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自古以來,我國曆史上的各個王朝,都把挑選太子妃視為國家大事,因為一旦太子繼位,太子妃一般都會成為未來的皇后,即一國之母。但是,在近1800年前的西晉王朝,卻讓挑選太子妃這件事成了笑話,一個大臣為了逃避出征的任務,居然在出徵前夕大肆收買朝廷大臣和宮女,最後成功讓自家既無才更無德的女兒成為太子妃,最終導致成為皇后的太子妃胡作非為,敗壞朝政,引發了長達十五年的大動亂,最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要搞清楚這個事情,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西晉初創時。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晉武帝司馬炎

公元266年,已經篡奪曹魏大權已久的司馬家終於撕去了最後一層紗,公然迫使魏帝曹奐禪讓,於是司馬家當主司馬炎登基稱帝,國號定為晉,後世都稱之為西晉。有意思的是,西晉這個國家,因為是直接承襲曹魏的整套班底,因此雖然是初創,但是曹魏的毛病一個也沒少繼承,因此,僅僅在4年以後,西北就出了大亂。

當時西晉西北,有一隻鮮卑部落定居在這裡。他們最早定居在塞外,曹魏時期遷徙到了曹魏西北一帶,魏將鄧艾滅亡蜀國的時候,這隻部落主動歸降曹魏,而到了西晉初年的時候,他們也是名義上的臣子。但是,曹魏以及之後的西晉,對於鮮卑人並不算友好,由於山高皇帝遠,當地的官員不僅隨意徵募鮮卑平民當兵,而且還動不動就把他們搶去做奴隸,同時還處以重稅,因此,很快這些鮮卑人就對西晉懷恨在心,所以,當他們年輕的首領禿髮樹機能造反的時候,他們全族響應。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晉軍敗北

當時西晉這邊主要負責西北事務的是秦州刺史胡烈,胡烈剛愎自用,向來輕視當地的鮮卑人,因此對於禿髮樹機能的亂軍,他完全不放在眼裡。可是禿髮樹機能卻先是用老弱病殘的部隊示弱,引誘胡烈主動出擊,而且還讓這些部隊故意保持一定距離,保證胡烈的部隊能夠跟上。等到胡烈的軍隊一直追到萬斛堆這個地方時,胡烈才覺得有些冒進了,於是下令全軍停止進軍,結果禿髮樹機能自己卻躍馬向前,大罵胡烈,胡烈心高氣傲,根本受不了這種羞辱,於是立刻發動攻擊,等晉軍的隊伍全部向前追擊散開的時候,鮮卑人等待已久的伏擊部隊終於找到機會,從晉軍隊伍兩側出擊,頓時晉軍的隊伍就被切成了好幾段,只能各自為戰,胡烈眼看大事不妙,但也無能為力,於是在亂軍之中戰死。

胡烈一死,形勢就立即失控了,他是西北大員,手下的部隊都是邊鎮主力,但這些部隊大多和他一起死在了萬斛堆,於是西晉西北立刻空虛了起來。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晉武帝司馬炎聽說胡烈戰死,一怒之下,連自己的叔叔扶風王司馬亮都給斥責貶職了。不過還是得處理叛亂呀,於是他任命尚書石鑑為安西將軍,總攬秦州的軍政大權,結果石鑑也拿禿髮樹機能沒辦法,每次進攻都遭遇慘敗。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賈充

晉武帝司馬炎眼看著西北局面一天天失控,他沒有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以及父親司馬昭那樣的謀略,面對這種局面,只能從手下諸多大臣裡挑選將才。但是等到他下詔任命下一位征討禿髮樹機能的大臣時,幾乎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司馬炎挑選的人,是賈充。

賈充,想必熟悉三國曆史的人,對這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在曹魏末期,當皇帝曹髦從宮中準備帶領侍衛出發擊殺司馬昭時,第一個帶人到現場的,就是這位司馬家的“忠臣”賈充,正是他喝令下屬成濟對皇帝曹髦動手的。而事後,群臣都想拿賈充開刀,可是司馬昭向保住賈充,於是成濟就被滅族,成濟死前,逃到自家屋頂,大聲吼出事情原委,於是路人都知道了真相,這才有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個典故。

不過賈充雖然對司馬家有大功,本身在制定晉朝律法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可是對於內政和軍事,那就不熟悉了,特別是面對橫行西北的禿髮樹機能,賈充更是一籌莫展。所以,當魯國公賈充聽說皇帝派他出徵時,他徹底慌了,立刻讓手下趕緊打聽消息,搞清楚為什麼皇帝突然讓自己出徵。等到手下回報時,賈充是既恐慌又憤怒,原來,賈充這個人,在晉朝建立後,除了主持律法編撰外,主要的重心都放在了結交朝臣和阿諛奉承上了。他的這種行為,很快引來了一些剛正的同僚的厭惡,其中,就有侍中任愷和中書令庾純。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賈充以招募士兵為由拖延

剛正不代表政治手腕不高,任愷和庾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倆知道司馬炎正為派誰去征討禿髮樹機能而頭疼,於是秘密拜見皇帝,請司馬炎任命賈充為西北方面長官,征討禿髮樹機能。賈充及其黨羽平日裡估計沒少宣揚賈充的能力,因此司馬炎聽到這個建議後,居然立刻就下詔了。賈充知道事實,可是又能怎麼辦呢?總不可能上奏皇帝,說平日裡吹噓的能力都是編造的吧,於是只能儘可能以招募士兵為理由,拖延出征的時間,但是司馬炎很生氣,多次下詔催促賈充,幾個月後,賈充實在拖不下去了,只好奉命前往西北。

而就在朝廷百官參加他的踐行宴時,賈充趁著大家都喝醉的時候,終於找了個機會,和自己的黨羽,侍中荀勖密談。賈充對荀勖大倒苦水,求後者想想辦法,荀勖於是給出了這個主意,而就是這個主意,讓西晉踏入了無底的深淵之中。荀勖告訴賈充,他聽說現在皇帝正在為太子司馬衷籌備婚事,賈充家正好有女兒,只要想辦法讓賈充的女兒成太子妃,那麼為了太子的婚事,賈充這個國丈肯定就不用出徵了。賈充一聽,大喜過望,於是賈充一黨的目標就定下來了。

賈充出發以後,走得特別慢,每天就前進數里地,就等著手下帶來好消息,全然不管此時西北前線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剛好突然天降大雪,於是他乘機上書,說天降大雪,道路不通,大軍無法前進,不如先回到京城修整。司馬炎於是下令批准,賈充於是一改此前行軍的速度,三下五除二便回到了洛陽。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司馬衷

當時的太子,是司馬炎的次子司馬衷,司馬炎的長子司馬軌早夭。司馬衷這個人,在歷史記載上存在嚴重的智力缺陷,原本是不可能被立為太子的,可是他是皇后楊豔的親生兒子,楊豔和她的表妹趙粲趙夫人當時正受寵,司馬炎一方面受不住皇后和趙夫人的枕頭風,另一方面,朝廷大臣大多希望他立自己的弟弟齊王司馬攸為皇太弟,司馬炎一看十分反感,不想讓皇位到兄弟那邊去,因此,司馬衷最終還是被立為了太子。

此時,司馬衷已經十二歲了,司馬炎最初想讓他娶菑陽公衛瓘的女兒,但是現在賈充家有心,這情況就變了,賈充的妻子郭槐,暗地裡賄賂宮女,讓她們有意無意就在皇后楊豔那裡大談特談賈充女兒貌美又有才,時間一久,楊豔就對賈充的女兒有了非常好的印象,這也難怪,她久居深宮,平時唯一的信息來源也就是身邊的宮女了。於是司馬炎一次到她的寢宮時,她就勸司馬炎乾脆讓賈充的女兒當太子妃。司馬炎一聽就樂了,連忙給皇后解釋,衛瓘的兒子大多是賢才,而且女兒非常美貌,賈充家男丁稀少,而且女兒長得又難看,又黑又矮,兩家人比下來,幹嘛要選個差的呢?可是皇后一再爭執,說賈充的女兒有才華德行,司馬炎不應以貌取人。雙方一時爭執不下,最後皇后楊豔就建議,乾脆司馬炎召集群臣,讓各位來說說到底哪家人好。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賈南風

司馬炎於是召集群臣商議,這下正中賈充一黨下懷,以荀勖為首的賈充一黨人,把賈充的女兒們誇得是天花亂墜,說得晉武帝司馬炎自己都動心了,覺得似乎自己真的太片面了。他就問荀勖,賈充家有幾個女兒呀?荀勖就回答,賈充的四女兒最漂亮,今年十一歲,剛好合適。誰知道司馬炎卻說,年紀太小了吧,趁著荀勖愣神的功夫,有一個人突然搶著回答了,這個人,居然是司馬炎之前相中的親家公,菑陽公衛瓘。衛瓘給司馬炎說,賈充三女兒,今年已經十四了,才華和德行比四女兒更好。連衛瓘都這麼說,那司馬炎就放心了,於是他當即下令,就讓賈充三女兒,來和我兒子成婚吧。

有人讀到這裡可能會奇怪,衛瓘為什麼會主動幫賈充呢?他不願意與皇帝結親嗎?事實上,衛瓘還真不想。衛瓘這個人,從一開始,就不支持立司馬衷為太子,他甚至在一次御宴上,假裝喝醉了,溜到皇座附近,摸著寶座說,可惜了這個位子了,司馬炎聽出了他的意思,於是對左右說,衛瓘這是喝醉了,就這樣應付了過去。那對於衛瓘來說,讓女兒嫁給有智力缺陷的司馬衷當老婆,無異於送女兒到火坑,既然賈充願意接下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這場婚事成了日後國家的災難

荀勖的計策成功了,賈充的出征自然也就取消了,而這場荒唐的婚事,也到了該執行的時候了。公元272年,司馬衷的婚事如期舉行,當司馬炎真看見太子妃的時候,腸子都給悔青了,都說賈充三女兒醜,可是誰都沒告訴他居然醜到了這個地步。這裡順便說一下,有人說娶妻不賢毀三代,這句話放在賈充身上特別合適,他現在的妻子郭槐是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下兩兒兩女,先不說三女兒,也就是現在的太子妃賈南風日後如何禍國殃民,就是郭槐的兩個兒子,就因為她自己覺得接連兩位乳母和賈充交談有些密切,她就兩次將乳母活活打死,兩個兒子也先後受驚嚇,得病夭折了,於是賈充就絕後了。有母如此,可想而知賈南風的性格了。

賈南風成為太子妃後,其實對於司馬衷登基,她有貢獻,當然,這是為了她自己的利益。有一次,晉武帝司馬炎耐不住百官要求換太子的要求,於是就拿了些奏章讓司馬衷回去後批閱。賈南風於是想方設法,以比較直白的語言批閱了這些奏章。等司馬炎看到這些奏章之後,他也不細想別人代答的可能,就自我安慰,太子雖然學識不佳,但是腦子還是明事理的嘛,於是換太子這事,再次被他壓了下去。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賈南風對其它妃嬪下手

不過,太子妃賈南風的問題,在這時就暴露了,她自己一直和司馬衷沒有孩子,但是隻要她聽說司馬衷的哪個妃子肚子大了,她就拿著雙戟去殺別人,司馬炎幾次大怒,準備廢了賈南風,可都被皇后和趙夫人勸了下來,順便說一下,這時前皇后已死,此時的皇后是楊豔的堂妹楊芷。就這樣,司馬炎最後挽救西晉的機會,也就這麼沒了。

司馬炎活著的時候,賈南風還不敢太囂張,等到司馬炎一死,司馬衷登基,事情就亂套了,司馬衷智力低下,可想而知,那些冠以司馬衷名頭的詔書,應該是誰的意思了。我們先不提她那混亂的私生活,畢竟這對於西晉其實不算太大的影響,真正要命的,是賈南風攪亂了司馬炎留下來的佈局。當時司馬炎留下了兩位顧命大臣,一個是外戚楊駿,一個是叔叔汝南王司馬亮,本意是希望外戚和宗室能夠合作並且互相制衡。可是司馬亮比較軟弱,很快被楊駿壓制下去了,楊家因此成了賈南風把持朝政的大敵,所以,在公元292年,賈南風居然暗中指使手下聯絡司馬亮政變。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三國全面戰爭》中的司馬亮

司馬亮這個人老實穩重,不願意刀兵相向,可是他卻把這個消息交到了司馬炎第五個兒子楚王司馬瑋這邊。司馬瑋年輕氣盛,立刻舉兵,連夜誅殺了外戚楊駿,同時和賈南風一道將太后楊芷給廢了,不過很有意思的是,他們給楊芷安插的罪名是勾結父親楊駿謀反,太后謀反,這也算是天下奇觀了。

楊氏外戚勢力就此煙消雲散,司馬亮作為司馬一族最年長的實權人物,自然而然就成了大權在握的紅人,偏偏司馬亮的親信,正是衛瓘,這可是反對司馬衷繼位的第一人,賈南風自然不可能放過他,於是,淪為賈南風打手的楚王司馬瑋先殺死了司馬亮和衛瓘,可是隨後又被賈南風以矯詔擅殺朝廷大臣為名連夜誅滅,洛陽權臣就此全部歸天。

有意思的是,雖然首都動亂不斷,西晉的總體政局,卻沒有因此不穩,實際上,以名臣張華為首的一批司馬炎留下來的大臣,還是盡力在維持著西晉的政局,而司馬家的各位王爺,也繼續容忍著賈南風的胡作非為,因為司馬衷還有一個早先和宮女生的兒子司馬遹。司馬遹非常受司馬炎喜愛,據說有一次洛陽城某處起火,火勢很大,司馬炎就帶著司馬遹登上高臺去看,可是到了地方,司馬遹就拉著爺爺往暗處走,司馬炎很奇怪,就問孫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司馬遹就說,爺爺是一國之主,深夜出現在有明火的高處,難保不會有賊人趁機暗箭刺殺。司馬炎聽了大為感慨,某種意義上來說,司馬衷之所以能穩坐太子位,和兒子司馬遹有一定關係。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三國全面戰爭》中的司馬穎和司馬冏

而群臣和宗室不動賈南風的一個重要理由,正是現在是太子的司馬遹,他們相信,雖然司馬衷智力有問題,但是等到司馬遹繼位,局勢就會大為好轉了。而且,賈南風的母親郭槐,死前也告誡賈南風,一定要保住太子司馬遹。可惜,賈充的外孫,此時承襲他的爵位,同時改姓賈的賈謐,因為年齡相仿,經常和太子在一起,偏偏有一次兩個人下棋,有了爭執,賈謐仗著賈南風的威風,居然出口謾罵,旁邊的觀棋的成都王司馬穎聽不下去了,於是出口訓斥,皇太子是一國儲君,賈謐你怎麼敢這樣無禮!賈謐被訓得沒了脾氣,居然跑出去找賈南風告狀,於是成都王司馬穎就被貶到鄴城一帶駐防去了。

這件事給賈南風留下了心結,而之後,太子司馬遹和賈謐的矛盾更深了,原來,兩人都娶了大臣王衍的女兒,可是,賈謐取得長女貌美如花,可太子取的小女兒就非常一般。剛好賈謐因為下棋這件事得罪了司馬遹,新仇舊怨,於是司馬遹對著身邊人大倒苦水,痛罵賈謐。因此,賈南風等到了母親一去世,就決定對太子動手。她一天夜裡以司馬衷的名義要求太子來拜見皇帝,等司馬遹到了後,又安排他住到其它房間,同時讓宮女上美酒,把司馬遹灌醉,可惜司馬遹酒醉之下,稀裡糊塗地被引導抄寫了兩頁紙,這兩頁紙,就是賈南風準備好的逼宮書。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司馬遹的死同時也讓賈南風的命運到了頭

之後,賈南風以太子企圖逼宮為理由,頂著滿朝文武的壓力,把司馬遹給廢了。司馬遹被廢,但並沒有死,而是被軟禁了起來,此時西晉群臣雖然十分不滿,但是司馬遹活著,他們的希望還在。可是賈南風沒有看出這一點,她不知道,太子和她的命運是在一起的,居然還讓手下斷了太子的飲食,想把他活活餓死,可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也沒有動靜,後來才明白有人給太子偷偷送東西吃,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派人去給太子送下了毒藥的東西。司馬遹早有防備,謝絕了這些東西,可賈南風的手下十分生猛,居然試圖逼著太子吃,司馬遹藉口上廁所,結果,居然被人追著入廁,用藥杵給活活打死了。

司馬遹死了,西晉宗室的耐心也到了盡頭,其中,尤其以趙王司馬倫為代表。其實司馬倫早知道太子會被暗殺,開始也試圖阻止,但是手下人卻建議他等到太子已死,賈南風人心淨失時再動手,果不其然,等到太子已死,司馬倫立即舉兵,洛陽城內居然一致響應,賈南風最後被囚禁,然後毒死,賈家也遭到滅族。

為逃避出征,西晉開國功臣苦心成國丈,不料卻成為滅國導火索

賈南風的亂政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爆發

賈南風這個過去的荒唐太子妃、現在的皇后死了,但是她掀起的亂局,已經止不住了。誅殺的的司馬倫是個野心家,很快便自立為帝,引來了齊王司馬冏和成都王司馬穎的大軍討伐,政變由首都蔓延到了全國各地,隨後,長沙王司馬乂、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先後捲入風波之中,更可怕的是,就在司馬氏諸王內亂時,西晉各地也跟著爆發叛亂,而原本歸附晉朝的鮮卑人和匈奴人也趁機開始壯大自己的勢力。

就這樣,在長達十五年的“八王之亂”後,國力飽受摧殘的西晉王朝最終亡於匈奴漢國之手,諷刺的是,這時候距離司馬炎稱帝,不過才過去了51年。此後,華夏大地進入了兵戈不息、戰火紛飛、長達265年的大分裂時期。到這時,又有誰能知道,這麼多苦難的導火索,居然是一個大臣不想出徵,而把自己女兒推為太子妃呢?歷史,就是這樣充滿著冷幽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