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哪個學校的實力更強?

tnwgpmd


結論:講硬實力,中科大幾乎可以在國內秒天秒地秒空氣了。


基本屬性

(1)電子科技大學

地處成都,教育部主管,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985,211,雙一流高校A類。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地處合肥,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全國重點高等學校,985,211,雙一流高校A類。


學院設置

(1)電子科技大學

23個學院(部),66個本科專業,其中14個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現有各類全日制在讀學生330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0餘人。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1個系,設有研究生院,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現有各類全日制本科在讀學生7372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6588餘人。(研究生比本科多,怕是國內獨此一家吧)


師資力量

(1)電子科技大學

現有教職工38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餘人,教授500餘人。國家級傑出人才總量(不重複計算)達267人,其中兩院院士11人,IEEE Fellow 2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7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計劃”9人),“千人計劃”入選者145人(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7人),“長江學者”40人,傑青、卓青、優青獲得者32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1人,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7人。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截至2018年12月共有教學與科研人員2154人,其中教授701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800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目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5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0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5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含青年)5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

其中,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不重複統計共有427人,佔固定教師總數的33%;青年人才佔高層次人才的55%。

45歲以下青年教師佔教師總數的70%,其中35歲以下教師約佔青年教師總數35%。


學科建設

(1)電子科技大學

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

A+級,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A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A-級,光學工程。

B+級,儀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B級,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

C級,電氣工程。C-級,化學工程與技術。

學校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自2016年7月以來一直處於ESI前1‰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參評學科為28個,獲得A+的學科為7個,位列全國第五位。


三大獎獲獎情況

(1)電子科技大學——排名51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8


總論

就憑著中科大這麼多年不擴招,研究生比本科生多這一點,我就挺中科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