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藏地明珠——巴鬆措的歷史與傳說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措高”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

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積達6千多畝,位於距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裡,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

巴松措景區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蹟、名勝古剎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彙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距岸邊大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扎西島,傳說該島是“空心島”,即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

雖然只是個傳說,卻讓人覺得蔚為神奇,你到島上也不妨試試在島的某些地方跺跺腳,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覺。

島上有唐代的建築“錯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一說始建於唐代,距今1500多年。另一說,於公元14世中葉,由寧瑪派著名高僧桑傑林巴主持興建。

據記載,到松贊干布(617-650)時,藏族文化才有顯著發展。佛教也從他這時候開始進入西藏。

由此推之,錯宗寺不可能有1500多年的歷史。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錯宗寺為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殿內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連理樹,春天時,桃花與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措湖南岸一處小溪邊,還有一充滿神奇傳說的“求子洞”。

傳說這個小洞曾被蓮花生大師加持過,來此求子甚為靈驗。湖西北還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鑽過的洞,據說能鑽此洞可消災除病。離此不遠的沙灘上,還有“蓮花生修行洞”。

湖西岸有“格薩爾王試箭處”,據說在每年的藏曆四月十五日那天,會在碧藍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線長出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當地人盛傳那是獻給格薩爾王的一條巨大的白色哈達。

錯宗寺之聞名,緣於它的鎮寺之寶,一塊蓋有吐蕃藏王松贊干布印章的布片。

上面寫著:經數朝代保存,由吐蕃王赤松德贊親手轉送給古茹大師的一件極為重要的伏藏(伏藏指的是從地下發挖出的佛教經文)。

此物通長約30釐米,通寬25.4釐米,共有三幅印章,四行三段獨立藏文。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蓋有吐蕃藏王松贊干布印章的布片

工布江達縣文物普查記錄,“質地黑紗布,內容:年扎尼瑪書寫松贊干布口諭給錯宗寺古如喇嘛,並贈送蓮花生大師手臂之一為錯宗寺住持之權用。藏文銘文缺失部分無法辨解,銘文右下角為林周一帶姓名為丹增的落款,具體意義無法理解。”

登記時間:2014年8月26日,斷定其年代

“吐蕃王朝約(629~760)”

被錯宗寺譽為稀世珍寶的布片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西藏大學藏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次旦扎西先生認為,“印章為梵文,暫不可考,其下藏文意為‘這枚古茹喇嘛的印章,原為松贊干布所有,後經發掘由赤松德贊相送’,後兩行藏文分別為年贊尼瑪、仙潘旦增,旁分別有兩圖章。”

“古茹喇嘛”蓮花生大師是藏傳佛教的始祖,後經查閱相關資料,“年贊尼瑪”、“仙潘旦增”均為人名,曾系主持或管理錯宗寺的高僧大德之一。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此處,至少為我們提供了兩個信息:

一是該寺的歷史可能早於公元14世紀;

二是與伏藏文化有關。

據藏文史料記載,昔日蓮花生的妃子“益西措傑”去西南羅剎國時,對所經過的聖地讚美道:“上部阿里有名聲遠揚的岡底斯山、拉其山和曲巴爾,下部有加拉、波東、剛熱、森當等地,中部有特別加持過的三岩石錯宗達布、多欽等雪山環抱的山岩美景”。

“三巖錯宗達布”指的就是現在的巴松措和錯宗寺。

“贊普將王妃卡茜薩措傑作為灌頂的報籌獻給了蓮花生”,可知蓮花生跟此地淵緣深厚。

“巴松措”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三巖湖”。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巴松措第一巖即拉札,其全稱是“嘎雅米堆拉益札(藏語意為永恆不變的神巖)”。

《拉巴岩石山海志》記載:此地是觀世音菩薩在人間的道場。

早在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在征服藏北的群魔時,有一個魔力無邊的惡鬼熱嘎逃往工布方向,當追殺到今日拉巴雪山跟前時,便發現一座冰川擋住了去路。於是他使符唸咒,把三節藤杖拋向天空。不一會兒天崩地裂,冰雪融化,發現觀世音菩薩在拉巴神宮巖修行,就這樣打開了第一巖之門。

巴松措第二巖即多吉札。

據說,當年蓮花生從拉札,騎著一隻全身雪白而不帶韁繩的老虎,從空中緩緩降落到多吉札山根草坪上,發現金剛手在此修行。於是,就在此修行了六年,該地於是便叫漫當立龍多吉札

巴松措第三巖即贊給札。

傳說,蓮花生到此發現文殊菩薩在修行,受文殊指點後,蓮花生直奔厲妖湖並將之改名為巴松措。

王妃益西措傑、古茹仁波切蓮花生

均屬赤松德贊(755~797年)時期的人物。

由此推之,巴松措和錯宗寺的地名至少有1200餘年的歷史。

至於前文提及蓋有松贊干布印章的布片,《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中亦有類似記載,“藏文史料中竭力渲染松贊干布奉佛建寺,那是後來西藏佛教徒想借名王以自重的伎倆。”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西藏佛教各派的區分,是由於它們所傳承、修持的密法彼此不同而區分的。

錯宗寺為寧瑪派寺廟,“寧瑪”一詞有“古”和“舊”兩義。

“古”而言,指他們的教法是由8世紀入藏的蓮花生大師所傳,比其他各派起源要早300多年。

“舊”是指該派所遵信、傳承的主要密教典籍,據說由蓮花生、無垢友等印僧和毗盧遮那、娘定埃增、桑波等藏僧翻譯傳承下來的,都屬於“舊密咒”。

“伏藏”則是寧瑪派的又一大特徵,指的是8、9世紀蓮花生等人為了把密法藏之名山、傳之後人,才把寫好的東西埋在地下,或放在巖洞中,經過幾百年,才又由人發掘出來。

錯宗寺所在的湖心島上,處處是傳說,其中“岩石上還可以見到菩薩提解脫梯,自現的《甘珠爾》和《丹珠爾》經卷,經中藏有無數能開啟伏藏的鑰匙。”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錯宗寺帶有明顯的寧瑪派特徵,殿中主供神為“古茹神”,即蓮花生大師,由著名伏藏大師桑傑林巴親自塑造。

寺內供奉有師君三尊,即親師靜命(寂護)、軌範師蓮花生、法王赤松德贊,另外還有古夏日觀音像、三怙主像、五部佛陀像、多聞天王像、龍女措達措墨等像,殿內壁畫中繪有二勝六莊嚴、大成就甘丹尼達增、大成就唐東傑布、吉尊米拉熱巴等諸多神像。

左右壁畫繪製有五種性佛,男女護法神、四大天王像等。廟中還有:伏魔塔、伏龍塔、錯宗活佛靈塔等。由於四面環水,錯宗寺也就成為一座克火克水的寺廟。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梗舞”也稱“梗羌姆”,是“羌姆”舞的一種,成為錯宗寺的獨特文化之一。“羌姆”(跳神)是七世紀佛教傳入西藏,與當地“苯”教的對立鬥爭中形成的。

在佛教西藏化過程中,蓮花生採西藏土風舞與佛教內容結合開創了一種驅鬼逐邪的寺廟宗教舞蹈,經相繼改進、規範,逐步演變傳播,形成後世喇嘛寺院的跳神。“梗羌姆”中的“梗”即神的使者或傭人。

錯宗寺“梗羌姆”平時不能隨意表演,有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一般在每隔3年的藏曆十五進行,地點在錯高村的多熱(大院)或“羌姆熱”(舞場),表演時間1天。

據考證,錯宗寺“梗羌姆”從米林縣流傳而來,為“恰納寺”還俗僧人所授。

表演人數無嚴格規定,大致有十七八人。“亞索”一名,代表“國王”。“娜扎” 兩名,代表傭人。三人均為男性,且必不可少。

其中“娜扎”戴用布或氆氌做的面具,“崗堆”戴木製面具。三人無正規的表演和動作,為即興表演,所以擔任崗堆的演員必須是會說、能唱、能跳,而且有一定的即興啞劇表演才能。

“梗羌舞”的基本特點是穩健大方,歡快熱烈。基本步伐是“平步走”、“抬腳跳步”、“跨腿轉”、“反跨轉”、“吸腿轉”等。錯宗“梗羌舞”的另一特點是,表演者全為當地老百姓(其他寺廟則全由僧人表演),而服裝、道具則由寺廟提供,結束後交還寺廟。

藏地明珠——巴松措的歷史與傳說

據考證,生殖崇拜最初源於西藏母系氏族社會,人們最初對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發展到對男女交媾及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常見的生殖器用石或木製成,還有家裡把石制的男女生殖器放在箱子底,一是用來辟邪之用;二是表示子孫萬代。

其器物製作及安放儀式均表現出強烈的崇拜感情,蘊含了“人丁興旺”的寓意祈望。

但在寺廟門前供奉生殖器唯有錯宗寺與喇嘛嶺寺,二寺均為寧瑪派寺廟,而寧瑪派與苯教相似。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萬物,祈福禳災、驅鬼降神等為主要活動。寧瑪派實際上是早期傳入的密教吸收大量苯教形式內容的教派。

基於以上原因,錯宗寺存在生殖崇拜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