實力是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

環境與環境的覺察能力構成決策的重要變數。

“詭道”是實施戰爭的重要手段.

軍事鬥爭是出奇制勝的藝術。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的最高追求。

“伐謀”是戰爭手段的最佳選擇.

“必以全爭於天下”是戰爭的最理想目標.

“知彼知已”是 “百戰不殆”的前提和保障.

“先為不可勝,以徒敵之可勝”是軍事理論的基礎.

迅速機動和閃電般的衝擊是真正戰爭的靈魂.

創造性、變幻性、驚異性、神秘性、不測性才具有無限的制勝能量。

任何軍事行為的首要原則是機密機和信息性。

“正奇”是權變學的核心問題,一切權變術的目標都是穩定腳根,出奇制勝。

速度在戰場上就是勝負的尺度。

兵法精義:謀略的實質在於乘敵之隙

閃擊是進攻戰的高潮,閃擊戰的基本模式是千里奔襲。

一張一馳就是兵道。

“非利不動”, “非得不用”, “非危不戰”是戰爭限定性指導原則。

利害為詭變的基本籌碼。詭詐詭變就是利用利害相互轉化規律控制敵人。

如果害以利的表象推出,事就能力成;如果利以害的表象推出,患禍就可以解除(變術要訣)。

變術的資本是有所恃。

利用性格的偏向,這是計策的主要思路。

詭道的總指向是以製造敵人的失誤、消耗敵人的能力和瓦解敵人的組織為目的,以創造用最低消耗的機會和把握.

疲敵、病敵、擾敵、亂敵,都是奪力的手段。

“奪心”、“奪氣”、 “奪力”、 “治勢”是策略的四條原則。

“形”與 “名”發生反差,就是詭詐的基本方法。

計謀的總原則是詭道。

“奪心”、 “奪氣”、 “奪力”是不戰而屈的前提。

賞罰是激勵和影響士氣的手段。

利用對象的心理弱點和困境,就是詭詐遵循的原則。

無論是戰爭還是竟爭,關鍵問題是乘機。

凡作戰,趨利避害是總原則。

形兵之極,至於無形。

兵法精義:謀略的實質在於乘敵之隙

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