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如果古代有朋友圈,

如果所有書法家可以跨時空同時出現,

那麼一定會有幾篇書法名作,

而《彩色放大本中國著名碑帖》(第五集)中,

就收錄了這些名作:

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

宋高宗行書《千字文》、

陸游自書詩、

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

趙孟頫書《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

祝允明草書《岳陽樓記》、

董其昌書《晝錦堂記》等等。

當這些名篇佳作被書法家書寫後,

都成了兼具文學性與藝術性的書法珍品,

一代代廣為流傳。

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傳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2012年年末,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黃庭堅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長卷,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參觀者長時間駐足觀看。這卷墨跡為紙本,縱三十二點五釐米,橫一千八百二十二釐米,卷內鈐“內府書印”“紹興”連珠印、“內省齋”“秋壑圖書”“顧祿私印”“歐陽玄印”“項子京家珍藏”“永瑆之印”“詒晉齋印”等諸多印鑑。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眾所周知,《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司馬遷《史記》中的一篇名文佳作。文中刻畫的廉頗、藺相如兩位人物栩栩如生,演出了一場震撼人們心靈的“將相和”。有專家評說,黃庭堅書寫的這卷名文,其書法縱橫穿插,活潑灑蕩,筆勢飄逸,轉折流暢,出古入新。也有專家評論此作系後人仿作。孰是孰非有待探討。

米芾書吳江舟中詩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米芾書吳江舟中詩》卷,是米芾書贈朱邦彥的一首五言詩作。書家以精湛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在吳江逆風行舟的一段場景。在這件書作中,書家縱情揮灑,展現出高超的書法功力。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此卷是一件詩書合璧的藝術珍品。全卷計四十四行,共一百二十五字,紙本,縱三十一點三釐米,橫五百五十九點八釐米,卷首有王鐸題跋,卷後有藏家孫鑛題跋。上鈐“晉府書畫之印”“清河”“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嘉慶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宣統鑑賞”等印記。這卷珍品清嘉慶年間收入內府,後被溥儀帶出清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米芾書尺牘九札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宋代書法家米芾九件尺牘的珍貴墨跡。據專家考證,這九件尺牘書於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至崇寧五年(1106)間,系書家五十歲後之書跡。有專家評說,這九件書作,在書風上,長短肥瘦,縱橫如意,展現書家後期趨於圓熟自足,平淡而有天趣的風格”。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九件尺牘分別是:“面諭帖”“致伯修帖”“晉紙帖”“蘇氏王略帖”“賀鑄帖”“丹陽帖”“致伯充帖”“戲成呈司柬帖”“惠柑帖”。此外,編者還將米芾的“丹徒帖”“捕蝗帖”“烝徒帖”“陳攬帖”“真酥帖”收入本書,供讀者鑑賞。

宋高宗行書千字文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趙構(1107—1187年)即宋高宗,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初封康王,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後,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後南遷揚州,再渡江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為求偏安於一隅,乞和於金,稱臣納貢。在位三十六年,為政昏庸。然其書法所得頗深,著有《翰墨志》一卷,言其“自晉、魏以來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故晚年得趣,橫斜平直,隨意所適。”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行書千字文》冊頁。此冊頁每幅縱二十八釐米,橫十三點七釐米,計二十二面。此作字體頗似《集字聖教序》,文字富於肥瘦變化。此件歷來被視為宋高宗所作,但亦有專家指出,此作並非趙構書寫,而是御書院中書家之作。

陸游自書詩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亦善書法,尤善行草書。清代學者趙翼在《甌北詩話》裡寫道:“放翁不以書名,而草書實橫絕一時……是放翁於草書,功力幾於出神入化。惜今不傳,且無有之能善書者,蓋為詩名所掩也。”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這卷自書詩是陸游傳世墨跡中最著名的一件,書作這八首詩時,放翁老人已年屆八旬。卷後有元人三跋。郭天錫評說:“此卷字畫遒勁,實先生得意書。”俞庸評說:“字畫遒勁,猶龍躍鳳翥,鵬搏鵾運。”程郇評說:“時翁年已八十,字畫遒勁詩律古淡乃如此。”八首詩作均刊入《劍南詩稿》五十五卷中。這件流傳有緒的墨跡縱三十一釐米,橫七百零一點五釐米,鈐有歷代私家鑑藏印記十餘枚,鈐“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三朝內府諸印,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趙孟頫書朱子感興詩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陳子昂為初唐文壇首開風氣的著名詩人,他創作的《感遇詩三十八首》在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南宋文學家劉克莊稱道此作“讀之有眼空四海、神遊八極之興。”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朱熹受其啟示,創作《感興詩二十首》。元代書家趙孟頫深受朱熹詩作感染,於皇慶二年(1313)書錄全詩,饋贈友人。此卷書作用筆清秀蒼勁,結字肥瘦參差,體勢奇宕多姿。全卷縱二十八點二釐米,橫三百餘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趙孟頫書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魏晉年間,文人嵇康(字叔夜),因不滿司馬氏集團統治而隱居不仕。曾與隱身不問世事的山濤等六人友善,遊於竹林,世稱“竹林七賢”。山濤字巨源,後出山為官,欲舉薦嵇康出仕。與司馬氏集團勢不兩立的嵇康便寫下一封書信而與之絕交。這一書信便是著名的《嵇叔夜與山巨源絕交書》,後被昭明太子蕭統收入《昭明文選》。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趙孟頫曾多次書寫這篇文章,除刻入“三希堂法帖”中的三件外,還有一件為延祐六年(1319)其六十六歲時在綠絹上寫下的墨跡。這卷墨跡縱二十一點八釐米、橫二百五十四點七釐米,楷、行、草、章草間雜,渾然一體,而韻度蒼老,是其晚年精品力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編者將此件珍跡放大印出,供讀者鑑賞、臨習。

祝允明草書岳陽樓記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創作的美文《岳陽樓記》,歷代廣為傳頌。這篇膾炙人口的佳作,也是眾多書家創作的素材之一。在湖南省博物館,藏有一卷明代著名書家祝允明書寫的《岳陽樓記》。此卷為紙本,縱三十八點八釐米,橫五百九十八釐米。一九八九年十月,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書畫組成員謝稚柳、楊仁凱、劉九庵諸先生鑑定為祝允明真跡,並認為是祝氏草書精品,定為二級藏品。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這件書作氣勢恢宏,勁健豪放,姿態百出。有方家認為,書家滿懷激情,一氣呵成,寫出全卷。

董其昌書晝錦堂記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歐陽修曾寫下一篇著名的《相州晝錦堂記》。宋代著名書家蔡襄曾以楷書寫下這篇美文。元代著名書家趙孟頫曾以行書寫過這篇佳作。明代著名書家董其昌以米芾書風也寫出了這篇美文。此卷引首董其昌寫有“晝錦堂記”四個大字,接著又以董北苑、黃公望之畫法繪就晝錦堂圖長卷。這件圖文並茂的長卷縱四十一釐米,橫達十八米,絹地,是董氏精心之作。也是吉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董其昌臨顏真卿書裴將軍詩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唐代著名書家顏真卿開一代書風,為後世留下諸多不朽傑作。在其傳世碑帖中,還有兩件傳為《顏真卿書裴將軍詩》的“忠義堂帖”刻本和墨跡本。這兩件傳世墨寶,雖然流傳不廣,但許多書家都對其一見傾心,為之振奮。深悟顏魯公這一書作神髓的董其昌,於崇禎三年(1630),即七十六歲時,臨寫出一卷氣勢磅礴,縱達五十二點五釐米,橫六百四十三釐米的長卷。這卷墨跡為綾地,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王鐸書唐詩十八首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明代天啟六年(1626),三十五歲的書家王鐸書寫唐詩十八首,贈送友人。此作為冊頁,綾本,縱二十四釐米,橫十六釐米。第一首是儲光羲的《京口送別王四誼》,第二首是張諤的《贈吏部孫員外濟》,第三首是杜甫的《奉贈嚴八閣老》,第四首是李白的《贈升州王使君忠臣》,第五首是孟浩然的《送王大校書》,第六首是高適的《送李侍御赴安西》,第七首是宋之問的《送李侍御》,第八首是蘇頲的《送光祿姚卿還都》,第九首是韋述的《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第十首是孫逖的《送魏騎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第十一首是儲光羲的《送沈校書吳中搜書》,第十二首是徐安貞的《送呂向補闕西嶽勒碑》,第十三首是岑參的《水亭送劉顒使還歸節度使》,第十四首是李白的《送友生遊峽中》,第十五首是獨孤及的《送何員外使湖南》,第十六首是張諤的《送李著作倅杭州》,第十七首是岑參的《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丞》,第十八首是周瑀的《送潘三入京》。此作是書家的精品力作,現藏於日本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鄧石如隸書四條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安徽省博物館藏有一件鄧石如隸書四條。此件聯語作品每條縱一百一十九釐米,橫五十九點五釐米,每條兩行,每行四字,共二十八個隸書大字,字徑近尺。有方家評說,鄧石如隸書以強調筆畫的粗厚來增加氣韻的沉鬱感,以重視筆畫排列的均衡來加強視覺的平正感,字裡行間蘊含飛宕、高古、雄闊、樸拙之美。以此評價鄧氏這件書作也是很貼切的。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吳讓之篆書庾信詩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庾信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他的詩賦一直廣為後人傳誦。清代書家吳讓之篆書一件庾信詩作。其縱四十九釐米,橫三百二十七點五釐米,紙本。篆字二十七行,行三字,總計八十字。此作格調高雅,是書家的精品力作,適宜習篆者臨摹。本書還收入吳讓之篆書《漢書禮樂志·安世房中歌》一件,仿鄧石如書風。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趙之謙篆書許氏說文敘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1829—1884),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浙江會稽人。咸豐舉人,曾任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等知縣。後棄官寓居上海,以賣書畫為生。其書法初師顏真卿,後改學北碑,篆隸師鄧石如。時人評說:撝叔書學顏平原,後深明包氏勾捺抵送、萬豪齊力之法,篆、隸、楷、行一以貫之。故其書姿態百出,亦為時所推重,實乃鄧派之三變也。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冊頁《趙之謙篆書許氏說文敘》,縱三十二點四釐米,橫五十七點五釐米。有方家評說,此作書法結構嚴謹,篆法精麗,起訖處未用藏鋒,令習者易見筆法之蹤跡。

趙之謙篆書鐃歌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趙之謙篆書鐃歌冊,書寫的是《鐃歌》中的《上之回》《上陵》《遠如期》三章,計七十四行,行三字。此作是趙氏三十五歲時為習書弟子書寫的範本。有方家評價此冊用漢篆法,又有隸書筆法融匯其中,起筆處多方雋,復具魏碑書法特色。其結字略長,中鋒用筆,沉實厚重,精氣內斂。此冊縱三十二點五釐米,橫三十六釐米,紙本,藏於故宮博物院。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石門頌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石門頌》全稱《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亦稱《楊孟文碑》,是東漢隸書摩崖石刻,後世對此頌書法評價極高。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漢中太守王升為頌揚司隸校尉楊孟文開鑿石門通道之功而刻。刻石位於陝西省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上。原刻高近三米,寬二米有餘,計二十二行,行三十或三十一字。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清代楊守敬《平碑記》評說:“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清代張祖翼題此刻石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此刻石結字灑脫自然,縱橫勁拔,有隸中“草書”之稱。

西狹頌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亦稱《李翕頌》《黃龍碑》。該摩崖石刻位於甘肅成縣天井山,東漢建寧四年(171)六月刻。《西狹頌》與陝西漢中的《石門頌》、陝西略陽的《郙閣頌》同列漢代碑刻書法“三頌”。《西狹頌》在三大頌碑中保存最為完整。整個摩崖刻石而建,高約三百釐米,寬約五百釐米,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額,正文二十行,行二十字。碑文記述了東漢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頌揚了他開通西狹道路,為民造福之德政。近人楊守敬在《平碑記》稱讚此頌“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猶可保重”。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唐貞觀五年(631),太宗皇帝命令修復隋文帝之仁壽宮,改名九成宮。第二年,太宗避暑來到九成宮,偶然發現有一清泉。太宗欣喜萬分,便令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而立一石碑。這便是“九成宮醴泉銘”。此碑高二百七十釐米,上寬八十七釐米,下寬九十三釐米,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

歐陽詢書寫此銘時年七十六歲,其書法藝術已臻爐火純青,加之又是奉敕用心之作,故此銘一直被譽為“楷書之極則”。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九成宮醴泉銘”原石存於陝西省麟遊縣,殘損嚴重。其拓本多為重刻本,而珍貴的宋拓本極少。現存的宋拓本以故宮博物院李祺藏本與藏於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的拓本最為知名。兩件拓本,前者筆墨豐厚,後者風姿瘦勁,可謂同曲異調,各具神彩。今將故宮博物院的宋拓本李祺藏本放大印出,供讀者臨習。

懷素大草千字文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南宋韓侂冑以家藏墨跡令門客向若水編次摹勒上石,名為《閱古堂帖》。嘉定三年(1210),改名為《群玉堂刻石》,亦稱《群玉堂帖》。全帖十卷,共一百四十一段,本書懷素千文為第四卷。《群玉堂帖》摹刻極精,紙墨均妙,但已無完本,僅有少量殘本傳世。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懷素草書千字文,有小草書《千字文》和大字草書刻本多種。在其大草書《千字文》中,《群玉堂帖》第四卷是最精彩的。本書原拓本為美國安思遠收藏,其縱三十八點八釐米,橫二十九釐米。

顏真卿爭座位帖·祭伯文稿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爭座位帖》是顏真卿寫給尚書右僕射郭英義的書信手稿,書於公元七六四年十一月。因不滿朝廷權奸驕橫跋扈,書家奮筆直抒胸臆,剛烈之氣躍然紙上。《祭伯文稿》亦稱《告伯父文稿》,為公元七五八年,顏真卿途經陽進,奠告於伯父墓前的祭文稿本。此作三十六行,四百餘字,與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書法一氣相通,為顏氏行書精品。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內頁


黃庭堅、趙孟頫等書法家“點贊”過的爆款美文



供圖:柴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