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對於“裡”字的行書寫法,有什麼好的建議?

金聲51


“裡”字,在書法中通常有兩種寫法,也就是對應的兩種繁體。一個是“衣”字的中間加一個“裡”字“裡”,與“外”相對;另一個是“裡”,居民居住的地方,“故里”、“鄰里”,也用於“公里”。因此在書法中寫“裡”的時候千萬不可弄錯了!

一、“裡”字行書寫法

1、宋 · 米芾 · 值雨帖、

2、宋 · 蘇軾 · 黃州寒食詩帖

3、明 · 唐寅 · 書七律

4、明 · 徐渭 · 唐詩宋詞

5、明 · 文徵明 · 京邸歸還詩

6、明 · 董其昌 · 行草書卷

7、明 · 陳道復 · 自書詩卷

8、清 · 吳昌碩 · 七言律詩軸

二、“裡”字行書寫法

1、晉 · 王羲之 · 鄉里帖

2、元 · 康裡巎巎 · 柳宗元梓人傳

3、唐 · 陸柬之 · 文賦

4、元 · 趙孟頫 · 閒居賦

5、元 · 鮮于樞 · 醉時歌

6、明 · 唐寅 · 自書詞

7、明 · 徐渭 · 唐詩宋詞

8、明 · 文徵明 · 紀行詩

以上就是“裡”字對應的繁體字的16種行書寫法,您覺得哪一種好看呢?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關於 “裡”字的行書寫法,我的觀點是:先師古,後融入自己的個性,最終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

裡字,要看用在何處。裡外的"裡”和萬里長城的“裡”的寫法是不同的,望題主在書法創作時,一定要分清楚,以免讓方家笑掉大牙!



上圖為行書 “裡”字不同風格的寫法。可以肯定的說,寫的都很好看,而且耐看!供題主參考吧。

上圖中的九個“裡”字,亦是行書,均出自書法大家之手筆!這九個“裡”字,寫的都很有個性。

上圖中的行書“裡”字,法度謹嚴,線條流暢,神彩飛動,韻味十足!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中州耕牛堂主


在書法創作中,有些字的寫法一定要注意,比如“發”字丶“裡”字,這些字的繁體字有不同的寫法,適用於不同的語境。


“裡”字,作量詞用時,比如“千里”“九萬里”等,就寫作“裡”。

而作“裡外”解時,有兩種寫法“裡”“裡”。


曾經在中國書協舉辦的某次書法大賽上,有件作品本來已進入獲獎環節,但作品中就因為“裡”字錯誤,後來被取消入展。

類似的錯誤,在下面這張圖中最明顯,你看出來了嗎?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裡字的寫法相對容易一些原因是,這個字結構相對平衡。

從字的意態分析:下面的土像一個底座,是該字橫劃主筆,所以,下面這一劃要相對長,要平,不能斜,否則就立不住,中間豎劃主筆同理,不可傾斜。

其實最難處理的是上面的方框,日口,要點是,一不可寫太大,否則下面的底座撐不住,頭重腳輕,二是不可寫成等邊正方形,那一定很難看,這裡有個視覺美學原理,要上寬下窄,這樣一來,左邊一豎的起筆不好處理,柳體的左起筆值得借鑑。


玄元鑑


以下發言不代表黃簡先生,由學生佛山張張84回答。

就問主的問題我冒味的用這大半年的學習來回答一下。

黃簡先生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整理和總結了晉唐筆法,其《黃簡講書法》系列課程就講解了如何取勢的問題。

就比如這個“裡”字,取勢不一樣,字的形態也不一樣。最基本的五個筆勢分別為:豎筆勢,奮筆勢,袞筆勢,勾努勢,勾裹勢。

如果認識這些筆勢,你就可以取這些筆勢來寫這個 “裡”字。

比如說可以取2個豎筆勢,把這個裡字分成2筆完成。如趙孟頫《杜甫秋興詩》

也可以取一個豎筆勢一個奮筆勢完成,如趙《前赤壁賦》。

還有許多不同取勢。經過學習識勢取勢,字就有了豐富多彩的變化。

這些知識點盡在黃簡講書法視頻課程裡。

書法三要素:用筆,識勢,裹束,缺一不可。

歡迎關注頭條號“黃簡講書法”。瞭解和學習傳統書法,弘揚傳統文化。

謝謝。


黃簡講書法


在古碑帖裡選擇一個喜歡的,自己認為好看的,臨摹,練熟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