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遊記》中為何沒有出現貓妖?

不負史觀


《西遊記》當中別說牛成精,豬成精,就連白骨都可以成精,那為什麼偏偏沒有貓成精呢?難道是那時候還沒有貓這種生物?這個是說不通的,早在隋朝時期,就已經有貓了,古代的貓一般叫做“狸奴”、“銜蟬”,在唐朝,狸奴還是一個宮廷的專門職位,專門負責防鼠工作。大書法家黃庭堅,詩人陸游、陳鬱都是鏟屎官,特別是陸游,是典型的貓奴,“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就是他寫的。

既然明朝已經有貓了,而且不少見了,同時隋朝《太平廣記》中有貓鬼,南宋《夷堅志》中有汀州山魈,都是貓成精的前科了,為什麼吳承恩就不寫貓妖呢?這個還跟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係。

《西遊記》這本書是吳承恩在1550年至1582年這三十二年之間寫的。而明朝第十一皇帝朱世宗朱厚熜的在位期間是1522年—1566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嘉靖年間。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實際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在位48年,但是常年不上朝)。前二十年算是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嘉靖皇帝可以說是中國皇帝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主業是道士,副業是皇帝。他修煉的法門不是清修,而是房中術、煉丹,反正就是不上朝。

此外他還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養貓,養了很多的貓,設置了“貓兒房”,三四百的近侍專門負責養貓,平時還會吸貓,可以說是貓奴皇帝了,特別是有一隻叫做“霜眉”的貓,很得嘉靖的恩寵,這隻貓去世的時候,嘉靖非常難過,於是就將之葬於萬歲山北側,命為“虯龍冢”,立碑祭祀。後來又有一隻嘉靖喜愛的獅貓去世了,嘉靖為它製做了金棺,葬在萬壽山之麓,還讓大臣們寫文超度,一個叫袁煒的侍講學士,寫出了“化獅作龍”的詩句,嘉靖很高興,被提升為少宰,加一品入內閣……

在這種形勢下,簡直就是喵星人統治天下,如果吳承恩真的把貓寫成了妖的話,指不定官府會讓他嚐嚐文字獄的味道呢……


悠然布衣


為什麼“西遊記”中沒有貓妖?是因為中國傳說中沒有貓惡魔嗎?這不是。

在中國神秘故事中有很多與貓有關的事情。最著名的應該是金華貓。

金華貓經過三年的撫養,每次去寺廟中間,他都蹲在屋頂上,張開嘴靠在月球上,吸收了月亮的精華。很長一段時間後,他變成了一個怪物,他會掉進山裡和山谷。談到日落,它將是迷人的。當你遇到一個女人時,你將成為一個美麗的男人。當你遇到一個男人時,你會變得美麗。每次我去找人,我先是躺在水裡。如果人們喝這種水,他們就不會看到它的形象。任何遇到貓責任禍害的人一開始都沒事,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它會變弱。晚上穿上青衣,黎明時再看。如果青衣上有頭髮,秘密獵人會來,帶幾隻狗,去屋裡捉貓,剝烤,餵給病人,病人就會癒合;當一個男人生病並抓到一隻雄貓時,一個生病並抓到一隻雌貓的女人將無法治癒。張光文有一個女兒,18歲,是一個美麗的女人,被貓襲擊,頭髮丟失,後來抓住了雄貓來治好她,病情很好。

對於這種貓妖來說,最可怕的地方不僅是改變人類形象,殺死人,還會改變女性的性別。我們看著“翟翟”知道,如果裡面的狐狸精緻,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但是,貓妖不是。因為古人認為一旦貓有靈性,它就可能是陰陽。

貓不僅可以成為惡魔,還可以成為貓鬼。據傳說,一隻貓死後,它將成為像人類一樣的貓鬼。據說保持貓鬼的人首先通過一套儀式並背誦一個咒語,然後殺死事先準備好的貓以獲得貓鬼。殺死的貓必須是一隻老貓。數字越長越好。當它是午夜時,維持它的人必須犧牲它。當它被抬起時,保留它的人會使貓鬼受到傷害。

在開皇帝統治的第18年,隋朝的婆婆,孤獨的女王,突然渾身發牢騷,生病了。溫迪皇帝打電話給皇室醫生看病,皇家醫生說:“這不是一種自然疾病,而是一種貓和鬼的病。”當溫迪皇帝聽到貓鬼的話時,他想起了杜古陀。杜古坨是同一位母親和同一位母親的兄弟。據說杜古陀的祖母有一隻貓鬼。後來,我發現了Duo Duo的侄女Xu Ani。雖然杜古坨是女王的弟弟,但他卻被斬首罪豁免。

在農業社會中,需要保護田間的作物,並且需要儲存剩餘的食物。當人們患有齧齒動物時,他們會發現貓的存在。但當時沒有“培育”,只是一種自然的共生關係。因此,宋代的宋宋說:大鼠對幼苗有好處,而貓抓老鼠去苗,所以貓的性狀來自幼苗。但事實上,這隻貓“雖然老鼠很好,但我喜歡雞肉。”

在嘉靖的早年,有一隻貓,有淺棕色,白眉白,氣質溫和,沒有喊叫,沒有瘋狂,特別是理解。貓房推薦,這隻名為“冰霜眉”的貓被嘉靖皇帝所喜愛,並由皇帝日夜陪伴。因此,皇帝越來越被愛,並將其封為“龍”。 “真龍”去世後,嘉靖皇帝感到悲傷,並被命令埋葬在萬壽山的北側,他被命令為“虯龍冢”並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話雖如此,我們今天說的主題是:為什麼“西遊記”中沒有貓妖? “西遊記”一書是嘉靖的時代,正如皇帝對貓的瘋狂一樣。人不如貓。為政府和法院寫一個比喻。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要費心去摧毀皇帝的最愛並發現自己不舒服?


W丁一路


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不是沒有貓妖,是作者不敢寫

眾所周知《西遊記》著作時間在明朝時期,而貓最早記錄於戰國時期,那時候還不叫貓而稱為狸,後來到了隋唐年間才叫貓。所以說在年代上明朝肯定是有貓的,要怪就要怪當時的嘉靖皇帝了,因為這位皇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十足的貓奴~不僅設立專門養貓的場所,而且還派專職人員飼養,有次皇帝最喜歡的貓死了,皇帝還為這隻貓做了金棺厚葬,立碑頌德!由此可見在當時誰要敢說貓的不好,或者寫文章貶低貓兒的話要是傳到皇帝的耳朵裡輕則責罰入獄,重則可是要殺頭的,所以說,這個真的不敢寫!

第二、中國本土神仙體系中本來就沒有貓

在《西遊記》眾多的神仙位列中沒有一隻貓不是《西遊記》獨創的,無獨有偶,在先於《西遊記》早就形成的中國本土神仙體系中,就沒有貓。要說原因就要從古時本土神仙體系二十八星宿說起了,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系分成28組,並依據28星宿的形狀以28種動物的名字來命名,而這其中便沒有貓,以至於到後來的十二生肖也是從中演變而來,所以《西遊記》中便因為沒有神仙體系的貓的原形,所以也就沒有了貓妖!


毛毛王子影視



《西遊記》裡不但沒有貓妖,豬、狗、雞、鴨、鵝、鴿、羊、馬、驢、騾子這些常見家養動物也都沒作成妖。

常見家養動物裡,只有牛出了個妖,還是頂級妖王:牛魔王。

同樣是數千年的義務馴化,牛為什麼如此優秀?

也是有原因的。

牛魔王從名稱來看,是從“鳩摩羅王”、“鳩摩羅炎”、“鳩摩羅什”的“鳩摩”演化來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為神物,把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

鳩摩羅王在真實的歷史中是與玄奘同時代的人物,他是南印度當時統治者,根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五記載,在玄奘西行求法的過程中,曾經和鳩摩羅王進行過時間不短的接觸。牛魔王的原型最有可能就是鳩摩羅王,吳承恩的《西遊記》和之前的元曲雜劇有可能引用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內容。

讓大家印象深刻的那個套圈圈收兵器的青牛精也不是牛,而是獨角兕。應該屬於犀牛一掛。

至於豬八戒,雖然未必是目前可見的野豬,但長著長獠牙,肯定不是當時民間馴養的家豬。

再說羊,車遲國三個倒黴蛋裡的羊力大仙讓人印象深刻,但它現出原形是羚羊,也不是家養綿羊。

兔子裡倒是有個玉兔精,但玉兔也是從天上下來的,跟哮天犬是同一個性質,是神仙養的。說明西遊記裡的神仙也是養的常見家養動物。

嫦娥養兔子,觀音養金魚,二郎神養狗,龍王養烏龜。

前兩者為萌寵,後兩者為忠臣。

二十八星宿官裡,家養動物倒是不少。婁金狗、房日兔、鬼金羊、星日馬、昂日雞、牛金牛、室火豬。

由此可見,西遊路上的野妖怪除了大白牛,是沒有家養動物的。

為啥?因為老百姓太熟悉且瞧不起了,沒有威懾力!

而狗作為一個完全被馴化的物種,作為人類的好夥伴和看門大將,自然雞犬升天成了神的寵物。

西遊路上出現頻率較高的動物妖王是獅子、猴子、狐狸這幾個。

獅子代表異域兇猛,猴子代表靈活機智,狐狸代表妖媚騷氣。

老虎出場率也挺高,但除了虎力大仙,其他的都在前期打醬油了。估計是因為老百姓們聽這貨的故事聽的太多了,沒有刺激感。不然大家就以為孫悟空也就武松水平了。

唐僧最先遇見的妖怪是虎、熊、野牛三個壯漢,然後又是一隻老虎被獵戶劉伯欽幹掉了,再出現的一隻老虎則成了孫悟空的虎皮裙。在民間最有威望的猛虎,出場最早,也最差勁。正是用這貨名揚天下的兇猛來襯托後面的妖王。

就像烏巢禪師說的“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

虎都是給獅象當打手的,還給黃鼠狼當打手,比如虎先鋒。

同樣苦逼的還有龍,從出場開始就是被欺負的。被猴子虐,被唐僧騎,被金魚佔了窩,還在井裡苟且偷生。只出一個勉強有點本事的妖怪還是個鼉龍。這就屬於揚子鱷了。

龍虎同框一次,則是金角銀角的兩個醬油小弟倚海龍和巴山虎。被猴子一棍敲死。

以龍、虎、狼震古爍今之兇猛來反襯蟲子山精之法力強大。

以獅、象、犀之罕聞罕見的異域猛獸來描寫巨怪大妖。

正是這種寫法。

事實上頂級妖王要麼極大,要麼極小。

大如傳說中的大鵬,再者九頭獅子、大白牛。都是大如山的。

小如尋常可見的蠍子、蜈蚣,一腳就能踩死。體型如此小,也讓人望而生畏,就是有獨家技能。一旦成精,就是boss。

反正就是不走尋常路。

所以家養動物就省省吧,老百姓們上午剛聽過武二郎景陽岡打虎,下午去聽孫大聖泰迪山斗狗嗎?丟份!

廢話說多了,回到正題。

其實,主要還是嘉靖愛貓,而吳承恩是嘉靖時人。

和貓總是並提的狗,還是有妖的,只不過沒露臉。

在猴子回花果山稱王時,有這麼一段:

悟空會聚群猴,計有四萬七千餘口。早驚動滿山怪獸,都是些狼蟲虎豹、騃麂獐犭巴、狐狸獾狢、獅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兒神獒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

最後一個神獒,也就是野狗。

而且,這一段列舉的動物也基本包含了西遊路上妖怪動物們,剩下的就是蠍子蜈蚣蜘蛛之類的小毒蟲。

實力可排在西遊妖王前十的兩個小毒蟲,蠍子和蜈蚣,讓猴子灰頭苦臉。都被家禽給收拾了,昂日雞真給家養動物們漲臉。

實力同樣在眾妖王前十的九頭蟲,則被哮天犬咬掉腦袋。

總的來說,家養萌寵們也可大顯神威,所以貓不需要成精。


阿米婭


問這個的一定是看日本動漫多了!不僅西遊記沒有貓妖,你看一年中國傳統的神話小說,《封神榜》有貓妖嗎?《聊齋》有貓妖嗎?都沒有!為什麼沒有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貓和老虎的關係,第二是貓和狐狸的關係。

首先,貓和老虎是一類的,還有貓是老虎的師傅的說法,但是老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義非同一般,左青龍右白虎,如果再弄一個貓妖或者貓神進來,那麼他的位置怎麼擺?低於老虎,沒有說服力,高於老虎,更加沒有意義,乾脆就不再出現了。

其次:九命的說法來源於中國,是九尾狐的傳說的形象演變,一說是來源於民間拜“鐵狸子”或“仙狸”等的民間信仰演變,中國民間傳說當貓養到9年後它就會長出一條尾巴,每9年長一條,一直會長9條,當有了9條的貓又過了9年就會化成人形,這時貓才是真正有了9條命貓有九命。一說是來源於印度:《佛經》有載:佛曰:貓有靈性,其命有九。又佛經《上語錄》明白的指出: “貓命有九,系通、靈、靜、正、覺、光、精、氣、神。”也即是中國傳說裡面,狐狸和貓也是有關聯的!也可以理解為如果貓不斷修煉,大約會成為狸貓,嗯,也即是狐妖了!

綜上所述,傳統神話中,貓可以升級為狸貓,或者老虎,但是貓本身不會成為妖,這應該就是西遊記不出現貓妖的原因了!


古風漢韻001


我是一燕,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藝術永遠來源於生活,十二生肖沒有貓,二十八星宿也沒有貓!您讓作者如何聯想.再加上,明朝時期,人們都還處於農耕時期,生活繁重,一朝不努力,飯都吃上不上,哪有心思擼魚。

那時貓的存在感很低的.貓奴文化也是從西方傳過來的, 關於貓,從長輩那裡聽的最多的就是不要招貓逗狗.早先老人對貓都是很忌諱的.

二.據說西遊記創作時期,當朝皇帝也就是嘉靖帝很喜歡貓.嘉靖皇帝整日不上朝,錦衣衛,東廠個個如黑暗中貓的眼睛緊盯著人們一舉一動,隨時準備抓人.所以吳姥爺子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寫貓妖,弄個不好,扔進昭獄,讓他有啥說啥!

還有就是明朝時期民間一直盛傳的狸貓換太子故事,不管真假,當權者總是忌諱,在一個特務橫行的朝代,還是不寫為好!

三,佛經有載:貓有靈性,其命有九.系通,靈,靜,正,覺,光,精,氣,神.西遊記本身就是以取佛,取經為終極目標,怎麼把貓化為妖.

四.就吳老先生而言,三打白骨精就夠費神了,貓有九條命,難道要九打貓妖,太費神,還是不寫了吧!


週一燕


這件事有兩個版本,我姑且說說,大家也姑且聽聽:

其一:貓作為一種神聖之物,是唐僧從西天取經帶來的,屬於天地間最為清純的聖物。源於此,自然不可能把貓寫進西遊記裡了。

其二:嘉靖皇帝非常喜歡貓。

咦?是不是走錯片場了?這和我們談論的有關係麼?有的。

吳承恩就是嘉靖年間的人士。



當時,嘉靖對貓的喜愛那可是出了名的,專門建造了養貓的房子,還有專人清洗。

這些毛,估計過上了太子的生活。只不過.....那麼多貓,在發春的時候

好吧好吧,我們想多了。

吳承恩如果把貓寫成妖怪,估計還沒等寫完呢,自己就去西天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猜測,至於真偽,只能問吳老先生了。

喜歡的小夥伴點個關注喲,愛你們。




蝦仁兒談娛樂


為什麼呢?恐怕還得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了。

吳承恩,生長於明朝嘉靖年間,當時執政的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此人特別喜歡貓,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據史載,朱厚熜執政期間曾二十年沒上早朝,期間整日與貓玩耍嬉戲,為了他養的貓,他甚至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名為貓兒房的機構。

貓兒房中,每隻貓都有專門的人服侍,而且朱厚熜還給貓封了官銜,公貓小廝,母貓丫頭,絕育之後的貓稱為老爹,最高級別的貓叫管事。

從日常伙食來說,這些貓已經遠勝尋常百姓,根據史書記載,朱厚熜“養貓十二隻,日飼豬肉四斤七兩、肝一副”。對於這些自己心愛的貓,朱厚熜還特意給它們取了些好聽的名字,諸如“一塊玉”“烏雲罩雪”等,其中最讓朱厚熜喜歡的貓,因其毛色微青,雙眉潔白,所以被叫“霜眉”。

朱厚熜對這些貓照料細微,而這些貓也善解人意,整日追隨在朱厚熜的身旁。朱厚熜睡覺時,它們就陪伴左右,不曾離去。尤其是那隻“霜眉”,口渴飢餓時,它也會等到朱厚熜醒來才去解決,因此深得朱厚熜喜愛,特封其為“虯龍”。

據說“霜眉”死後,朱厚熜十分難過,為了厚葬“霜眉”,他特意命人打造了金棺材,還把它埋在萬歲山的北坡,立碑題文“虯龍冢”。除此之外,朱厚熜還下旨讓朝中官員為自己的愛貓寫祭文超度,其中一名官員因祭文出眾,還得以加官進爵,官場如魚得水。


90小鳴娛樂


眾所周知,在古人看來,萬物有靈,所以皆可成精。從《西遊記》中看,有牛妖、豬妖、狗妖、獅駝、大鵬等,呼風喚雨,厲害無比!其實,不要說血肉之軀了,即便是一塊石頭,都能孕育出妖怪,譬如孫悟空!

那麼為什麼在《西遊記》中沒有貓妖呢,這應該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西遊記》應該成書在嘉靖年間。按照《明史》記載嘉靖皇帝比較荒唐一生求仙問道,對朝堂事基本不過問。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養貓!為此嘉靖皇帝特意設立個專門機構養貓,更別處心裁給貓咪一些官職。他還很愛貓有一次嘉靖路過貓房,有一隻貓對他很親近,後來嘉靖就特別寵愛此貓,還給它取了個“霜眉”名字,常伴左右。 後來,“霜眉”死去,嘉靖非常難過,於是就將之葬於萬歲山北側,命為“虯龍冢”,立碑祭祀。從這一點上看,嘉靖非常喜歡貓,尤其是這隻“霜眉”!可以說,嘉靖皇帝愛貓,是天下盡知之事!

所以吳承恩在書中做了一些規避,所以我們在《西遊記》中看不到可愛的貓咪了。


大魚樓閣


說到西遊記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去看妖怪的,那麼有的網友也知道的,西遊記裡面的妖怪還真的是多啊,只要常見的都能成妖,但是細心的網友們或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西遊記裡面好像沒有貓妖啊,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話說貓妖其實還更加厲害一些,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吧!

《西遊記》當中別說牛成精,豬成精,就連白骨都可以成精,那為什麼偏偏沒有貓成精呢?難道是那時候還沒有貓這種生物?這個是說不通的,早在隋朝時期,就已經有貓了,古代的貓一般叫做“狸奴”、“銜蟬”,在唐朝,狸奴還是一個宮廷的專門職位,專門負責防鼠工作。大書法家黃庭堅,詩人陸游、陳鬱都是鏟屎官,特別是陸游,是典型的貓奴,“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就是他寫的。

既然明朝已經有貓了,而且不少見了,同時隋朝《太平廣記》中有貓鬼,南宋《夷堅志》中有汀州山魈,都是貓成精的前科了,為什麼吳承恩就不寫貓妖呢?這個還跟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係。

《西遊記》這本書是吳承恩在1550年至1582年這三十二年之間寫的。而明朝第十一皇帝朱世宗朱厚熜的在位期間是1522年—1566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嘉靖年間。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實際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在位48年,但是常年不上朝)。前二十年算是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嘉靖皇帝可以說是中國皇帝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主業是道士,副業是皇帝。他修煉的法門不是清修,而是房中術、煉丹,反正就是不上朝。

此外他還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養貓,養了很多的貓,設置了“貓兒房”,三四百的近侍專門負責養貓,平時還會吸貓,可以說是貓奴皇帝了,特別是有一隻叫做“霜眉”的貓,很得嘉靖的恩寵,這隻貓去世的時候,嘉靖非常難過,於是就將之葬於萬歲山北側,命為“虯龍冢”,立碑祭祀。後來又有一隻嘉靖喜愛的獅貓去世了,嘉靖為它製做了金棺,葬在萬壽山之麓,還讓大臣們寫文超度,一個叫袁煒的侍講學士,寫出了“化獅作龍”的詩句,嘉靖很高興,被提升為少宰,加一品入內閣……

在這種形勢下,簡直就是喵星人統治天下,如果吳承恩真的把貓寫成了妖的話,指不定官府會讓他嚐嚐文字獄的味道呢……

不同意見:

妖怪有很多,既然萬物可以為妖,一部《西遊記》又如何囊括得過來。

有個說法是因為嘉靖皇帝愛貓,吳承恩怕得罪嘉靖皇帝,所以就不寫了。

這個說法不通。

明朝皇帝還行朱呢,寫豬八戒好吃好色不也照樣不亦樂乎。

明朝皇帝還以龍自居呢,《西遊記》裡的龍還有被殺頭的呢。

寫一隻貓咋了。

再說了,即便皇帝養貓,作者也可以寫一隻貓神來討好皇帝啊。

貓在古代還是臘月祭祀的一種呢,因為貓捕捉老鼠,在農業社會貓是防止鼠害的一種動物呢。

不光農民喜歡,讀書人也喜歡貓,因為貓可以保護書不受老鼠撕咬。

黃庭堅還寫過一首詩說他向別人乞一隻貓來養:“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在這首詩裡,黃庭堅家裡的貓死了,他向別人求一隻貓來養。

另外陸游也是著名的貓奴,陸游寫過《贈貓》:“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這說明文人們都很喜歡貓,那麼《西遊記》為什麼沒有寫到貓呢?

個人以為:

第一:可能作者養不起貓,所以就沒有這個意識。貓在古代是富貴人家養的,前面說得陸游和黃庭堅都時做官的讀書人。《西遊記》的作者則不然,西遊記最初就是作為市井故事流傳的,無論是元雜劇楊景賢的《西遊記》還是後來說書人口頭創作的段落,《西遊記》是口頭文學,如果作者真的是吳承恩(是不是吳承恩是有爭議的),吳承恩也是集其大成,對前面人作品的梳理。

這就是說前面的創作者們都是餬口的窮書生,是養不起貓的。

其實不光《西遊記》裡沒有提到貓,中國的古代小說裡也少有提到貓的,偶有提及也是貴婦人,例如《金瓶梅》裡潘金蓮就有,《紅樓夢》裡王熙鳳也有。窮人則沒那個心情養。

第二假定有人能養得起貓,但這麼喜歡的寵物,怎麼捨得把他寫成妖怪。

如果作者像陸游像黃庭堅這樣的,他斷然不會把自己的貓寫成小說裡的妖怪,其實古代也是貓妖,而且很邪惡。

例如著名的金華貓妖,清朝褚人獲的《堅瓠集》裡說,金華貓變成妖怪之後,就會在主人家的水缸裡尿尿,人一旦喝了,就再也見不到貓的影子,然後慢慢死去。如果想要破解的話,就找一隻獵狗,抓住這貓妖,剝了皮烤肉吃,就行了。

隋朝也有貓鬼的故事,就是獨孤皇后的的弟弟用貓鬼煉製巫術來害她,非常可怕。

一個愛貓的人,怎麼會捨得把自己家的貓寫成這樣呢,那可怎麼面對它?

當然也可以寫成神仙,但是中國傳統神話裡並沒有貓的一席之地,寫也不好寫。

第三、可能作者寫了,然後丟失了。

西遊記流傳過程中也經過許多次整理,沒準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