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要說一箇中國人在日本定居或是長期逗留,能感受到的日本與中國最直觀的不同點的話,那就是日本社會有著遠超我國的各類規則這一點。

特殊的日本社會

具體來說的話,不僅體現在各類生活習慣中,像是排隊禮儀,飯桌禮儀等等,甚至還滲透進了一些比較深層的地方,比如傳統日本企業的年功序列制等等,這些說是禮儀也好,說是文化也好,但本質是來說的話,都是日本社會中所存在的一種規則。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而日本社會稍微說的誇張一點的話,就是一個被這類規則徹底充斥的地方,在這裡,你基本找不到任何沒有細緻的規則存在的領域或層面。

這也就導致很多在國內自由慣了的國人在到了日本以後會有一種十分壓抑且格格不入的感覺。當然這樣的感覺也並非是國人獨有的,而是包括歐美人在內,任何一個異邦人拜訪日本時都能夠切身體驗到的事情。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究其原因的話,可以說這是日本這個國家在諸多的歷史條件中所營造出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氛圍。

日本列島由於地理原因不與其他任何國家所接壤,使得這個國家處於一種物理性的封閉狀態。但其又位於亞洲文明與美洲大陸之間,在“閉關”的情況下又“非閉關”,一刻也不停息的吸收著各式各樣的外來文化將其改造成為自身的文化。

也正是這樣的一種與外界的交流方式才造就了日本這個國家與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大相徑庭的文化與社會氛圍。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要是把日本這個國家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可以說這個人十分的具有社交性,會和任何他覺得有可取之處的人(國家)打交道,然後學習對方身上優秀的地方,並將這些新學到的東西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改造與改變,將其徹底變成自己的特徵。但同時,這個人卻在本質上不會受到他人的任何影響,有著非常強烈的“自我”。這樣最終營造出來的,就是一種獨一無二,和其他任何人(國家)都不相同的人格(民族性)。

而在一開始所提過的那些遍佈日本社會各個角落的規則,也就是日本社會的“高規則性”,也是這個具有獨特民族性的社會所具有的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

本能性的遵守規則?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放眼世界,排除一些上流階層與特定場合,你很難找到一個國家,一般民眾像日本人這般的注意禮節。排除一些特立獨行的人,對於日本人來說,尊崇規則就像是一種刻印在骨子的東西一般。與其說是刻意去遵守,不如說是更像一種本能。這也是其他任何國家的人都學不來的。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那麼,這樣的“高規則社會”給日本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最為直接的就是高規則性所帶來的“團結意識”,某種意義上來說,大部分日本人比中國人更長於“抱團”,就像國人在外國會抱團組成小團體華人圈一樣,日本人的“抱團”甚至在自己國內就開始了,大到黨派,結社,集團,小到同好會,個人的朋友圈。但與大部分國人“功利性較高”的抱團相比,日本人的抱團明顯會多一些“認同感”與“集團意識”。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而在這些特徵的影響下,個人可以身居一角更加專注於自己的領域,使得他們幾乎成了最為擅長深刻鑽研與昇華技藝的民族,就像那些在世界範圍內被稱為神技的日本“匠人精神”一樣,沒有其他哪個國家的人能做到日本人的這種高度與深度,甚至還帶著一絲偏執。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但“高規則社會”同樣也存在著缺點。過於高度的集團性也就相當於為每個社會成員制定了基本的“能力底線”,或者說“能力平均值”,只有達到這個標準的人才能夠在集體種發揮作用並獲得認同。

但遺憾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夠達標,終究會有一部分能力不夠或是存在缺點的人落隊,沒有辦法成功的進入社會,進入集體。具體來說的話,就像是日本現在存在的千萬家裡蹲人群,這些人不光是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或是老年人,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沒能成功的跨出那一步,成為一名合乎標準的社會人。但在“高規則社會”的日本,沒能做到這一點基本就不存在什麼機會了。

可以說很多家裡蹲並非不想走出家門從新開始,而是他們沒有辦法從新開始。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因此,可以說日本社會現在所面臨的很多問題,欺凌,家裡蹲以及少子高齡化,很多都是“高規則社會”所要求的“標準”所造成的。

低規則社會的優勢

而與日本的“高規則社會”相對的,就是普遍存在於其他國家的“低規則社會”了。顧名思義,就是並不怎麼推崇所謂的規矩與禮儀的社會氛圍,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之間雖然也存在著規矩,但只是在必要的地方與必要的時間存在。在沒什麼利害關係且無傷大雅的時候,你想幹什麼都無所謂。諸多歐美國家如此,我國亦如此。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在日本的“高規則社會”中,人們崇尚規則,為了遵守規則而遵守規則。但在“低規則社會”中,人們遵守規則往往帶有某些目的性,可能是為了獲利,也可能是為了其他的什麼。

兩種環境中的最典型的國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對“規則”的認知不同。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而“低規則社會”中的人們較之“高規則社會”的人們,雖然在鑽研和對事情的“打磨”方面有些不及,卻有著其他的優勢,那就是在“創新”方面。

這一點從現如今各國的手機行業就可以看出來。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美國的蘋果,中國的華為,日本的索尼。蘋果一直穩穩居於先頭,雖然現在已經在創新方面不佔太多優勢,但在其他方面仍可以說是業界龍頭。咱們國家的華為也歷經多年發展,不論是技術還是設計都不斷突破,現在已經打開了國外市場,儼然已經成為了國際巨頭之一。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但作為在國際上日本手機行業的代表,索尼卻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與其他品牌拼創新和發展速度,他們開始鑽研起了做工與工藝,如何提高攝像頭的像素,如何做出4K屏幕,如何將機身做成防水,如何提高機身的流線感與美感,如何改進噴漆技藝讓機身更加豔麗動人。現在索尼甚至已經開始準備21:9屏幕比例的手機了。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由此可以看出來,“高規則社會”的人們確實在比創新和比發展速度上有些底氣不足。

但咱們仔細回顧一些事情的話就能發現,不論是現在手機所要求的防水機能,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手機的做工與工藝,要求手機的顏值,以及現在很多人追捧的4K體驗,高素質的拍照功能,甚至於原本只有黑白二色的蘋果也開始學索尼在手機的顏色上大做文章。你就會發現,現在的百分之九十的廠商做的改變不都是過去索尼所做的“不務正業”嗎...

那些在當年被其他廠商和消費者當作沒有用的鑽研和創新,現在卻不斷地成為了新一輪消費者所需求的因素。甚至不禁地讓人開始懷疑,既然索尼已經開始做21:9的屏幕的話,是不是三年以後的手機就全都變成21:9了...


日本的「高規則社會」與各國普遍的「低規則社會」,哪邊更具優勢


這樣的情況也不禁讓人思考,雖然現階段的目的性不同,高規則社會與低規則社會是否最終還是會殊途同歸呢?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你覺得哪一種社會更加具有發展潛力?

-END-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搜索並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日本物語,獲取更多資訊。

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