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師座,不好了!鬼子攻過來了!”

1944年7月21日拂曉,一名聲色慌張的哨兵,突然衝進設在衡陽市郊的第151師師部。聽聞此事,原本端坐在書桌後的將軍當即起身。在他的命令下,師直屬特務連的官兵立刻進入戰鬥狀態。隨後,他不顧一票參謀的勸阻,跨上衛兵備好的戰馬,舉起馬刀詢問哨兵:“日寇從哪個方向殺過來了?”

哨兵的手剛剛舉起。一發發炮彈就落在了師部周遭。肉眼,已經能看到血紅的膏藥旗在空中飛揚。此刻,將官的眼中滿是怒火。不待他下令,特務連的士兵們便紛紛衝上前去,與來犯的日寇展開殊死拼殺。

一馬當先、殺入敵陣中的將軍不斷地揮舞著馬刀,砍翻了好幾個日寇。混戰之際,一梭機槍子彈擊中了將官的坐騎。馬兒悲鳴著倒下,但將軍仍跌跌撞撞地爬了起來,試圖繼續領兵衝鋒。又是一梭子子彈射來,將軍的左手頓時血流如注。但他仍如磐石一般屹立不倒。面對著日寇的槍口,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怒目圓睜、聲嘶力竭地喊道:“弟兄們,寧可戰死沙場,也絕不做倭奴俘虜!為了同胞的自由!殺!!”

日寇扣動了扳機,滿身是血的將軍倒下了。這位被第7戰區司令官餘漢謀親自治喪,並被新中國評定烈士的血性將軍,名叫餘子武。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餘子武將軍腳踏馬鐙,身背步槍,手持馬刀於鏡頭前,英姿勃發

餘子武生於廣東臺山三八祜鄉李園社的一戶人家,早年間曾在北平大學法學院就讀。1925年,隨著“留洋熱”的興起,餘子武也在家人的支持下,東渡日本,進入東京政法大學就讀。然而,留學期間的餘子武卻對軍閥混戰、命運多舛的祖國心存憂慮。為實現兒時的報國理想,餘子武於1926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0期,攻讀騎兵科。3年後,這位在班上一度被歧視的國人,以全科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甚至連瞧不起他的日本教官都對他的刻苦、勤奮讚賞有加。

回國後的餘子武,毅然選擇參軍。他用從日本人那裡學來的知識本領,先後在淞滬、南京保衛戰中給予侵略者迎頭痛擊。1939年7月,餘子武當上了第62軍151師少將參謀長,並於1943年6月成為該師副師長。作為一名曾經留日的人才,上級還將他安排去印度,參加由美國陸軍開設的高級將領訓練班。學成歸來後,這位混通美日戰術的精英,再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中國軍人絕不是日寇所能鄙夷的!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餘將軍與其母親、妻兒的合照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1940年11月,身著西式禮服的餘將軍。此時他仍未被上級所重用,一直留任後方,難上前線

1944年6月,日軍連克武漢、長沙等地,隨後又氣勢洶洶地撲向衡陽城,妄圖一舉殺到重慶,結束在中國戰場的僵局。面對如此危局,中方決意在衡陽城下給予來犯之敵一記重拳,砸爛他們在湘桂線上橫行四方的“利爪”。6月14日,身為副師長的餘子武,隨151師入湘護土。當時,餘將軍正值大病初癒,身體極為虛弱。但他還是不顧虛弱的身體,仍在戰馬上四處顛簸,討伐日寇。

7月5日,第151師於獅子嶺、五里牌(以下地名皆位於由衡陽代管的耒陽市內)一帶與佔據白鶴鋪的日寇爆發激戰,以巨大傷亡殲敵600餘人。4日後,第151師奉命與第157師合力,向著圍攻衡陽的日寇發起正面攻勢。在衡陽西站,第151師與日寇血戰數日,殲敵數千人,其中還包括日寇聯隊長——爾和少將。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衡陽保衛戰期間,由戰地記者拍攝的中方守軍陣地。官兵在這些用土塊、木頭臨時搭建的簡陋工事中奮勇殺敵,最終使衡陽成為了“中國的斯大林格勒”】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衡陽戰役,在第62集團軍157步兵師469團內擔任一名機槍手的老兵吳作文。吳作文生於1923年,1943年入伍,現居廣東雲浮(2015年資料照)】

餘將軍犧牲後,第62軍軍長黃濤不禁失聲痛哭。這位鐵血男兒當即下令,懸賞5萬大洋,派遣敢死隊深入日寇佔領區,定將師長的遺骸尋回。不見師長頭顱,不準回營收兵!

一番招募後,7名挑選出來的勇士,在倖存士兵的引導下,藉助夜幕潛入敵陣,在已是一片焦土的戰場上,找到了餘將軍的屍首。

為能讓將軍魂歸故里,第7戰區司令餘漢謀親自下令,派專人護送其忠骨,經由桂林運回粵北,還專門為其撰寫墓表,厚葬於曲江縣馬壩南郊的白芒山麓。

據餘將軍後人回憶,1944年7月26日,他所寫的最後一封家書輾轉多時後寄到。信中,既有感嘆:“長沙失守後,我軍到湖南後卻未曾遇敵。但多城卻已落入敵手,百姓爭相逃難者不計其數,屬實可悲”;也有叮囑:“此番逃難之中,最要緊的當屬食飯,其他則儘量省錢”。在信的背面,還有擔憂:“我行止未定,故未將通信地址告你。波又及”,催人淚下。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餘子武將軍的家書,正文則寫於紅色方格紙上

衡陽保衛戰,師長大刀砍日軍,中彈血流如注,戰區司令治喪

廣東韶關南郊白芒山麓,餘子武將軍之墓

後來擔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的凌子謙先生,聽聞餘將軍的事蹟後,賦七言絕句一首:“一自從戎許國盛,八年苦戰抗倭軍。九州已見中興日,共表先生為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