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火星叔叔”鄭永春告訴你,地球之外都有啥?

​當我們仰望星空時,不禁會想:在那遙遠的地球之外有什麼?有外星人麼?那些看起來一閃一閃的星星到底有多大?離我們遠不遠呢?

今天我們就從地球出發,跟著航天器、飛船,去到離地球越來越遠的地方,看看那裡有什麼東西。


>>>>月球

從地球出發,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天體是月球,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38萬公里,距離最近的時候大概是36萬公里,距離最遠的時候是40萬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變化的,所以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大小也是變化的。

在地球到月球之間,我們正好可以把八大行星“塞”進去。如果在太空裡看地球,會發現地球比月球還要亮。

“火星叔叔”鄭永春告訴你,地球之外都有啥?

>>>>火星

再往遠處走,我們就會看到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上面有水、大氣層、山脈、峽谷,就是沒有人。

我們在火星上有一個火星車“好奇號”,它到現在已經工作了6年,它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從火星上看地球,就像我們從地球上看火星一樣,它們在太空裡都非常地渺小。

那麼,在火星上看太陽會怎樣呢?太陽在地球上看是紅色的,在火星上看是藍色的,那麼,太陽在宇宙中是什麼顏色的呢?答案是白色的!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有一個宜居帶,在地球這樣不遠不近的地方,才有生命。

如果我們把地球往外推一點,推到哪就不適合居住了呢?現在的研究結論認為,地球往裡可以推0.05個天文單位,往外只能推0.01個天文單位,所以宜居帶是非常窄的一個區域。

如果改造火星,會不會形成一個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呢?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有時候會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的時候有可能會給地球造成很大的危險。

>>>>木星

如果我們再往外走,就到了木星,木星是太陽系的行星之王,所有的行星加起來只有它的五分之二。

木星有79顆衛星,就像是一個小太陽系。木星上有4顆伽利略衛星繞著它轉,這些伽利略衛星的發現有一個重要意義,那就是第一個有證據證明不是所有的天體都是繞著地球在轉的。

“火星叔叔”鄭永春告訴你,地球之外都有啥?

那麼木星有多大呢?一個太陽平面上可以排下10個木星,一個木星上可以排下11個地球。

如果我們把地球剁碎了,把地球裝在木星裡,那麼木星裡可以裝1380個地球。

在整個太陽系裡,太陽的質量佔99.86%,其他所有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加起來只佔0.14%,所以地球是非常渺小的一個星球。

>>>>土星

繼續往外我們將看到土星,土星有一個巨大的光環,土星環是由非常薄的冰塊和石塊組成,土星環可以放下6個地球。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接下來就會經過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兩顆行星到目前為止還只有“旅行者”號去過。

再之後是冥王星,2006年發射了一個航天器“新視野”號,它是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航天器,它在太空中飛了整整10年,它拍到了冥王星。

“火星叔叔”鄭永春告訴你,地球之外都有啥?

冥王星的照片給了我們很大的一個驚喜,一眼看去冥王星上竟然有一顆萌萌的愛心。所以,誰說太空探索是冰冷、黑暗、無趣的呢?它會給我們很多溫暖和驚喜。


土星環的下方有一個航天器“卡西尼”號,它給我們的地球拍了一張照片,從這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有生命的行星。同時它又是一顆非常渺小的行星。

>>>>彗星

下面這張圖是彗星和一個城市大小的比較。

“火星叔叔”鄭永春告訴你,地球之外都有啥?

如果這顆彗星撞到地球上來會怎樣呢?地球可能還在,但是地球上可能就沒有生命了。

地球上曾經經歷過很多次生物大滅絕,包括恐龍滅絕,很有可能就是小天體撞擊地球造成的。

如果我們能夠探測這些小天體,瞭解它們的運行軌道,研究怎麼來防禦這些小天體撞擊地球,那麼我們人類才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以上介紹的是太陽與其他行星的大小,雖然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絕對主宰,但它在銀河系中也是不起眼的。

霍金提出了一個“突破攝星”計劃。他說我們要在一個巨大的光斑上裝一個非常小的納米飛行器,然後用地面上的激光對準這個光斑進行加速,加速到光斑數的五分之一,經過21年就可以到達4.2光年以外,那是離地球最近的另外一顆恆星——比鄰星。

我們在晚上能夠看到的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這些恆星最多隻有五六千顆是肉眼能夠看到的,其他的是肉眼不能看到的,只能依靠望遠鏡下能看到。

然而,銀河系和其他的星系相比,也是很小的一個星系。

我們的宇宙其實源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正是因為這次為時3分鐘的爆炸,產生了現在的時間和空間。

最後分享兩句話——個人的命運,取決於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人類的命運,取決於我們對自然的理解。

“火星叔叔”鄭永春告訴你,地球之外都有啥?

我們人類的命運取決於我們對人類這個物種的認識,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會走向何方?我們人類將來會在地球上一直生存下去,還是也會和其他物種一樣在地球上消失?這都取決於我們對自然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