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長達27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距離現在的我們,已經遙遠得有些模糊。經歷過這段歲月的人,生了白髮有了兒孫,住在高樓衣食無憂。但是這段時光,讓多少人午夜夢迴,幾十年的人生中,八成夢境都在追憶。這是一段熱血的青春,是父輩鮮衣怒馬的年華,物質條件的艱苦,身體上的勞累早已被創造歷史的衝動、青春無悔的奮鬥代替。
黃河口知青小鎮,彷彿一個時光隧道,帶著人們穿越到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這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關於青春和理想的回憶會不由自主勾引出人的情思。漫步其間,看看石屋紅字,讀讀舊時標語,嚐嚐當年食物,曾經只是在長輩口中聽過的故事變得生動而具體。
黃河口知青小鎮坐落於原東營市黃河農場三分廠所在地,現屬東營市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中心。上世紀60年代,共有5945名城市知識青年先後進入黃河農場。
在展示館昏黃的燈光中,一卷卷書本里,一把把舊物中,彷彿看到那段歲月裡知青的艱辛開拓,也看到他們的意氣風發,這裡曾經人聲鼎沸、騾馬成群。每個人身上都是生猛莽撞的果敢,每個人臉上都是不懼碾壓的鮮活。
看著已經生鏽的瓦工工具,眼前浮現出人們塗抹牆面勾勒牆角的情形。知青小鎮中保留了許多帶著歲月溫度的老物件。破舊褶皺的軍大衣、綠漆剝落的軍水壺、盆底生鏽的搪瓷盆,那些極富時代特徵的物品無不牽扯著人們的記憶。
知青勞動和生活的場景歷歷在目,越看,越羨慕當年人們精神生活的富足。北島的《波蘭來客》 在腦中浮現: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不由感慨,和那個年代相比,現在的人擁有太多富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卻唯獨在精神上貧瘠成一片荒漠。
“知青小鎮”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軍墾、農墾、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知青下鄉及山東生產建設兵團崛起、發展、完成歷史使命的完整過程,是當年創業者艱苦奮鬥的歷史縮影,同時也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風風雨雨數十載,春秋幾度輪迴,所有光輝和榮耀都寫在老房子裡。
如今的弓房空曠寂寥,六七十年前,曾經漫天飛雪的場景已在時光中定格,變成老電影裡才有的畫面。
小鎮中保留了許多當年的時代風貌,低矮的老房子、富有年代感的標語、樹齡上百的古木,彎彎曲曲的石路,時光一言不發,懷念早已生根發芽。現在這些老房子已經逐漸被改建為民宿,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體驗曾經知青下鄉的感覺。
改造過的知青宿舍乾淨整潔,被石板路分成一個個獨立的院落。院外有草,院內有樹,父輩曾經上山下鄉的歲月被塵封在嶄新的磚牆中,滿臉皺紋的看門人卻還記得當年榮光。夜深了,我們喝一壺老酒,聽一首老歌,樹上見天,天中有月,在這樣的小鎮裡,既有故事也有酒。(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