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義馬滅匪寇的故事(源於民間傳奇)

南宋開禧年間,金兵大舉入侵江淮一帶。百姓倉皇逃亡,人走屋倒,田地荒蕪,牛羊牲畜散佚在荒涼的田野間,無人收養。

九江有個叫王成的騎校隨軍抗擊金兵,這天沒有戰事,他一人來到田野散步,只見滿目荒涼的農田已成了野草灘,不禁萬分感慨,心中生出不滅金兵誓不休的豪情。正在這時,他遠遠看到一匹瘦馬艱難地從一叢荒草中走了過來。王成是個騎兵,非常愛馬,於是連忙走了過去。

但見這匹馬骨瘦如柴,瘡疥滿身,腿足關節僵直,行走不便。有幾隻烏鴉停在馬背上啄食瘡痂腐肉。王成心生憐憫,上前用手揮趕,誰知烏鴉飛走後又飛回,直啄得馬身上血流不止。王成很可憐這匹病馬,覺得這樣下去它必死無疑,就把它牽回軍營,用好料精心飼養。

半年過後,這馬瘡疥已愈,體毛復生,長得油光水滑威武雄壯。拴在馬廄裡,它的神態與其它的戰馬全然不同,它不時仰首嘶鳴,聲音悠揚,一直傳播得很遠。

一天,王成一個同僚的馬病了,來借王成這匹馬騎乘外出公幹。誰知他剛跨上馬背,就被這馬直立聳身給摔了下去。其他的騎兵見狀,覺得這匹馬性子很烈,都走過來想制服它。但一連換了幾十名精壯騎兵,竟無一人能騎乘它。王成的同僚只好把馬牽去還給王成,說無法制服這匹馬。王成聽了非常詫異道:“不會有這種事吧?”當即他就叫馬把這匹馬牽來,當著同僚的面騎了上去。令人意外的是,這馬卻非常馴服,俯首帖耳聽王成任意調度。

義馬滅匪寇的故事(源於民間傳奇)

從此,軍中都知道此馬除了王成,誰也難以乘騎。而平時王成與大家馳馬練兵,其它群馬無一敢超越王成馬前,如有超前的馬,就要遭到馬的踢咬。眾騎校都認為這馬太兇悍,開始有些嫌棄它。

公元1210年,潢池地方匪寇作亂,攻城掠地,氣勢很兇,百姓更加不能安生。朝廷於是派王成他們這支隊伍前往平寇。在行軍途中,眾馬在崎嶇山路上不能行走,許多將校只好下馬步行,但王成那匹馬卻能獨自讓王成安坐著行走自如。

不久,官兵駐守龍泉柵,寇首李元礪率眾來襲。混戰中,王成連殺敵寇十餘人。敵酋見王成厲害,便揮兵團團把他圍住廝殺。王成寡不敵眾,不幸受傷落馬,敵酋李元礪騎馬上前,一槍將王成刺死。王成戰死,官兵敗陣,柵內主將急忙鳴金收兵,眾騎校退入柵內。此時,王成的馬卻不隨眾馬退回,而是圍著王成的屍體悲悽地嘶鳴,其聲哀婉悲涼……

李元礪見狀說:“這匹馬必定是匹良馬!”於是他就驅騎來到馬的跟前,拾起韁繩牽馬,而馬卻意外地馴服。李元礪上馬一試,見它前進後退,行止有節,非常隨他心意,心中大喜過望。於是李元礪將此馬拴於最好的馬廄,用最好的飼料餵養,又打造金鞍玉鐙,把馬裝飾得十分華麗,寇眾大小頭目都來致賀。匪寇的輜重隊裡有一名被俘過去的宋軍士認出了這馬,覺得很奇怪,心想:“這馬原先除王成外任何人都騎不了,如今卻對這個賊頭這麼服帖,唉,想不到畜生都如此怕這賊頭啊!”

不久,這股賊寇又進攻永新柵,官軍集隊開柵迎擊,兩軍對壘排開陣勢。李元礪騎著王成那匹馬在敵陣中正耀武揚威,不可一世,馬卻突然嘶鳴一聲,馱著李元礪朝官軍陣中飛快馳來。李元礪見勢不妙,連連勒馬,卻無法停住。李元礪慌了,忙用鐵槍猛刺馬胯。一槍下去,直刺得馬立刻血流如注。馬卻不顧疼痛,仍向官軍陣中狂奔不止。宋軍中許多人此刻都認出了這匹馬,歡呼大叫:“這是王校官的馬!”於是眾官軍一擁而上,把賊酋李元礪活捉下來。寇眾見首領被捉,軍心渙散,立即潰散後撤。官軍趁勢追殺,全殲匪寇。

捷報上奏不久,朝廷便頒獎下來,全軍將校都有賞賜。但大家認為這次全勝之功在於一匹馬,因此都對馬愛護有加。但這馬受傷太重,流血過多,回營後不食不飲,不久即死去。眾人感其義,特地為其建冢,名曰“義馬冢”。

選自《新聊齋》2002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