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我們把三十歲看作是而立之年,處在這個階段的人應該會有所成就。那如果是翻一番60歲到了花甲之年呢?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人老了,就在家帶帶孫子孫女,發展一下年輕時候的興趣愛好,安度晚年。但你可能不知道,總有那麼一些“不安分”的企業家,他們是在60歲以後才開始大展拳腳。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例如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60歲開始創業,如今,橫店影視城已成為中國第一影視拍攝基地;吳志剛61歲時才創辦桃李麵包,如今,身家近200億的他,已經榮登瀋陽首富的寶座;周家礽84歲再度出山,創辦了“礽心”藥妝品牌,與他共同創業的其餘4人,年齡也都超過80歲。

可能大家對這些人的名字會感到陌生,但他們確實都是自己領域的王者。其實,中國還有一位老人,有超過11億人都用過他的產品,但因為他的低調,大家對他一無所知。而這位幹到死才退休的老人,正是王斌章。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如果要買手機,大家立刻就會想到蘋果、華為、三星、小米……如果要買電腦,大家就會想到蘋果、聯想、華碩……但如果要買雨傘,大家又會想起哪一個品牌?估計除了天堂傘,大家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吧?天堂傘在雨傘中的地位,就像辣椒醬中的老乾媽、調味料中的十三香。儘管大家不曾留意,但它確實已經稱霸雨傘行業。

一直以來,制傘業都被認為是夕陽產業,但據統計,天堂傘一度佔據中國雨傘市場份額的80%,年銷售額20多億。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穩坐中國傘業頭把交椅的企業家,竟是由一位名叫王斌章的退休老者。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自古以來,杭州盛產傘製品。在古代,油紙傘和絲綢傘都是杭州特產,王斌章正是出生在這樣一個“產傘之鄉”。王斌章生於1924年,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王斌章受盡了磨難,但他也因此學會很多生存技能。解放後,由於技術過硬,王斌章進了杭州當地一家雨傘廠。王斌章天生喜歡機械,也喜歡鑽研,逐漸成為這家工廠的技術專家,他也因此愛上了雨傘行業。幾十年來,王斌章從一名普通工人幹到高級設計師,每年光是前來登門拜訪請教制傘技術的人都數不勝數。

1984年,王斌章到了退休年齡,和其他60歲的老人一樣,他也回家開始過起自由的晚年生活。然而,突然的忙裡轉閒,王斌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適應,只有回想起自己的工廠的時光,嘴角才能看見一絲笑容。過了一年安逸的退休生活後,王斌章再也受不了了。於是,他拿出畢生積蓄2000元,在當地一家雨傘廠廢棄的廠房裡成立了一個制傘作坊。王斌章決定,要一輩子與傘打交道。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那時候,杭州大大小小的傘廠無數,如果和他們走同一條路,肯定無法生存。於是王斌章開始在質量上下功夫,開始走高端路線。在王斌章看來,隨著改革開放後大家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對傘的要求也會日益提高。

很快,市場就證實了他的想法。80年代,一把雨傘只能賣1、2塊錢,因為競爭激烈,大家都拼命壓低價格,因此雨傘的品質和檔次都很低。但由於王斌章的雨傘結實耐用,哪怕是一把傘賣出7塊錢的高價,依舊一售而空。同時,除了注重品質外,王斌章很早就開始打造品牌。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許多雨傘工廠都沒有品牌。經過一些思考後,王斌章決定為自己的雨傘取名“天堂”,寓意“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後,天堂傘開始“起飛”。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王斌章雖然是個技術工人,但很有經商頭腦。自從創立了品牌後,便開始申請專利。據不完全統計,王斌章用一把小小的雨傘申請了40多項技術專利。95%的天堂傘設備和材料是獨立研發,這使得它首先在技術上便立於不敗之地。可能大家不知道,王斌章也是中國防紫外線太陽傘的發明者。20世紀90年代末,天堂牌太陽傘是都市女性的必備,幾乎每個人的包裡,除了化妝品外,還有一把約20公分長的天堂傘。

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天堂傘已經名聲在外,此時卻殺出一群來勢洶洶的敵人,假冒偽劣產品。市場上不斷湧現出各種假天堂傘,打假是個難度係數五顆星的難題。但是,王斌章卻找到了答案。一方面,王斌章向工商部門舉報,同時自己深入製假售假的行列中,與那些製假廠商成為合作伙伴,將售假渠道都一一發展成自己的經銷商。就這樣,在一打一拉中,王斌章巧妙地化解天堂傘造假危機。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上世紀80年代,百貨公司、供銷合作社都是雨傘的一個重要銷售渠道,但其最大的弊端是回款週期長。當時,王斌章看到了全國商場的發展趨勢,逐步取消了與百貨公司和供銷合作社的合作,與新開的購物中心結成了聯盟。1990年,為了擴大與商場和連鎖渠道的合作,王斌章收購了杭州當地的西湖傘廠,收編了其銷售渠道。經過幾年的資源整合和推廣,自1994年以來,天堂傘開始供不應求,中國傘王就此誕生。

進入到21世紀,天堂傘遭遇銷售尷尬。天堂傘的定位是中高端,但是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一代,並不不認可天堂傘這個品牌。無奈之下,年近80歲的王斌章,又帶領團隊對天堂傘進行重新定位,將年輕消費者作為重點銷售對象。在外觀設計上做足功夫,推出各種個性突出的晴雨傘。經過一系列改革,天堂傘成功渡過難關。2015年,天堂傘的銷售額突破20億元,穩坐傘業的龍頭寶座,而排名第二的企業銷售額僅有4億元,這樣的差距足以證明天堂傘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因為天堂傘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所以外界對其經營情況並不瞭解,但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天堂傘每年的銷售額超過20億,是中國傘業絕對的領頭羊。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一位60歲才開始自己事業的老人。多年來,王斌章從未上過富豪榜,但60年來卻堅持做一件事。如今,王斌章成為中國傘業當之無愧的王者。

2004年,王斌章將公司總經理的職位移交給自己的大兒子的時候,他已經80歲了,但面對一些公司的重大戰略的時候,王斌章還是會親自出面。根據公司資料顯示,直到王斌章91歲去世時,他依舊是天堂傘集團的董事長。2005年至今,天堂傘一直保持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王斌章常說:“做產品就是做人,只有做大家都信任的好人,產品才可以做大!”從他說的這句話中明白成功需要做什麼。

60歲退休後創業,靠賣雨傘年收入20億,全中國11億人用過他的產品

在傳統的觀念裡,人們認為只有年輕人才有夢想,才能去創業,一個六十多歲的人能幹嘛?但是王斌章卻推翻了這一觀點,創業和年齡無關,創業只和眼界有關。王斌章和他的天堂傘之所以能成功,在於他能發現商機,能勇於抓住機會,不畏懼外界的眼光,也才能造就如今家喻戶曉的天堂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