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阜新:從以煤為本到以才興業

原標題:——阜新市新邱區探索資源型城區創新轉型發展道路紀實

一條原本運煤的鐵路,思路一變,成為背靠蒙俄、面朝大海的“一帶一路”大通道;廢棄礦坑原本是一道“地球傷疤”,卻利用獨特地貌建成國內獨一無二的越野賽道……

阜新市新邱區作為有百年曆史的獨立工礦區,肩負轉型先導區重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邱區通過深入實施“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創新驅動、改革推進”四大工程,探索出人才與產業精準對接,轉型振興與生態治理融合互促的發展路徑,完成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因煤而建到因才而興的華麗轉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提質升級,為資源型城區創新轉型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打造新時代愚公精神

2018年年底,隨著10家煤礦關閉退出,新邱區121年的煤炭採掘史畫上句號。

如何擺脫礦竭城衰的宿命?如何破除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找到接續產業的主攻方向?百年開採留下的長5公里、寬3公里的礦坑,以及佔地7平方公里的兩座矸石山,如同橫亙在轉型振興道路上的“王屋”“太行”二山,新時代的“愚公”又在哪裡?

新邱區委書記趙巍說,獨立工礦區轉型振興是世界性難題,沒有現成經驗可循,照抄照搬、按部就班都不行。唯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用擔當詮釋初心,用實幹踐行使命。當局者不能迷,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和定力,帶領全區幹部群眾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

新邱區委以黨建為引領,從百年優秀歷史文化中提煉出“有夢想、重實幹、不畏難、樹正氣、勇擔當”的新時代愚公精神。

新時代愚公紮根矸石山下。天合環保建築材料廠探索出“製坯不用土、燒磚不用煤、造紙不排水、發電靠餘熱”的循環經濟新模式。在這家企業的帶動下,15戶新型建材企業年消耗煤矸石500萬噸,噴煙冒火、汙染環境的矸石山升級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資源。

新時代愚公奮戰在露天礦廢棄礦坑內。僅用63天就完成國標賽道建設,今年6月,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在此揭幕,沉寂已久的礦山馬達轟鳴、人如潮湧,上演著“速度與激情”。

新時代愚公巡邏在小區每個角落。新邱區委創造性地將黨建與應急救援相結合,在河匯小區成立全省首個應急救援先鋒服務站。小到井蓋子,大到緊急救治,黨員志願者晝夜巡邏,成為居民生命財產的保護神。

新時代愚公奔波在擘畫美好藍圖的路上。7月13日,由新邱區、阜新海關、阜新市發改委等組成的聯合調研組,沿巴新鐵路抵達終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旗。調研組此行醞釀著一盤大棋局:把巴新鐵路向北延伸連接二連浩特口岸。憑藉起點先機,新邱區規劃建設綜合保稅區,向南連通盤錦港、錦州港,向北直達蒙古國和俄羅斯。

思路一變天地寬,巴新鐵路將由運煤專線升級為遼蒙俄運輸大通道,新邱由此將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區。

人才成為轉型振興“第一動力”

2017年,養了20多年驢的程露海遇到了難題:產品和市場連遇瓶頸,規模和效益雙雙“卡殼”。經區裡牽線搭橋,省畜牧獸醫學會專家一番把脈問診,幫老程順利渡過難關。

這件“小事”讓新邱區認識到人才是轉型振興的“第一動力”,並催生出我省首個創新驅動助力示範區和全省人才管理試驗區建設試點。

新邱區以“兩區”建設為契機,將黨委人才工作的“組織優勢”與科協組織智力“資源優勢”有機結合,讓各路英才齊聚新邱,高端人才與產業升級精準對接,創新驅動與轉型升級完美結合。

自打一個省級學會工作站和兩個省級專家工作站落戶後,老程的養殖場“往來有博士,談笑有專家”,並直接促成“育繁推”一體化示範項目,達產後能帶動千餘農戶致富。

新邱區還將廢棄礦坑生態修復、資源綜合利用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整體謀劃,變廢為寶,同時產城融合、社會治理、生態建設等都呈現全面升級的態勢。露天礦坑先被改造成賽道,又以政企合作方式建設“百年賽道城”,以賽興產,以產塑城,用“賽事經濟鏈”取代“煤炭產業鏈”。

在省科協上百個學會、上萬名專家強力支撐下,各行各業有所呼,專家有所應。“五家紅”大棗酒、“農耕部落”黑豆油等新產品備受市場青睞,文旅產業、環保產業蓬勃發展。

由傳統思維向現代思維轉變

短板變長板,垃圾變資源。每個看似微小的創新可能會帶來顛覆式變革。新邱區引導黨員幹部由傳統思維向現代思維轉變,倡導創新為本、知行合一。

“三供一業”除了水、電、熱改造,還能做什麼?新邱區邀請專家結合地域特色文化啟動城市色彩與景觀規劃,依託住宅樓外立面完成紅色文化、礦山文化、賽車文化等十個主題廣場,昔日灰濛濛的天際線增添了亮麗色彩。

行道樹栽了死,死了又栽,城區管理如何走出怪圈?新邱區推行城鄉環境一體化長效管理改革,推動公共服務市場化供給、市場化運營,把精細化管理延伸到每個角落。喬灌木錯落有致、各色花朵爭奇鬥豔、新穎的彩燈流光溢彩,改革讓這座城既有“顏值”更具“內涵”,昔日獨立工礦區的“黑色印象”轉變為“綠色主題”。

今年盛夏,長營子鎮大崗崗村上百公頃向陽花競相綻放,連綿花海讓這裡成為“網紅打卡地”。從玉米到油葵,在傳統農業邁出向觀光農業升級的第一步後,新邱區引導投資方遼寧查海酒業試種薰衣草,提前佈局效益更高的芳香產業。

區域自發的需求側改革與科協組織的供給側改革形成共振,加速了科技向生產力的轉化進程。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的遼寧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廠區提質擴模項目開工,全力打造北方地區新能源裝備製造業領軍企業。在百年賽道城項目牽動下,與中國一汽合作打造紅旗小鎮;與華東交通大學聯合創辦阜新通用地勤學院;阜新商用航天大數據中心簽約落地,集聚5G、人工智能、超算、天基互聯網等,讓新邱昂首挺進現代科技前沿。

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到新邱區實地調研露天礦綜合治理和獨立工礦區改造經驗。7月12日,在全國生態環境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培訓班上,《產業先行、政企合作、探索礦山生態修復新邱模式》成為範例,獲得與會領導、專家廣泛認可。未來,新邱區將進一步弘揚新時代愚公精神,繼續推進54個礦山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建設,讓廢棄礦山也成為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