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他做生意失败负债,涉足服装从7万元做到20多亿,成“西裤大王”

众所周知,福建商人有着敢闯敢拼的性格,出现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富豪。他们身上都有着吃苦耐劳和非常团结的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们的品牌在全世界有着响当当的称号,九牧王的创始人林聪颖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曾被媒体封为“西裤大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林聪颖的故事。

他做生意失败负债,涉足服装从7万元做到20多亿,成“西裤大王”

一、下海创业

1983年,24岁的林聪颖辞去了粮食局的铁饭碗下海创业。辞职后的林聪颖做起了自己感兴趣的粮食生意。没想到出师不利,由于合伙人的原因,林聪颖不仅赔光积蓄,还欠下了14000多元的债务。1985年的春节,林聪颖在众人的目光中送走了上门讨债的人。

在逼债的压力下,春节还没过完的林聪颖揣着仅有的200元钱前往江西九江,开始推销拉链。在林聪颖看来,拉链用量大,投入的本钱少,很适合自己。到了九江,林聪颖开始四处上门推销。真是做啥啥不顺,根本没有什么人理睬成天上门推销的他。到了第8天,林聪颖已经没钱吃饭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终于有一家厂商向林聪颖订了240元的货。从那以后,林聪颖的客户虽越来越多,但他却不敢继续做这个生意了——他销售的拉链都是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过硬,常常遭到投诉,而且,拉链的销售利润实在太低。

他做生意失败负债,涉足服装从7万元做到20多亿,成“西裤大王”

二、回乡办厂

在同当地的服装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林聪颖发现了一个商机——服装零售很有市场,而且利润丰厚。当时林聪颖的父亲开了一家服装公司,主要做外销生意,正好有一批服装尺寸偏小,不能出口,于是林聪颖便把这批货接过来,在青岛开了一家服装零售店。

1989年,做服装零售生意小有积蓄后,林聪颖回到老家晋江市磁灶镇准备办服装厂——主要做西裤生产。靠着积蓄和跟亲戚借来的1.8万元,创业的原始资本共有7.2万元。然后,林聪颖向磁灶镇政府租了500平方米的场地,买了几台二手锁边机和裁床,缝纫机、剪刀、凳子准备全让工人自己带。

1985年,林聪颖去隔壁的小镇请来一个老裁缝当技术人员,就这样,在经过对工人一个多月的培训后,九牧王的前身诞生了。1989年下半年,林聪颖的工厂生产的西裤在大连、青岛面向市场,商场要求补货的电话应接不暇。年终结算,销售额20多万元。顿时,九牧王西裤在全国的销售量一路狂飙向上,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迅速直线上升。

他做生意失败负债,涉足服装从7万元做到20多亿,成“西裤大王”

三、市场奇迹

1995年的一次聚会上,林聪颖发现一位朋友西裤的面料很有特色,是一种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面料。这种面料不但看起来垂坠感极佳,摸起来手感也很细腻,他判断这极有可能成为引导市场潮流的新面料。

经过调查,林聪颖发现这种叫“重磅麻纱王”的面料,是一家台商纺织企业刚开发出来的新品种,在市面上只有零星的销售。于是林聪颖果断拿下了“重磅麻纱王”在大陆的独家代理权。以此为契机,九牧王对当时的生产工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造、革新。

然而,出乎林聪颖意料的是,生产部门对此不以为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九牧王分管生产的副总。父亲认为,九牧王的西裤工艺在同行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如果现在进行改革,一来会增加财务投入,二来时间上也很吃紧。

最终,林聪颖说服父亲,推进改革,并改进了20多项工艺。正如林聪颖所料,重磅麻纱王系列西裤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从1995年6月到1996年底,麻纱王系列西裤累计销售400多万条,销售额超过1亿元,创下了单品种销售的奇迹。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林聪颖终于把九牧王打造成为中国西裤的第一品牌,他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裤专家,90年代九牧王已经做到一年卖出800万条裤子。2011年5月30日,九牧王A股股票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截至2011年,公司主导产品九牧王品牌男裤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二年(2000-2011)位居全国第一,九牧王成为行业公认的“男裤专家”。而林聪颖则被誉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如今九牧王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商场店1730个,专卖店1530个,3000多个网点一年可实现20多亿的销售额。

他做生意失败负债,涉足服装从7万元做到20多亿,成“西裤大王”

​关于林聪颖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关注我,欢迎加入创业者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