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山海經》中九頭蛇可能不是九個頭

九頭蛇相柳又稱相繇,上古時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凶神,共工的大臣,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蛇身九頭,食人無數,所到之處,盡成澤國。

《山海經》中九頭蛇可能不是九個頭

根據《山海經·大荒北經》的記載,相柳蛇身九頭,巨大得能同時在九座山頭吃東西,它不斷嘔吐毒液形成水味

《山海經》中九頭蛇可能不是九個頭

苦澀的惡臭沼澤,發出的臭味甚至能殺死路過的飛禽走獸。它隨同共工發洪水傷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禹,共工不能戰勝禹慘遭流放監禁。

相柳繼承共工遺志繼續作怪,禹便殺死相柳,但是相柳的血液腥臭,流淌過的土地五穀不生,彌留時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澤,禹三次填平沼澤卻三次塌陷,只好開闢整理為乾淨的大水池併為眾天帝在池邊建造宮殿樓閣,稱為眾帝之臺。鰩和柳一聲之轉,在山海經中出現的相柳和相繇事蹟又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認同郭璞的說法,相柳就是相繇。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相柳這種神獸,長著蛇的身體和九個頭,很多人都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九頭蛇,是一種蛇類畸形的存在。但是有人卻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這種蛇並非是九個頭,而是因為作者觀其外貌,誤認為它長了九個頭,並且指出這種蛇其實就是眼鏡蛇,而眼鏡蛇膨脹的頸部,就是作者把其當作九頭蛇的原因。

《山海經》中九頭蛇可能不是九個頭

《山海經》中九頭蛇可能不是九個頭

其實我們在看《山海經》的時候,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古人的詞意字意,都可能會現代漢語產生歧義,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讀不懂《山海經》的原因了。那麼這條蛇的“九首”到底指的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山海經》原文中找答案,小編說的原文可不是我們現代漢語的原文,而是在原版《山海經》書本中的記載。從古人的《山海經》版本可以看出,其實文中的“蛇身九首”是“蛇身玖首”,“九”和“玖”就產生了區別,一個是現代漢語簡體字,另一個則是古代的繁體字。我們也都知道,古代的“玖”與現代的“九”相通,這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兩個字通用也只能是在表示數量的情況,其他的狀況下是不通用的。而之所以會有九頭蛇的傳說,就是人們把“玖”誤認為“九”的原因。

那麼,“玖”既然不代表數量詞,到底代表著什麼呢?其實翻開古漢語字典,我們能夠找到“玖”的含義,意思是“像玉石一樣的黑色石頭”。這也就說明“蛇身玖首”應該是蛇的身體卻有著黑色玉石般的頭部,可能這個解釋還是有點牽強。但是接下來的一幕可能會讓你驚掉下巴,大家可以自己查閱一下,其實在印度有一種毒蛇,其頭部就能夠取出一種黑色的玉石,有人戲稱這是蛇的內丹,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這可能是蛇的腦部結石。可是不管它是什麼東西,這種從舌頭裡取下來的石頭,簡直跟“玖”代表的“像玉一樣的黑色石頭”一模一樣,估計古人早就發現了蛇的這一特質,這才將其描寫成“玖首”。只不過,隨著文字的慢慢簡,和後代人的誤讀,才開始有了九頭蛇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