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在U盤的低速度和傳統移動硬盤使用壽命偏低,成品固態移動硬盤價格偏高的情況下,一些DIY的固態U盤進入視線。這類盤基本就是板載了ssd主控到 然後串聯sata轉usb3.0主控,相當於迷你版移動硬盤原理。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找了一下發現2246xt主控的U盤比較多,應該很成熟。這種板子都有現成的大約好像60元的成本,加顆粒和外殼就是整盤價格。價格比較透明,每一部件都能搜索到。我買了一塊2246xt主控,閃迪顆粒,asm1153e(sata到usb芯片)全金屬外殼的256g盤250塊錢。由於128g顆粒也就便宜幾十塊,相比較256比較合適,512的價格偏高點。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外觀很硬朗(尖角扎手),因為裡面是散熱膠把芯片和外殼接觸傳熱,我就沒拆開。盤帽是磁吸的,不是很牢固。

看看信息,這個U盤每次插拔不安全關機計數會增加。芯片說是新的但是也不好說。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支持trim,win10下可以開啟uasp(win7不支持):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看看速度如何:

win10下速度和溫度(開啟uasp)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軟件顯示最高溫度

win7下(無uasp)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多次跑的情況下掉速比較明顯

多次測試基本都是這個成績上下,

uasp下4k-64讀速和連續讀速要高於win7未開啟uasp下的成績

但是僅4k讀一項反而是關閉uasp下高出一倍,

驗證了網上這種傳言:

uasp犧牲部分4k性能換來連續讀和多線程4k讀速。

不過這個4k達到10m/s,基本滿足我對win to go需求了,我選擇80g容量做了個隨身linux系統,另外160g用做普通移動u盤。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另外整盤溫度很是驚人的,金屬殼燙手的程度。這個也沒法避免了,兩顆主控都在狂發熱。性能更好的2246xt據說溫度更高。賣家所說不超過70度確實可以,軟件很少到60,但是觸感特別燙。多次測試高溫下也會降速。

壽命方面還在觀望,也不用做重要文件的長期存儲。

順便看看這個盤的功耗,發現電流基本不會超過0.4A。

DIY 固態U盤 隨身存儲新選擇

總的來說,速度遠強於U盤主控,壽命方面使用的是mlc顆粒,主要問題還是插拔斷電和高發熱吧。便攜性不錯,有人說為什麼不用nvme的硬盤盒,正巧手裡有一塊256g淘汰的nvme盤,20x32mm的,但是放眼市面質量可靠的盒子個頭也不小,有些還要拖一根數據線,便攜性大打折扣。還有就是nvme盤溫度更高,所需電流也高,僅僅按照標稱電壓電流來說普通usb3.0功率還差一點點。因此nvme轉接後插在臺式機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