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第一次去西安和北京旅遊的人,第一反應不是多麼繁榮景點多麼漂亮,而是為什麼這路會這麼寬這麼直?我們買房子要首選“坐北朝南”的戶型,沒有選到就不太開心...那你知道嗎西安和北京這種城市佈局,還有買房子選戶型的心態,竟然都和隋唐的皇帝和很大關係!

一.今天的西安,隋朝時期“大興城”的建設

西安,最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作為王朝的首都所在,最早秦朝的首都咸陽也包含部分西安,到了漢朝後改名長安,取“長治久安”的意思,後來歷經多個王朝都是作為重要的首都。不過決定了今天西安的城市格局的,還得追溯到隋朝隋文帝楊堅時期。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今天的西安

公元581年,隋文帝定都“漢長安城”建立隋朝,因為隋文帝楊堅是奪取的北周政權,初期為了鞏固統治也不敢隨意遷都,因為他要親自看著這些王公貴族們。但沒多久他就發現一個大問題,這長安城經歷了300多年戰亂,年久失修,不僅破敗,水汙染還特別嚴重。

《隋唐嘉話》記載:“隋文帝夢洪水沒城,意惡之,乃移都大興。”

當時嚴重到什麼地步呢?第一是供水出了大問題,因為沒人管理城市下層堵塞,汙水迴流,汙染了日常飲用水;第二呢由於經歷無數次戰火摧殘,宮殿老舊甚至有些地方都殘破了;第三整個城市格局不夠大,容納人口有限。所以隋文帝楊堅出於各方面考慮決定在舊長安城的東南重新修建一座“首都”。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隋朝大興城(長安)平面圖

開皇(隋文帝年號)二年正月,楊堅就排宇文愷修建新城,用了一年的時間,造就了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比原來的漢長安城大2.4倍,比同時期西方的拜占庭王國都城大7倍。最為關鍵的是,它結束了自秦漢以來城市雜亂無章,民居和官署交叉錯亂的格局,形成了後世均衡對稱、錯落有致的方正佈局,這就是隋文帝時期的“大興城”。

那有人說了,你建城市搞規劃我明白,你修上百米寬,長的看不到頭的大馬路又是為了什麼?這不是佔地方嗎?別急我們接著往下看。

二.皇帝的政治威嚴:區分南北城的又大又寬的道路

隋文帝的“大興城”那不是隨意修建的,這負責修建的宇文愷那真是個人才,他規劃的“大興城”那真是每塊磚頭裡都蘊含著深遠的政治、建築智慧,為什麼我要這樣說?

《隋書.宇文愷傳》: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

首先整個“大興城”不是完全水平的,宇文愷把龍首原以南的6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並以此為核心,作為長安城總體規劃的地理基礎。“六坡”是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政權機關和寺廟都高高在上,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有去過西藏布達拉宮遊客回憶下抬頭仰望布達拉宮的感覺,你大概就能體會到“大興城”高低錯落佈局的用意了。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隋朝大興城(長安)的北城

其次呢整個“大興城”是坐北朝南的格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正式確立“以北為尊”的觀念,隋朝前的秦漢國都在西南,西周國都也靠西。在“大興城”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大路,這條大路中間部分寬超過100米,其他最狹窄的地方也有5、6米,這條路把城市分為南城和北城,北城是皇宮和官署,南城是民居和商販住所。

隋文帝住的皇城位於整個城市的正北,後面就是山,寓意“不動如山”,再往上就是天,代表著不可撼動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北城依據地理位置的高低呈“回”字型拱衛皇城,所以南北大馬路這個分佈是有規律和嚴肅的政治意義的,不僅嚴格劃分了階層,還帶有震懾百姓和拱衛皇權的意義。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大興城南城是民居

我們今天買房子要先問是不是“坐北朝南”啊,就是受了隋唐開始的這種北尊南卑的建築寓意影響。

三.首都是政治、經濟、的中心,震懾外敵

看完了隋朝的“大興城”我們再來看看明清的北京紫禁城,我就發現他們有個很大的共同點,格局特別相似,都是呈長方形,裡面是無數個小長方形,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組成整座城市。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北京紫禁城的地理圖

這個佈局的原因就是自古以來啊,首都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復旦大學的歷史系韓昇教授在講隋唐史的時候提到各朝的首都,用了一個詞叫做“首善之地”,意思就是從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看,首都都是最好的地方,而在隋唐時期首都還有個更大的作用就是震撼外敵。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北京故宮

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從天安門進去到故宮裡面,心情是不斷在變化的,從興奮和好奇慢慢就開始倏然起敬,那麼這個根本原因就是“門”和“路”的影響。從天安門開始算,一般還要經過3道門才能到皇宮裡面,每過一道門都是一段寬闊的像廣場一樣的大路,而且整個過程是不斷向上走的。

在古代,官員進首都述職或者外國朝貢,都要先由東城門進城,經過一條寬度不斷變化的馬路,再經由午門、廣場、宮門等,一般需要過5道門。這個意義就在於,通過這個道路和殿門的不斷變化,讓你以為快到了,發現還沒到,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無論進來時多麼趾高氣揚,經過一道道的震懾,到了皇帝跟前氣焰也全消了。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貫穿南北東西的巨大通道

再說到古代的北京和“大興城”一個個長方形小格子的建築佈局,那也是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的。大家都讀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隋唐的長安城,整個城市核心的位置就是太極殿,整個長安城都是以太極殿為中心模仿而來的一個個大小一致的建築群。

隋唐的太極殿比明清整個故宮還要大,包含皇城其他建築的話,整個規模比明清的故宮要大6倍,隋唐長安城的大小非常好測算,只需要測算太極殿的長寬,然後弄清長安橫縱方向的建築個數,分別乘以太極殿的長、寬就是長安城的大小。太極殿的寓意就是“一”,古代的皇帝從建築的層次就在強調:皇帝就是那個一,有了皇帝才有了百姓皇帝給了百姓一切。所以說古代的政治和建築智慧真是了不得,在隋唐時期更是遠遠超越世界。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以太極殿為模板不斷擴建的城池

那如果皇權的思想指導和政治震懾都不管用,還是有人造反可怎麼辦呢?那就要說到長安、北京等歷朝首都城市佈局的現實作用了!

四.古代都城道路佈局的現實意義:擊退造反軍隊

隋朝的“大興城”的皇城前南北和東西兩條大街,街寬超過100米,到了唐朝街寬超200米,天安門廣場的大街也有上百米寬,僅僅是為了政治震懾嗎?當然不僅是這個原因,更現實的原因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衛皇城擊退造反的軍隊。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影視劇中進攻皇城的軍隊

古代我們都知道是冷兵器作戰,稍微遠點的攻擊性武器就是投石車和弓箭了。萬一哪一天有人造反了,造反軍隊打到皇城,皇帝也不用太害怕,因為皇城前的街實在太長太寬了,而且一點掩體沒有,要攻進皇城只能拿人命填。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寬闊的廣場和道路讓進攻沒有掩體

如果皇城第一道門失守了,那也沒關係,後面緊接著又是個大廣場和城門,再往後又是這樣的佈局,如果不是實力太懸殊,幾次下來造反的軍隊恐怕也剩不下幾個人了,守軍還可以設置陷阱層層分割消滅造反的軍隊。看過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看周杰倫帶領的軍隊像割稻子一樣被收割的場景,就知道皇城的大馬路到底有什麼作用了。

北京和西安的道路為什麼又直又寬?竟然是因為隋唐皇帝的政治智慧

被關門收割的叛軍

結語:始於隋唐的建築風格,是古代政治智慧的超高體現

今天我們買房子潛意識要買“坐北朝南”的戶型,今天的西安和北京等王朝古都在我們的認知中的壯觀和偉大,無一不體現了古代人的建築和政治智慧。從不同角度和細節還原歷史真相,從中借鑑前人的智慧,就是我們解讀歷史最大的樂趣

《隋唐嘉話》

《隋書.地理上》

《隋文帝傳》

《隋書.宇文愷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