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最會打仗的皇帝你知道麼?

泱泱中華,人才輩出。在朝代的不斷更替中,也出過很多“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的皇帝,雖說歷史上皇帝很多,但是真正能夠被人記住的並不多,像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詩詞華麗的皇帝,被世人記住是因為他的充滿悲傷的詩詞。但若說打仗,李煜是真的不行,不光李煜不行,很多皇帝都未必能夠勝任一場戰爭的統帥,因為自古以來,能打仗又能治國的皇帝真的不多見。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最会打仗的皇帝你知道么?

皇帝和打仗,在歷史上並非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組合,因為大部分的帝王都是常年在皇宮之內處理政務,如果有戰事發生,只需要在朝堂之上調兵遣將即可。不過,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御駕親征的例子,另一方面,許多開國之君也都是靠著自己領軍作戰,逐漸取得天下的。

在這裡,我們排除一些雖然在“武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自己幾乎沒有帶兵作戰的君主,如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他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主要是委派王翦、王賁等將領作戰;此外,派遣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北擊匈奴的漢武帝自己也並沒有率兵出征,和匈奴鐵騎刀兵相向。所以,他們顯然不屬於會打仗的皇帝。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最会打仗的皇帝你知道么?

按照時間順序,我們先來說說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劉秀。和他的先祖漢高祖劉邦相比,劉秀統一天下的難度或許要更大,原因在於,說起劉邦帳下的出色將領,人們會脫口而出韓信、樊噲等戰功赫赫的名帥名將,但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可能加在一起也不如韓信的知名度高,在劉秀征伐天下的過程中,他自己才稱得上功不可沒。

劉秀在宛城起兵,很快聯合綠林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又親率千餘騎兵為前鋒,在昆陽之戰中斬殺王莽軍千餘人,最終憑藉萬餘兵馬將王莽的主力部隊消滅,加速了新朝的覆滅。新朝被更始政權代替後,劉秀在河北發展壯大,一舉攻入關中,隨後,劉秀以此為根基,相繼攻滅了許多的割據勢力,統一天下,成就了東漢。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最会打仗的皇帝你知道么?

東漢末年,梟雄曹操的出現一度讓天下呈現統一的態勢,他年少勵志為將,精通韜略兵法,在征伐天下的過程中,他為父報仇攻下徐州十餘座城池,攻打張繡取得宛城、攻打呂布使得猛將殞命,又在官渡之戰中以弱勝強,擊敗了雄踞河北的袁紹。

河北平定後,曹操北伐烏桓,安置匈奴,又西征韓遂、馬超,奪得西涼之地,再加上從張魯手中奪走漢中,這些戰爭曹操都親身參與,常常自己投入戰場拼殺。最終,用一個統一安定的北方為自己戎馬倥傯的半生畫上了有些遺憾的句號,連蜀漢丞相諸葛亮都在《後出師表》中誇讚他道:“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最会打仗的皇帝你知道么?

唐太宗李世民當然是歷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之一,他從小文武雙全,十七歲就曾從軍解救被突厥圍困的隋煬帝,後來,李世民在跟隨父親鎮守山西的過程中又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隋朝末年,天下豪傑紛紛掀起叛亂,李世民力主起兵,很快攻入長安,此後,他又南征北戰,為唐朝統一不遺餘力,立下了顯赫的戰功。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本就是將領出身,他的軍事實力自然不容小覷。早在後漢時期,趙匡胤便投奔大將郭威,並得到了賞識,郭威稱帝后,趙匡胤進一步被重用。世宗柴榮之時,趙匡胤統領禁軍,時常跟隨柴榮征討四方,在攻打契丹、北漢時,趙匡胤曾經勇猛作戰,保護柴榮,此後更是大勝南唐,取得了卓著功勳。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最会打仗的皇帝你知道么?

除此之外,消滅南宋的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北討建立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發動靖難之役奪取政權,又五次北征掃清北方威脅的成祖朱棣、三次親征噶爾丹,安定西域和草原的清聖祖康熙帝等等也都是我國曆史上很會打仗的皇帝,他們憑藉自己的領兵作戰開疆拓土,穩定了王朝的統治,也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