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諸葛亮演空城計,門口放“掃地僧”意欲何為,司馬懿看後立即退兵

戰爭,是人類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個主題,我們不能否認,戰爭在很多歷史階段確實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經典的戰役,真的是可以扭轉時局的發展方向。就以三國時期為例,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是以弱方對抗強者,最終獲勝的例子,這其中的佈局都相當考驗統帥的魄力和智謀。但其實在一時期,最考驗智力的一戰,就要數空城計,以不傷一兵的結局讓對方數十萬大軍退兵,這恐怕只有諸葛亮這樣的近乎神的人物才能做到吧。

諸葛亮演空城計,門口放“掃地僧”意欲何為,司馬懿看後立即退兵

可能很多熟讀三國,或者看過影視作品的朋友,對於此計的場景都非常熟悉。當時蜀國北伐,初期蜀軍多勝仗,尤其是趙雲拿下了西北三郡。魏明帝一看,不得不派司馬懿領兵前去對戰。原本蜀軍計劃在街亭防守,只要這不破,蜀軍就可安然無虞。但馬謖這個人沒能成事,讓街亭被張郃攻下,司馬懿直逼西城,此時在後方的諸葛亮卻無兵可以抵擋,城裡有的只是幾百的殘兵。在這樣對比下,待對方10萬大軍到位,諸葛亮就只有被擒被殺的份。

諸葛亮演空城計,門口放“掃地僧”意欲何為,司馬懿看後立即退兵

可諸葛亮到底不同其他人,他淡定自如,一反常態讓人打開城門,不出一兵,不擺一陣,還派了幾個人在門口掃地。自己上城樓彈琴。司馬懿到城下一看,就心生猜忌,但身邊的人卻認為此時對方防守空虛,如趁機進城,定能大勝。可司馬懿卻一直按兵不動。直到諸葛亮彈完一首曲子,司馬懿大喊有埋伏,下令撤兵五十里。當時很多將領都不理解,還私下議論他膽小過於謹慎。但其實司馬懿當時到城下的時候就已經看明白,諸葛亮沒有兵力,那為什麼他還會退兵呢?那就要說門口那幾位“掃地僧”所起到的作用了。

諸葛亮演空城計,門口放“掃地僧”意欲何為,司馬懿看後立即退兵

諸葛亮是用這幾個掃地的人暗示司馬懿,大家還是各掃門前雪的好。如果他進城殺了諸葛亮,那最後有人也會殺了他,這個人就是魏明帝。因為當時在魏國,明帝對司馬懿是有防備的,不希望他勢力過大,可又礙於局勢,不得不派他領兵,但如果他殺了諸葛亮,那再無敵手,必然會讓明帝忌憚,最後必然會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諸葛亮就是算準了這點,他斷定司馬懿畏懼此結局,能看懂他的暗示,才會出此計謀。這麼看來,這兩人其實就是互相揣著明白演了一場給世人看的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