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算起,中國進行了八年抗戰,戰爭勝利了,讓哪支部隊接受日本投降都是巨大的榮譽,但是有一支部隊卻見證兩次日軍投降,也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這個部隊就是新6軍。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麥克阿瑟以遠東盟軍總司令的名義規定:盟軍各戰區由戰區最高統帥受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命令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為代表接受受降,並確定芷江和南京都為接洽受降地點。從時間上來講,芷江受降在前,南京受降在後。

對於日本在南京的受降的安排,何應欽傾向於讓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部隊接受受降並接收南京。但是接替史迪威的美國軍事顧問魏德邁向蔣介石進言道: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日本現在還很囂張,他並不認為他們失敗了,到南京去受降,部隊應該有威懾力量。現在中國軍隊中最有威懾力的是新六軍和新一軍。新一軍還沒回國,新六軍就在芷江空軍基地,到南京幾個鐘頭就行了,應該讓新六軍去!

中日兩國雖然交戰多年,日本也戰敗了,但是日本人認為是被美國打敗了,從心裡還是不太瞧得上武器裝備簡陋的中國軍隊,而事實上由於美國的直接參戰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尤其是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將日本人打怕了,他們不知道美國還有多少原子彈。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聽了魏德邁的話,蔣介石認為很有道理,其實從心理上來講,即使新1軍回國了,蔣介石也還是傾向讓新6軍接受日本投降,因為新6軍軍長廖耀湘是黃埔軍校畢業的,是蔣介石的得力干將,而新1軍軍長孫立人並非蔣介石的嫡系。於是,蔣介石親自點名廖耀湘率部隊擔任芷江和南京受降任務。

芷江是湖南懷化的一個邊陲小城,也是“國統區”的戰略要地,國民黨的陸、空軍司令部,美空軍司令部,以及中美聯絡司令部和中美空軍聯隊,都先後設在這裡。侵華日軍曾經計劃爭奪芷江空軍基地,進而攻擊四川大後方,日軍進攻芷江後,芷江保衛戰打響了。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芷江保衛戰”中的中國軍隊戰鬥力極強,不但軍械得到盟軍的援助,戰術能力和士兵士氣都得到很大的提升。1945 年 6 月,廖耀湘的新六軍奉命空運湖南芷江,作為總預備隊,同時擔任保衛芷江機場的重任。

戰前,廖耀湘曾摩拳擦掌,誓將日軍殲滅於雪峰山,為在印緬戰場犧牲的將士報仇!不想雪峰山會戰尚未結束,新六軍還未派上用場,戰鬥以我方7700名將士壯烈殉國,擊斃日軍12000多人,傷敵23000多人結束。這場戰役的勝利,加速了日軍投降的進程。日本8 月15日本就已投降。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1945年8月18日下午4時,受降典禮正式在芷江七里橋開始。會場原為空軍第五、第六隊俱樂部,會場內右邊掛著孫中山半身遺像與國民黨黨旗,兩邊貼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標語。會場內政要、士兵、中外記者140多人,早已等候在會談廳的另一端了。何應欽宣讀受降命令,整個過程歷時1小時17分鐘。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交出了日軍在華兵力部署圖,並在“中字第一號備忘錄”上簽字。觀禮人群為之歡呼。

六天後,廖耀湘又率新六軍由芷江飛往南京,進行正式受降和接收的準備工作。廖和新六軍的抗戰功勞顯赫,至此成為了國共合作抗日戰爭勝利之時,見證並保證日本順利受降,保障中國抗戰勝利順利實施的重要見證者之一。新六軍也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蔣介石的得力干將,他的部隊成為唯一見證兩次日軍投降的中國部隊

天擇:廖耀湘作為抗日名將,為中國民族的反侵略事業做出了貢獻,永遠值後人去尊敬和紀念。將領永遠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只有戰場上打出來的將領才是真正的虎將與悍將。

在抗戰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其中王樹增的《抗日戰爭》很值得我們去學習,關於抗日戰爭的很多疑惑在裡面都可以找到答案。王樹增作為我國最權威的軍史專家,其《抗日戰爭》以大量的資料和史實向讀者全方位展示了抗日戰爭,歷史可以告訴未來,通過讀這本書,相信你不僅可以瞭解歷史,還可以洗滌你的心靈,找準人生的方向。

本書非常實惠,需要購買的讀者,請點擊下方橫欄。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