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貓王

最近我一直關注著大家都需要哪方面的音樂知識。得到的答案還是怎麼樣不看譜彈吉他?怎樣聽兩遍就能彈出來?怎樣即興SOLO?怎樣扒帶?怎樣給歌曲配和絃?怎樣記住更多的和絃?

太多了,幾乎用初學者的腦子能想到的關鍵詞都在這了。扒帶、配和絃、即興SOLO,不看譜彈吉他(和絃好記),雖然這是不同的話題,各自都可以獨佔一篇,但涵蓋的知識都是一脈相連的。給旋律配和絃,給和絃即興出旋律。跟數學公式一樣,正著推和反著推是一回事。所具備的素質是一樣的。

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講樂理的,單純的說樂理知識一條一條的列出來,總是覺得太生硬了。

樂理理解是一方面,實際運用又是一方面。在實際的運用上的一些個人發現和總結比什麼都寶貴,這才是支持你走下去的根本。所以在我的文章中經常出現,按照這樣練習會逐漸改善什麼發現什麼,好像是在治病,的確如此。

我也在反覆思考我的文章結構怎樣才能讓大家看的更明白,今天我將扒帶這件事給大家分析一下,先說我是怎麼做的,再分析這個過程你要具備什麼素質才能實現。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麥克 傑克遜

個人實際操作分析

準備工作:把琴調好,準備紙和筆,變調夾,播放音的播放器。(電腦最合適)

1、確認歌曲的調

打開音樂播放器,聽一遍歌曲,整體感受一下。第二遍,聽音樂時找到一小段你認為鮮明的旋律,用吉他(或慣用的樂器)模仿著彈出來,然後確認你彈的音階是哪個手型的音階,在第幾品上?用來判定哪個調的音階的這個手型是在這品上的。便能確認歌曲的調。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聽音樂中某一句結尾找到一個你認為鮮明的音用吉他彈出來,並且跟著音樂即興,當然這過程耳朵、腦子和手要絕對跟的上,直到感覺彈的一直和音樂很貼切,看自己用的是什麼手型的音階,在第幾品上?在看什麼調的音階中的這個手型在這個品上,也能確認歌曲的調。

小結:為了方便學習,前人早就把吉他指板上的音階分為了5個指型,這五個指型的音階都是互相循環的,不同調5個指型只是在指板的位置不同,手型的鏈接和每個手型的指法都 是一樣的,所以強調學好C調的指板,其他的就都通了。

2、確認歌曲的大小調

先對大小調有個闡述,從文藝復興末期到巴洛克初期開始,西方音樂就開始有大小調之分。(這話說的有點大,但確實是這個時期,就不深入講這些了,否則就變成講音樂史了)簡單說大調給人一種陽光、積極、奮進的感覺。小調呢給人哀傷、猶豫、憤怒都感覺。這裡只用幾個詞介紹也不是很全面,找機會單發文。

第一種方法,你聽到歌名,或者看到歌詞的描述,也能大概知道這首歌的調性。當然這只是一種淺淺的判斷。

第二種,還是以C調為例,拋開歌曲的前奏、間奏、尾奏,只從進唱的地方開始(這裡說的是完全小節),你可以自己去試聽效果,大調用C和絃伴奏,小調用Am和絃伴奏。這個效果會很貼切。大調歌的旋律一般會以1、3、5開始,小調呢會以3或6開始。

結尾的地方(歌的旋律)也是用這兩個和絃來衡量,音呢?大調結在1上,小調結在6上。

小結:這個環境如果你彈的歌曲夠多,平時注意積累,還是挺好判斷的。關鍵是瞭解大小調的音樂感覺和樂理的基礎知識。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B B KING

3、記譜、寫下主旋律

準備紙筆就是為了寫主旋律的譜,你的聽力好呢,直接可以寫出來,如果聽力差點也無妨,琴就是你工具,聽音樂用琴把旋律模仿出來(分成小段一點一點的弄)。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還有節奏的事情,每個音符時值的準確也決定著和絃的編配。包括譜面的一些標誌要會寫,你自己寫成什麼樣都無妨,自己看得懂就可以,儘量學學正確的譜面是怎麼記錄的,這樣自己更方便。

小結:無論是音準、節奏還是記譜的事情,這是長時間的學習積累,算是基本功吧。現在網上隨手能找到任何歌曲的譜子,但是作為學習階段的你,一定要自己扒出旋律,自己寫譜,這都是你的必經之路。網絡再發達,有一些事情你也要親自去做,高科技能代替你做的事情,代替不了你做這件事而鍛煉出的能力。

4配和絃

這就是本文的重頭戲了。配和絃其實是一個大問題,沒有誰能說他配的和絃是最好,誰配的和絃是唯一的標準。而且配和絃也有很多不同的效果。代理和絃啊,重屬和絃啊,副屬和絃啊,251解決等等很多。這裡只對於初學朋友介紹一種最基本的配法,配上基礎的三和絃。

配和絃一定要知道功能表,從知道每一個級數的和絃音開始。一級和絃是135、二級和絃是246、三級和絃是357、四級和絃是461、五級和絃是572、六級和絃是613。

這裡介紹幾種配和絃的方法,一層一層的驗證,如果第一種不行換第二種,第二種不行換第三種。

配和絃其實跟節奏有關,我以四四拍為例,四四拍的解釋是四分之一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四拍。這四拍的強弱關係是|強、弱、次強、弱|

第一種方法在於每小節的強拍上的音是你即將配的那個和絃的和絃內音,就這麼簡單,這是配和絃的最基本原理。當然有的一小節配兩個和絃的,第三拍那個次強拍上的音,也要與和絃內音相吻合。還有一種情況,礙於歌曲的風格,他的強拍在二四拍上,這原理要在二四拍上實現了。建議剛開始扒帶配和絃在一些簡單的歌曲和旋律上練習。成熟了後在找一些有難度的。

第二種方法是你在學會功能表時,懂得了用功能表的思維記憶和絃了。總結了很多套路,1645啊,1625啊,還有盛傳的萬能和絃4536251等。你會總結很多套路,在第一種方法拿不準的情況下,覺得你配的和絃連接與某一個套路相像,直接搬用套路聽效果,這樣也能排除很多你剛開始經驗上的不準。很多歌都是這些經典套路寫的,一套直接就出來了。當然要按照實際情況多聽效果,這是你的經驗,也是你的審美。

第三種方法是可以運用調內的七和絃。比如當你配和絃時,旋律裡有1和3,你配一級C和絃與六級Am和絃在感覺上都拿不準時,可以試試Fmaj7,它的和絃音是4613,空間一下子被拉大了,也許就是你的一個解決方法。

C調的調內七和絃從一級到6級是Cmaj7、Dm7、Em7、Fmaj7、G7、Am7,和絃音是(1357、2461、3572、4613、5724、6135)多嘗試吧。

第四種方法也是最粗俗的,一般前三種就解決了八九不離十了。如果都用了還是讓你感覺配出來的不舒服(這幾率挺小的),你可以採用第四種,就是以小節中出現最多的音去尋找與之相符的和絃(和絃內音)

今天都說到這了,我贈送給大家一個配和絃的階級方法。本不該放在這裡的,怕初學朋友看不懂,還是給你們吧,萬一有高手在呢。

第五種區別於前四種,這是在你的和絃都配完的情況下,可以加一些色彩和絃,讓你的和聲更加有味道,更炫吧,哦對了,高大上用這歌詞,呵呵。

還是以C調為例,每個級數的和絃依次為C、Dm、Em、F、G、Am。

C和絃的色彩和絃Cmaj7、Cadd9、C7、Csus4

Dm和絃的色彩和絃Dm7、D、D9、Dsus4

Em和絃的色彩和絃Em7、E、E7、Emadd9、Esus4

F和絃的色彩和絃Fmaj7、Fm、F7、Fadd9

G和絃的色彩和絃G7、Gsus4、Gadd9

Am和絃的色彩和絃Am7、A7、Amadd9

小結:這裡我是把配和絃與扒帶放到了一起,其實很多時候情況都差不多,你在寫好的主旋律上配和絃,同時也要去參考原曲的錄音。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借鑑低音BASS,音他常常彈的是和絃的根音,可以通過他來判定怎麼搭配和絃,但也有的時候原曲的和絃你總覺得彆扭,用你自己的方案也無妨。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克萊普頓

5、SOLO部分

歌曲中的前奏、間奏、尾奏,還是用之前旋律部分的方法記錄。並編排好自己的演奏指法。這裡還要注意的是SOLO裡用的的演奏技巧,滑音、推絃等等在譜面上記好。手上能彈出來,這個是你練習音階和練習SOLO時的積累。能做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自己了。

小結:對於扒SOLO這塊,特別是扒吉他SOLO,有時遇到高速的SOLO是人耳聽覺範圍以外的,這時要藉助和絃框架,卡著那段高速的SOLO的節拍,根據自己練習音階的經驗試著來了,有可能很像,有可能差一點。很多也都是音階上下行的基本彈發提了速度。能不能扒的很像看情況了,這也是扒帶中唯一的遺憾。有時那段SOLO被其他聲部蓋住了就是聽不清,那隻能即興了。

6、轉調

歌曲經常在B段反覆,當然這也是大家最愛聽的地方,編曲和作曲也是為了提升歌曲的記憶點做了反覆(當然每首歌都有反覆段落),但長時間反覆會有聽覺疲勞,為了把人的耳朵拉回來,經常會用轉調的方法想起第二個高潮(光良的《童話》),這裡對於經驗不足的人扒帶是挺有難度的,初期儘量避免吧,如果遇到了,在轉調以後按照之前的方法當成新歌重新找調就可以了。以後分析轉調。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披頭士

7、變調夾的使用

變調夾一般是變調用的,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例如:和絃伴奏是分解和絃,你憑經驗都能聽出是G調的某個和絃,但是你找的調確實是A調的。這時就應把夾子夾到2品上,彈G調。由於C調和G調的調內和絃大多是開放式和絃,有很多空弦,吉他手經常用這條件加一些和絃外音或小旋律什麼的,但歌曲的調已經定下所以就採用這方法。

8吉他與原版音樂調對不上

有時吉他調好了,網上有現成譜子告訴你是C調了,可是你用吉他把出來的是#C調,這種情況是有的,夾個夾子彈你的,不礙事。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鮑勃 迪倫

扒帶所具備的條件: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扒帶配和絃即興SOLO等音樂實踐需要具備的能力。這裡依據上邊的每一條來分析需要具備的條件。

1、確認歌曲的調

這裡需要你對音階特別的熟練,瞭解音階的組成結構(音程),瞭解5個手型的音階,先練好C調的,然後再熟悉其他調的,音樂中12個調,起碼要會常用的7個(C、D、E、F、G、A、bB)對於每個調的音階中5個指型的分部位置瞭如指掌,同時對音高有絕對的辨別能力。上邊介紹的,放著音樂跟著彈,也就是幾秒鐘就能確認歌曲的調,手、腦、感覺、知識理論、都要有效的結合起來。

2、確認大小調

瞭解大小調的特性,和絃和音階的用法,大小調的歌曲都要玩過,特別是和絃套路應該有自己的總結。

3、旋律記譜

這裡也是考驗長期的音準能力,能否把旋律記錄在譜上。另外節奏感要過得去不然怎麼記錄音符的時值?記譜也要儘量規範。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鮑勃 瑪麗

4、配和絃

配和絃、聽原版音樂扒和絃,都差不多了,反正是給旋律配上和絃。這裡你首先都和絃有了解從音程開始到基礎的三和絃構成。在到一個調內的和絃要了解其功能表的應用。已經說了很多遍了,總結經典套路。這對你幫助很大,一切都是從這開始的。起碼要能推理7個常用調的功能表和絃並能熟練運用。另外這裡有一個不是樂理,但還要說的話,你要在彈唱過程中,培養出和絃與音的感覺,什麼是配上了,什麼是配不上。這是最基本的東西,但經常會被漏掉。如果你的吉他音不準了,你在彈唱時自己唱跑了音,或者你偶爾走神給錯了和絃,這你都聽不出來。這篇文章裡所講的一切事情,你目前還幹不了,趕緊回到更初級的階段好好練習。

5、SOLO部分

其實在這裡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主旋律都要求對音準音階等有一定的要求,這裡要求更要提升了,畢竟還有各式各樣的演奏技巧在裡邊。

直白一點講,如果你要扒《真的愛你》這首歌,起碼這個難易程度的歌曲,你都練了好幾首了,你才能嘗試一下了。

歌曲扒帶難以入手麼,學會這8條,讓你聽到就彈出來

老鷹樂隊

這一套下來不容易吧,考驗的是你的綜合能力。沒有自己平時的訓練,一點經驗感覺都沒有,憑著樂理講的一些所謂的公式性的東西,難以達到啊。音樂的樂理是理性的像數學公式一樣,但音樂呈現出來的又是感性的,需要你不斷的積累感覺。

這裡說的還只是配一個基礎的三和絃,給歌曲加入色彩和絃、四四拍的歌改成八六拍的、和絃根音走上下行、加入代理和絃等等,還都都沒往上寫了。好吧就這樣了。

我是心靈腰花,持續更新音樂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您的支持是我走下去的動力,請您不要吝惜,多多轉發,這不但是對我的支持,好東西通過您的轉發也能為您帶來更多的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