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軍事冒充的歷史幾乎和戰爭的歷史一樣久遠。打開卷帙浩繁的人類戰爭畫卷,無數戰爭奇觀的產生,都包含著軍事冒充的出色表演。如果把軍事冒充從戰爭中抽走,人類戰爭的歷史畫卷將因此而黯然失色。軍事冒充法,即以假冒為手段,藉以達成一定的軍事目的,是一種投入最少、受益最多的軍事欺騙方法。按照冒充的對象不同,可以將冒充分為冒充敵人、冒充他物和冒充他人三種類型;

冒充敵人

此種冒充法的核心是一個“混”字。在漫長的古代戰爭中,這種冒名頂替、以假亂真、混水摸魚的詐騙術是屢見不鮮的。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據《後漢書·卷四十五》記載,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將5000K馬全部換成袁軍衣甲,打著袁軍的旗號,冒充袁軍,乘月夜向袁紹的糧草供應基地烏巢進發。路上有袁軍查問,曹軍就說,袁紹怕曹操前來劫糧,特調部隊增援烏巢。袁軍見是自家旗號,便信以為真,放他們過去。曹軍矇混過關,直插烏巢,突然放火、燒燬了袁軍的糧草。

袁紹得知烏巢被劫,急派蔣奇增援,行至半路,碰到大批從烏巢潰退下來的敵兵,蔣奇命他們閃開大路,讓自己的隊伍先走。走著走著,路旁的敗兵突然在統一號令下大打出手,蔣奇被一刀斬於馬下,袁軍頓時大亂,戰不多時便全部被殲。原來,這些敗兵正是烏巢劫糧的曹軍裝扮的。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又據《周書·達奚武傳》記載,西魏丞相宇文泰派達奚武去偵察敵情。達奚武帶上三個精幹的士兵,換上敵軍的服裝,黃昏時分,悄悄接近敵營,下馬偷聽敵人的談話和口令。然後,上馬冒充敵軍中的巡夜的警衛隊,在軍營中大搖大擺地來回走動,發現不按章辦事的還抓住痛打一頓,因此,誰也沒有懷疑他們的身份。就這樣,達奚武把敵人軍營內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宇文泰根據偵察得來的情況率軍進擊,結果一戰而勝。

在現代戰爭中,冒充敵軍收到奇效的戰例更是比比皆是。

1942年3月日寇向微山湖一帶的游擊隊發起大掃蕩。最後,游擊隊被圍困在一個村莊裡,情況十分危急。碰巧村裡有一批繳獲來的鬼子服裝,原準備給文工團當演出服裝的,還沒來得及捎走,這下可派上了用場。於是,游擊隊員們穿上鬼子的服裝,打著“膏藥旗”,堂爾皇之地走出了日軍的包圍圈。鬼子撲空以後才知上當,急忙追趕,走不多遠,發現附近山上有一群鬼子兵,以為是喬裝冒充的游擊隊,便爭相開火,對方也猛烈還擊,結果自傷170多人,就在他們激烈交火的時候,游擊隊安全地撤到了蘆蕩深處。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1944年12月,希特勒為挽回敗局,拼湊了幾十萬殘兵和2000輛坦克,發動了阿登戰役。在這次戰役中,納粹德國黨衛軍上校斯爾茲挑選200名會講英語的官兵,組成特工旅,穿著美軍制服,駕駛繳獲的美軍坦克,搭乘美製卡車和吉普,趁主力突破美軍防線薄弱部的機會,混入美軍後方。他們在美軍防禦的腹地斷交通,割電線,攻擊毫無防備的美軍零散人員。有的冒充美軍憲兵,站在交叉路口指揮過往車隊,把美軍運輸弄得一團糟;有的捕殺美國傳令兵,獲取情報;有的將火炮化整為零,運到盟軍心臟地帶,重新組裝,瞅準機會,對盟軍突然炮擊;有時摸到盟軍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把手雷塞進盟軍的碉堡;有時潛入庫區,連續破襲。特工旅的行動曾一度阻滯了盟軍的進攻。

上述冒充詐騙,其目的或是為了打人敵人營壘,或是為了混過敵人的防線,或是為了接近攻擊目標,或是為了獲取情報,其共同的特點是與敵直接接觸,因而難度和風險很大。稍有不慎、不周,就會導致截然相反的後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天,蘇軍某部司令部裡一個“上級派來的工作組”正在檢查該部隊的作戰計劃。一個人員可能是因為太得意了,用手指有節奏地敲打了幾下桌面。不料擊桌面的“篤篤”聲,引起了一名蘇軍參謀的注意。他聽出這是德軍“勝利進行曲”的鼓點,立刻對這個工作組的來歷產生了懷疑。他迅速報告了首長,並扣留了所謂工作組成員。後來查明,這些自稱工作組的人,原來是德軍化裝偵察的間諜。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冒充他人

“他人”是相對於“敵人”而言的,主要指敵方盟軍或中立者,有時也包括對己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通常情況下,冒充他人比直接冒充敵人要容易一些。這是因為,人們辨別真假的難度與對事物的熟悉程度有關。對事物越是熟悉,就越容易辨別真假,對方就越難以以假亂真。

中立國在戰爭中是受保護的。所以,冒充中立國的軍人、政府人員或新聞記者、旅行家可以比較安全地在戰區活動,獲取情報,或趁機襲擊敵人要害而脆弱的目標。軍艦上塗刷中立國的標誌,懸掛中立國的國旗,冒充第三國船隻在公海上航行,不僅可以使軍艦免受襲擊,而且可以突然攻擊敵國船隻。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日軍就曾用懸掛美國國旗的方法,冒充美國海軍,靠近北洋水師的運兵船,突然開火,重創北洋水師,為甲午海戰的勝利爭得了先機之利。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冒充本軍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轉移敵人的注意力,或者在作戰的時間和地點方面迷感敵人。例如,公元前204年5月,楚漢兩軍在滎陽展開大戰,劉邦被項羽十萬大軍圍困在滎陽城中,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情勢十分緊急。為了幫助劉邦脫險,劉邦的部將紀信想出了一條妙計。夜深人靜的時候,滎陽城東門突然打開,兩千多名婦女一湧而出。圍城的楚軍以為漢軍乘夜暗突圍,便把軍隊集結於城東,準備向出城的婦女發起進攻。這時,紀信裝扮成漢王劉邦模樣,端坐在車上,高懸黃旗,從城裡出來,一邊走,一邊讓侍從大喊:“城中沒糧了,漢王投降了。”項羽及其部下大喜,忙到城東準備受降。正當楚軍的注意力集中到城東的時候,劉邦率十幾名侍衛,騎快馬出西門逃走。等到紀信乘坐的車子越來越近、項羽發覺受騙時,劉邦已經安然脫險。劉邦這次滎陽脫臉,多虧了紀信的冒充。

冒充他物

由於戰爭是人與人的對抗,因此,敵對雙方對“人”總是保持著很高的警惕性,而對“人”以外的其它物體,則警惕性較差。因此,巧妙地將人裝扮成動物或其它物體,通常能達到很好的欺敵效果。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公元885年,唐朝節度使李可舉派李全忠率6萬大軍攻打節度使王處存所轄的易州(今河北易縣)。李的副將劉仁恭挖地道攻城,很快拿下易州。為了收復易州城,王處存挑選了3000名精壯的士兵,每人都蒙上羊皮,裝扮成羊的模樣。一天夜裡,王處存讓這些“羊”爬著向易州城下靠近,同時在附近理下伏兵。李可舉的士兵老遠看到城外來了一群羊,便扔掉兵器,爭先恐後跑出來搶羊,完全忘記了戒備。等他們走近以後,三千隻“羊”刷地一躍而起,操起攜帶的武器大殺大砍,伏兵也乘機衝殺過來,把赤手空拳的敵兵殺得大敗,一舉奪回了易州城。

除裝作動物以外,還可以裝作沒有生命的物體。例如,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支游擊隊奉命炸燬德軍的軍用列車。可是,德軍對鐵路沿線防範甚嚴,很難接近。游擊隊員弄來一截大樹樁,把中間掏空,剛好能容得下一個人。天黑以後,一名隊員鑽進樹樁,以難以察覺的速度,從樹林邊緣慢慢向鐵路滾動,一直滾到可以看清火車的地方,把各次列車經過的時間一一記下來。通過幾個晚上的觀察,他們終於摸清了敵人列車的運行規律,為巧炸軍車提供了可靠的情報。

冒充法,曾在人類戰爭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色彩。隨著時代的發展,冒充法的內容和手段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在戰爭實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全球化不斷深入、戰爭觸角無限伸展的今天,面對沒有硝煙的戰場,冒充法必將在未來戰爭的藝術花園裡盛開出一朵朵閃亮的奇葩。(特約:王宇龍)

騙的就是你!古今中外的戰爭奇觀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