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56歲,用芝麻在餅上寫字十餘載,相信很多人猜不出來咋寫上去的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段修奎,今年56歲,是安徽界首農民。眾所周知,寫字一般都是要用紙、筆和墨水,三者缺一不可。可是,我寫字時不用筆和墨水,用芝麻,而且還是寫在大餅上。初次見到的市民都很納悶,問我這字是怎麼寫上去的。當我再重複進行演示一次後,大家都樂了,說原來寫上去竟然是這麼簡單呀。

我家是農村的,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沒有上過什麼學。後來,為了生活,我開始四處打工謀生。由於沒有文化和一技之長,到外面只能做點泥瓦工和擺攤的活,雖然一直努力和辛苦勞作,可是到頭來也沒有積攢下什麼錢。

20年前,我在外謀生時遇到了一位做鍋盔的老師傅,看到一個饃有好幾斤,還能用芝麻在上面寫字,感覺很有意思,便決定改行學習起了做鍋盔。鍋盔饃是一種特製的大餅,直徑長一尺二、厚一寸多、一個重量就是五斤二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是界首非常流行的風味方便食品。


做鍋盔的程序說起來很簡單,而真正做起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和愛人雖然已經從事這個行業有20多年來,但是要做好一張大餅也需要一個多小時。要是從早上的5點起床開始做,忙到上午11點的結束,在這半天的時間裡,也頂多能做幾個大餅。

一開始,我做出來的鍋盔都是被當地的市民購買食用,但隨著鍋盔在當地名氣越來越大,有人便想以此當禮品贈送親朋。既然是當禮品贈送,肯定是要進行包裝一下吧。於是,我便想了一些美化鍋盔的辦法來,用芝麻寫字就是其中之一。

圖為段時候在上鍋烘烤大餅時的情景。為了讓大餅均勻熟透,段師傅用工具在大餅背面扎孔使之透氣。

一開始,我做出來的鍋盔都是被當地的市民購買食用,但隨著鍋盔在當地名氣越來越大,有人便想以此當禮品贈送親朋。既然是當禮品贈送,肯定是要進行包裝一下吧。於是,我便想了一些美化鍋盔的辦法來,用芝麻寫字就是其中之一。

芝麻烘烤熟後聞著會很香,剛好這樣又可以增加鍋盔的食用味道。但是,如何把字寫上去,便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進行了數次的嘗試,最終確實用模具是最省事,最實用,並且是效果最好的一個方法。

於是,我找到做模具的店面,在一塊圓形的板子上刻下了“福”、“壽”等字樣和花紋的模具,在把餅做到半成品時,將模具放到了大餅上,然後向模具上均勻撒上白色或黑色芝麻,壓實後將模具取下。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這芝麻是怎麼寫上去了吧。是不是感覺有些意外呢?

圖為段師傅做大餅時用芝麻寫字的模具。

對了,還要告訴大家一個重要的信息,我做的鍋盔銷售時都是按斤賣,一斤賣8元錢,一個餅可以賣到40多塊。另外,我已經把鍋盔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下一步準備擴大規模,做成禮品包裝進行外銷。網友們,你們說我這樣做市場會怎麼樣呢?歡迎大家留言給我出謀劃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