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一個出道8年才讓大家認識他,熟悉他,2019年的7月,這個叫李現的人憑藉《親愛的,熱愛的》迅速走進我們的心中,再難以抹去。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為什麼這麼喜歡李現,看過他採訪視頻的人都會這樣覺得,這是一個三觀比五官還正,雙商在線、語言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超強,而且還不浮躁,他不想用爆紅來形容自己,因為不想否定之前的努力,這樣的人活躍在複雜的娛樂圈是多麼的不容易。無名拍戲時,劇組沒有額外派車,他因此跟著飯車一起走,從中午放飯等到黃昏,只為了黃昏一場戲,他不以為意,因為他認為“等”是演員工作一部分。為戲十分拼命的他,拍《河神》因冬天泡水太多得了慢性胃炎,拍《劍王朝》吊鋼絲造成腰肌勞損,拍《春江花月夜》時坐骨神經有問題,被問到父母親知道嗎,他連忙說這段剪掉好了,一段訪問完,讓主持人也直呼:「我終於知道你們為何著迷他了。」這樣的李現讓人心疼,又怎能讓我們不愛?上頭姐妹們直呼,掉入坑中,但是再也不想爬出來。

本人80後一枚,追隨的熱度無數次的隨著年代而改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很少看我們的國產現代電視劇,甚至有點抗拒,論劇情比不上韓劇,論服裝和造型又比不上港臺。於是我寧願去看歷史劇,亦或是去看電影,畢竟這裡還有陳道明、陳寶國、劉曉慶、斯琴高娃,有葛優、陳佩斯、朱時茂等等等等這些實力派在。於是那些年,我國的歷史也基本被本人從商朝開始重新捋了個明白。他們算是我的第一批偶像了。

重新認識國產現代劇應該是從《玉觀音》開始,當然我說的是孫儷版本的,故事情節緊湊,人物定位準確,拍攝畫面精良,讓人觀之而欲罷不能。也是從這一部劇開始,我逐漸接受國產現代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這之後也湧現很多精良之作,在平安祥和的日子裡,人們卻越來越喜歡翻動塵封的記憶,於純真年代的清苦生活中搜尋出一絲幸福餘味細細把玩。應運而生的是一系列懷舊題材的影視作品,《金婚》、《王貴與安娜》、《父母愛情》它們大多像一幀發黃的老照片,帶著時光刻下的滄桑印記。而同樣是懷舊主題的《幸福像花兒一樣》卻像一支輕盈活潑的歌曲,用年輕的心態再現老舊的年代,用豔麗的色彩描畫遠去的幸福。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隨著網絡文學興起,如今的內地最不缺的就是故事題材,現代到古代、現實到玄幻,從《蝸居》、《盜墓筆記》《斗羅大陸》《花千骨》《來不及說愛你》《涼生》等等均是改編自網絡小說,其中《香蜜沉沉燼如霜》從演員的演技到服化道,以及特效的製作簡直堪稱完美,花界、夜神的供宮殿、美輪美奐,每一幀隨便截圖下來都美的像一副精緻的畫。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顧漫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後,很長一段時間讓人很從劇情中走出,《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杉杉來了》從人物的選擇上,很難抉擇,是小說成就了演員,還是演員成就人物,鍾漢良之後再無何以琛,那個固執深情的何以琛遇上小哇才有今天的何以,不是嗎?楊洋飾演的肖奈,有一段時間都讓人只知肖奈不知楊洋了,精緻的臉龐像從漫畫中走出來一樣。至於《杉杉來了》一開始我其實是有點難以接受張翰來演這樣的角色的,畢竟從《一起來看流星雨》開始,這個版本的F4給我留下了很重的陰影,不過好在趙麗穎出演給了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夠可愛,夠吃貨,這兩點被她演繹的淋漓盡致而讓人感覺不到矯揉做作。在這裡真不得不再多說一句,請導演們如果翻拍經典,不要一直挑戰我們的底線好嗎?最新的版的流星花園,我真的無力吐槽你呀。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從這些劇目我體會到,一部劇能讓受眾接受,必須有良好的劇情做鋪墊,有好的編劇做舵手,有好的演員來塑造,才能夠讓引起我們的共鳴,才能夠成就經典,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而對於演員選到一個好的角色讓我們記住了他,從而選擇追逐,不過是想成為最好的自己吧,不信看看有多少人因為李現減肥成功,有多少人加入運動行列,有多少人重新喜歡上看書,又有多少為了發個抖音,悶著頭坐在電腦前,只為了學習剪輯,學習配音,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總之學習了,這不是就是好的嗎?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吧,他說,他想這世界因為有他而有一點點不一樣,現在不就是因為他改變了嗎?

從李現爆紅反觀那些年曾熱追的一切

也希望我們的國產電視劇越來越精良,選角越來越準確,給我們留下一個又一個經典,塑造一個又一個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