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後,我家有幸買到了生產隊的大草房,共五間,我家住東三間。親戚鄉鄰幫忙在屋裡重新砌了兩鋪穿過中屋和東屋連體的炕,西屋是灶臺。我家的灶臺很大,呈長方形,由紅磚搭砌,是三姨父和二舅的傑作,他倆都是有名的瓦匠。灶面因為抹上了水泥顯得格外平滑規整,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到灶面上,反射出白亮的光。我家灶臺有兩個灶眼,灶眼上安著鐵製的灶門,氣派極了。

這樣的灶臺在全村也是數一數二的,灶臺上安著一對母子鍋,一口大一口稍小。大鍋用來煮飯燉菜,小鍋用來烀豬食,這兩口鍋是我家的生命之源。

母親家裡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她一生勤勞,做事幹淨利索。如果說農田是她的第一戰場,那灶臺無疑就是她的第二戰場,我們的每一餐都是由母親精心打理的。每天天不亮母親就悄悄起床,窸窸窣窣穿好衣服,頭上包上頭巾,掏灰、填柴。父親蹲在灶膛口燒火,母親忙活在灶臺邊,共同奏出鍋碗瓢盆刀板勺的交響曲。當我睜開眼睛透過微光看到母親在氤氳的蒸氣中忙碌的身影,便感覺有了著落和依靠。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常見的蔬菜在母親的精心烹飪下,成為小炕桌上的美味佳餚,我至今依然很懷念母親烙的蔥花油餅。每當母親烙蔥花油餅時,我就蹲在灶口燒火,燒火也要眼尖手靈,眼睛要看著灶火,還要瞅著鍋裡,火太大或太小都不行,火大了餅容易糊,火小了餅就漿巴了。烙餅時用麥秸稈作柴禾最好,烙出的餅焦黃軟和。在中考前的日子裡,母親為了給我增加營養,除了餅多淋油外,還額外煮兩個雞蛋偷偷地放在灶臺裡角,趁妹妹和父親不注意時,迅速地塞進我的書包。那兩個雞蛋,是我午餐時唯一的菜餚,這種特殊待遇一直持續到我中考結束。

我家的灶臺總是被母親收拾得規規整整的,東西擺放有序,鍋蓋和檯面也總是被母親擦得乾乾淨淨,纖塵不染。柴禾堆放在屋地的一角,地面卻沒有一根柴禾棍,來我家串門的人都誇母親乾淨利索。冬日裡,灶臺鍋裡常煮著一鍋玉米粥,散發著撲鼻的香氣。小貓也知道哪裡熱乎,趴在灶臺一角打瞌睡,真是個會享福的傢伙。狗呢,躺在柴禾堆裡,蜷縮著身體,彎成了一個圓圈。

母親隔三差五就要烀上一鍋豬食,或者是一鍋小土豆,或者是一鍋甜菜櫻子,有時也烀點甜菜疙瘩。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月,幾個土豆、幾片甜菜葉也是不錯的零嘴。我最愛吃的還是父親在灶膛火裡給我們烤的嫩玉米,父親烤的玉米外焦裡嫩,十分好吃。父親有時也在灶膛裡給我們埋幾個土豆,在寒冷的冬夜,那是最常見、最美味的夜宵。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母親十分敬重灶臺,每到年末,母親必會擺上紅蠟燭、糖果和酒水,說是送灶神上天,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安,讓我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母親常常告訴我,灶臺對我們有恩,所以我們要善待它。

當我在外地參加工作後,便很少回家了,灶臺成了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每次回家,躺在熱炕頭,卸去一身的疲憊,我的心便輕鬆了。看到母親和父親在灶臺邊忙碌的身影,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內心無比溫馨,踏實。

後來父母離開了大草房,搬到我家附近住。每次回家,看到母親用電飯鍋燜飯,用電熱鍋炒菜,我都感覺好像缺少點什麼,似乎用電器做出來的飯菜總沒有灶臺做出來的有滋味。

如今,我家的生活基本告別了灶臺和炊煙時代,但內心深處總活躍著母親灶臺邊忙碌的身影,母親的身影定格為我心中的圖騰;母親站在炊煙下呼喚我回家吃飯的聲音成了記憶中最美的鄉音。

母親啊,恩重如山的母親,我該怎樣才能報答你的恩情?

(三八婦女節,祝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鄉情美文:母親的灶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