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畝小麥一袋糧”,這是過去一個土地貧瘠村的寫照,如今是啥樣


“攝影新視野”從2016年初就開始關注我國脫貧攻堅這一重大舉措,一直拍攝到至今。先後走訪了200多個貧困村,堅持不懈追蹤記錄貧困村“脫貧攻堅難度、力度和取得的成就”,以全紀實手法拍攝圖片,用圖片講述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感人故事。 請看:“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之116

麥稍黃了,布穀鳥叫了,登封市石道鄉趙莊村民王大玲正在廚房裡忙著包餃子,餃子餡香氣誘人。王大玲有兩個女兒,她和丈夫在家種了4.5畝地。2016年,她的大女兒出嫁了,小女兒外出務工了,她家也脫貧了。她說:“人要知足,俺們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趙莊村地處丘陵地區,村裡沒有礦產、旅遊資源,是一個以農為主的貧困村。改革開放前,這裡的土地貧瘠,“一畝小麥一袋糧”,曾有一年人均只分了12斤小麥。

這眼100多年的古井仍在使用

村頭樹木很茂密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村民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了,人們也逐步搬出土房子,在新宅基地上蓋起了一座座新房。

近些年,村裡許多道路得到了硬化,新打了12眼機井,修建了6個大型蓄水池,解決了人畜飲水和出行困難的問題。

在精準扶貧中,村裡引進一家農業企業,種艾和綠化苗木700多畝,很多村民開始在家門口打工。通過環境整治,村裡新安裝110盞路燈,建起了文化廣場,村民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

村裡有很多婦女為一家企業加工塑料袋

土房、新房、小汽車,這條街道即將硬化

王素紅是一個貧困戶,如今生活很安逸

脫貧戶王建中的兒子、兒媳穿戴很時尚

提起2017年村裡的發展,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正處級幹部何高峰非常振奮地說:“ 最近, 駐村工作隊又為村裡發展集體經濟、建戲曲舞臺、 改善村容村貌 、整修村中道路爭取到位資金和即將到位資金260萬元,趙莊村即將大變樣!”

經過脫貧攻堅,這些貧困村的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您所看到的這些場景很多已經成為歷史。 這次推出的《走百村·脫貧攻堅回眸》欄目,有200多個圖片故事和2000多幅照片,將按照採訪時間順序陸續推出。有的村追蹤拍攝多次,也按以此順序發佈。這些照片全部屬原創作品,獨家所有,嚴禁侵權,違者必究。 《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欄目將在每個工作日內刊發,持續到2019年底,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