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日本滑進馬裡亞納海溝,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Kanata_


大家好,我是醫小白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這個新聞的出處。這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長布魯斯教授在接受時代週刊的採訪中提到的。布魯斯教授指出:在2004年末,印尼發生了大地震,這次地震導致亞洲--太平洋板塊變得更加薄弱了,地震和海嘯將會越來越頻繁,日本的位置將會不穩定,有可能會滑進馬裡亞納海溝。那麼如果日本滑進馬裡亞納海溝,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從地理學上說,日本處於亞歐板塊的東部,且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當這兩個板塊開始運動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也正是因為處在板塊交界的位置,日本才會連年火山,地震頻發。

但是我們都知道,板塊的運動速度十分緩慢,如上圖所示,日本與馬裡亞納海溝的距離每年也不過靠近13cm,日本近海溝處距離海溝大概有400裡的距離。如果按照這個速度,那麼可能要數十年的時間,日本才可能完全會沉沒在馬裡亞納海溝。雖然現在板塊運動頻繁大大加快了這個速度,可日本短時間內仍不會沉下去。

那麼當日本沉下去那一天,地球會遭到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們都知道馬裡亞納海溝是一個板塊薄弱區,日本領土如此龐大的一塊陸地沉入海溝必然會使板塊發生大的動盪,其結果就是地震不斷,當然由於身處太平洋深處,頻繁的地質活動必然會使海洋的生態系統被破壞,海洋中魚類,蝦類的種類和數量大大減少,臨海地區的捕魚業會受到重大影響,海洋運輸也會被終止。

其次頻繁的海洋地震必然會導致海底板塊應力的增加,地底的岩漿順著板塊薄弱處噴發出來,同樣也會對海洋造成重大的影響。

最嚴重的還是海平面的上升,如此龐大的一塊陸地沉入水底,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沿海的城市必然要內遷,各國的金融都會受到重大的挫折。

上面所述是美國人的看法,但日本人並不這麼認為,日本的地質學家認為:雖然日本本土與馬裡亞納海溝的距離越來越近,但是兩大板塊的碰撞並不會使得日本沉沒,反而會使得日本抬高,就比如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當初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在雅魯藏布江附近發生碰撞,所造成的的結果就是板塊的升高,從而形成了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

為了增加這個說法的流傳度,日本人甚至拍了一部電影---《日本以外全部沉沒》,這部片子講的就是地球上除了日本以外的國家都沉沒了,日本人統治地球的故事。

總的來說,日本的沉沒對世界的影響十分之大,中國也會受到莫大的影響,世界也損失不小。

大家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哦,我會一一回復的。


醫小白


我知道。馬裡亞納海溝位於西太平洋,具體位置大概位於日本下側。菲律賓東側。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裡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

巧的是,日本的就位於該海溝的上側,因此許多人萌生了一個想法,日本會不會掉進這個海溝,日本掉進海溝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首先,馬裡亞納海溝是板塊俯衝地帶,海底地質運動非常活躍,因此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日本常年地震颱風洪水災害頻發,可以說其地理位置非常悲催。如果說日本掉進海溝,首當其衝的附近的國家。日本如此大面積的陸地一旦沉到海里勢必會引起一定的海平面上升,周邊一些國家的沿海居民必然受到波及,不得不向內陸遷移。其次由於日本的消失,來自太平洋的風暴沒有了日本的這道屏障可以減速和阻擋,便可以直擊我們陸地沿海一帶。最後由於日本的消失,一些關於日本的合作也被迫暫停,畢竟日本屬於發達國家,其下世界知名的動漫產業和科技產業等就這樣倒塌,對世界的經濟將會有一波大沖擊。

當然,最後在世界地圖上我們就再也看不到日本了!


超弦


很多人估計都看過《日本沉沒》這部大片,對其中日本本土滑入海洋的災難情景肯定歷歷在目。後來就有報道說日本每年向海洋滑進多少多少,引起廣泛關注,實際上這是沒有依據的。


日本處於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板塊和菲律賓板塊這4大板塊的交界處,而且位於亞歐板塊的東端。在地球板塊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一直處於相互擠壓對沖的狀態,這也是日本經常發生大地震的原因。


由於太平洋板塊地殼為硅鎂質,密度較大,亞歐板塊為硅鋁質,密度較小,兩大板塊在擠壓對沖時,太平洋板塊就會深入亞歐板塊之下,使亞歐板塊邊緣隆起產生島嶼,形成日本島,而大洋板塊邊緣下陷出現下陷,形成馬裡亞納海溝、日本海溝等。




根據觀測,日本陸地部分,在每次地震之後,都會發生地質位移,平均每年10釐米左右,方向是向著東北方向,而不是向著馬裡亞納海溝,進一步印證了在兩大板塊的擠壓作用下,日本本土是被擠壓推升而非拉扯作用,因此日本在一定時間內不會滑入馬裡亞納海溝,反而會抬升海拔,增加領土面積,只不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的上升,抵消了其緩慢抬升的部分。

如果真的按照題主的意思,日本全部滑入馬裡亞納海溝,我想這個時間會相當漫長,一個是得等到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擠壓達到臨界值後發生斷裂分離,這個時間不好估計,幾百萬年以後估計也不會發生。二是分離的過程異常緩慢,即使每年滑入數十釐米,也得需要幾十萬年。在這麼長時間內,無論是引發的全球地質活動,還是海平面的上升,平均到每一年的話,它的影響肯定微乎其微。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很多人在看到“日本會滑進馬裡亞納海溝”的說法時一臉蒙, 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今天就先交代一下背景,日本為什麼會滑進馬裡亞納海溝。

日本為什麼會滑進馬裡亞納海溝?

其實,日本列島會滑進馬裡亞納海溝和板塊運動有關。

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岩石圈以及地殼組成,而在地幔和岩石圈之中,其實還存在著一個分界不那麼明顯的地質結構——軟流層。

我們知道,地球內核由於引力的作用溫度非常高,因此地球內核物質呈熔融狀,也就是火山剛爆發時的物質。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地幔層,而岩石層是冰冷、堅硬的固體,因此當高溫的熔融狀地幔接觸到岩石層時,會冷卻一部分物質,這些物質就形成了軟流層,軟流層雖然不像地幔溫度那麼高,但軟流層也是流體狀態,在受力不均勻時可以移動,但軟流層的移動方向很有講究。

軟流層之上是岩石層和地殼,而地殼又分為大陸地殼

大洋地殼。根據這些科學家們把地球分為了6個板塊,我們就生活在亞歐大陸板塊之上。

通過測量密度得知,海洋下方岩石層的密度為3.31g/(cm^3);比陸地下方岩石層的密度大,因此軟流層在海洋下方時受力更大,軟流層的物質會想要流向密度更小的陸地下方去。正是這些運動,導致了軟流層上方的板塊運動發生。

如果你看一下板塊地圖,你會發現板塊多數是在海洋與大陸的交匯處。

而日本列島就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

日本列島未來會滑向馬裡亞納海溝嗎?

知道了日本列島位於大陸與大洋板塊之間之後,我們再看看一下這兩個板塊的運動方式。

板塊之間存在著兩種運動方式:消亡邊界生長邊界

  • 生長邊界:生長邊界指的是兩個相互分離的板塊之間的邊界。

生長邊界如果發生在海洋中,那麼會形成海底山嶺,或者洋中脊。

如果生長板塊發生在大陸上,就會形成裂谷、湖泊甚至海洋,如東非大裂谷,貝加爾湖就是這麼來的。

  • 消亡邊界:消亡邊界指的是兩個板塊相互靠近、消亡的邊界。

所有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遇後,都會形成消亡邊界,而且消亡板塊容易形成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就是這麼來的。

剛剛我們分析了,軟流層之所以會運動,是因為軟流層受力不均勻(也叫熱對流),而大陸的一邊是密度更小的亞歐板塊,另一邊是密度更大的太平洋板塊,所以,

密度更大的太平洋板塊會俯衝到亞歐板塊下方去,板塊會在進入地幔後,由於地幔的高溫而融化,最終和成為地幔中的一部分,因此日本列島就會在這種力的作用下,向馬裡亞納海溝移動。

據美國航天局推算,日本列島已經向東移動了2.4米,而且每年還在以10cm的速度向東移動,如果發生較大地震時,日本列島移動的速度還會加快,因此日本列島未來很有可能會滑向大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也是因為板塊運動所產生的,

它的最深處達到了6-11千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深處(部分科學家對此存疑),因為海水的緣故,這裡的海底完全黑暗,而且含氧量極低,是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

如果日本列島真的會因為板塊運動滑入馬裡亞納海溝,那麼整個日本列島的高山,都填不滿這個海溝。

但也有科學家持否定意見,認為太平洋板塊一直在俯衝,可能會讓日本列島離大陸越來越近,不過這個說法目前存在疑問。

這裡,咱們不上升到國際問題以及民族矛盾看問題,僅僅從科學的角度上分析一下,日本列島什麼時候可能會移動到馬裡亞納海溝。

通過測量我們知道,日本列島距離馬裡亞納海溝不到200公里,而日本列島每年僅向東北方向以10cm的速度移動,因此,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日本列島移動到馬裡亞納海溝需要200萬年。考慮到地震等因素,那麼即使日本列島需要100萬年就可以滑向馬裡亞納海溝,而100萬年是否有人類,以及文明是否已經滅絕都說不好。

實際上,面臨著被海水淹沒的國家不僅僅是日本,在太平洋上有一些國家由於全球變暖,也面臨著被海水淹沒的情況,比如:圖瓦盧,他們的國家已經岌岌可危,因此,正準備舉國前往新西蘭。也有的國家是直接在其他國家買棟樓,然後準備在國家被淹沒後,舉國搬到這棟樓裡。不過,日本人口基數龐大,想必這個辦法有點困難。


鍾銘聊科學


日本處於幾大板塊的交界處,所以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其附近的馬裡亞納海溝也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衝撞造成的,所以日本距離馬裡亞納海溝最近只有200公里。現在的地質研究發現,日本列島在板塊運動的作用下,正在向馬裡亞納海溝方向移動,但移動的速度不過每年十來裡米。地質運動需要漫長的時間,按這個速度,怎麼也需數十萬年,整個日本會滑入海底。那將對整個人類,是災難性的!





無用20


說實話,大部分人類都等不到日本沉入馬裡亞納海溝那一天。因為地殼運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而且日本又不是在馬裡亞納海溝上面。



高傲公子


日本滑進馬裡亞納海溝,可能是我們很多人都想看到的,不過,日本版塊的滑動,必然帶動其他的版塊,連鎖反應,重力效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等,很多我們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物理想象都會出現,那時候世界是什麼樣子,呵呵,肯定很可笑!(不要光想著可怕的事情)。世界肯定會發生改變,現代大型計算機是可以模擬這樣變化的。當然,從人類的最終幸福以及世界的穩定和平來講,這樣的變化還是不要的好。


自解風鈴


作惡多端,不知悔改。希望日本國設案祁導.痛改惡果,不然報應顯在三代後。國的報應在領土,人的報應在後代,作惡害人的人,三代後,有後會出現或造成痴傻之人,就是缺少陽氣,陰氣過旺,惡事幹多,不幹好事,就是古人說過的要積陰德。痴傻之人都是陰氣過旺,遇到要天陰,陰氣加重,病情也隨之加重,也是一個天氣預報,天陰他心情也越來越好,明眼人一看便知,天晴病情好轉。一些人身上一到陰雨天就某地方疼,那也是給自己留下的陰氣過盛的結果,惡大惡小,天命所為。這是人的因果。


用戶2015719692821


一,海洋平面理論上會略微上升一點,但陸地淹沒量微不足道。

二,地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會減少些。

三,美國少了一個打手。

四,海洋鯨的數量會略微增多。

五,域內海水會在很長時間內放射性物質超標。

六,少了這個歷史上的敵人和潛在的未來大敵,中韓可能不知不覺地放慢發展速度。


柏舟行葦1


要知道。隨著全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海平面正在慢慢的上升中。

如果日本滑進馬裡亞納海溝,那樣子,不止是日本的問題了,整個地球的大陸板塊都可能出現變動。威尼斯也將不復存在。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近海區域也有被淹沒的可能性。到那時,高中地理書要重新編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