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如何在25歲就擁有50歲的洞見力?

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富有洞見力的人總是能夠深入全面、具有批判性思維地看問題。而筆者告訴我們想要具備洞見力並沒想象中那麼難。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我們可能都遇到些年紀輕輕就富有洞見力的人,這些年輕人思考問題深刻全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對事物的判斷極其準確。這種人,人生註定不平凡。

如果要你回答這些年輕人如何做到這點的?

我想絕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會是“聰明”甚至是“與生俱來的的先天能力”。

但是,要是我告訴你這些都與聰明、天賦無關,你大概率會對我嗤之以鼻。

那麼,在這裡我給你出道題。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請給出你的答案。

如果你的答案是C,那麼恭喜你,你跟研究實驗中的80%的人一樣,都是錯誤的,且這些人當中不乏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材生。

這道題只要我們認真考量一下,就會發現無論小雅已婚與否,都會是一個已婚人士正在看著未婚人士,因此正確的答案應該是A。

那為什麼這些極其聰慧的天之驕子會顯得如此沒有洞見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認識到,人的大腦實際上是由雙系統驅動的。

  • 系統1主導我們的直覺、經驗,情緒、思考快速喜歡走捷徑;
  • 系統2主導我們的理性、規劃能力、深度思考等能力,特點是慢但不容易出錯;

回顧到我們以上的問題,80%的人之所以錯誤,正是因為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用的是系統1,只看表面信息,不對已知的信息進行思考推論的快速給出答案,而那20%的人思考緩慢,但做出了正確的答案,數據顯示,這群人的智商與答對題不存在相關性。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洞見力與聰明度無關,而是與思考模式有關,更準確的說是與系統2有關。

因為系統2主導大腦的深度思考能力,這是打開洞見力大門的鑰匙,是一輩子只看到表面信息的人而得不到的鑰匙。

且,有一點很明確的是,系統2也與天賦無關,系統2的最終效率如何,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來獲得提升,而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假以時日,你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富有洞見力的人。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做到這一點:

1. 避免“無人駕駛”模式

再來說我們做什麼之前,我們首先來說下,應該不做什麼。

而這個不做,就是慎用我們的系統1。

系統1的特點剛才已經說過了,本質上它是一種無意識的自動加工模式,是大腦處理刺激時依賴記憶、經驗做出的自動化反應,通俗點講就是不過腦子。有些時候這個模式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特別是在熟悉的環境中,這種思考模式往往能快速的給出準確的答案。

比如,某個功能出現問題,經驗老道的程序員立刻能判斷出問題的所在。

這些都是經驗式的思考模式。

但是,這種思考模式,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極其不適用,因為無法對新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反應,且還會經常掉入被人精心設計的套路中。

比如,某家奶茶店,安排一大波人在店前排隊,目的就是吸引你過去,因為您看到人多就會認為這家東西肯定不錯,也想去嘗試一下。

因為,在你的經驗中人多=好東西,是長久以來不斷被證明是對的,但被熟知此思考模式的人所利用,你就只剩下被操控的份了。

再者, 不少老闆還在用工業思維去管理90後的員工。比如,通過強制性、不合理的加班要求來提升工作效率和產出。這在過去是被證明有效的,因為標準化的生產方式,時長的增加產出就會增多,員工也會擔心丟掉工作而順從老闆的要求。但是,現在不同了,很多企業依靠的是個人創造力,時長的增加並不能提高效率和產出,同時員工也不怕丟掉工作,因為社會上相同的崗位供給太多了。

顯然,過去的經驗式思考模式已經無法應對新的變化了。

那麼,這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新的改變。

那就是善用我們的系統2。

系統2的特點是慢,因為需要有意識的去調動認知資源去抽象、模擬,推論,整個過程大腦的認知負擔是很重的,但最後可能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正確的答案。

那麼,要在日常生活中善用系統2,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進行刻意練習,因為,當你有意識的做到這點,你最終才有可能比絕大多數人顯得更有洞見。

比如,我再給你出一道題,請認真思考一下: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這道題和最開始的思考題是一樣的,只要認真考量一下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特別是在剛才的提醒下,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但是,如果沒有任何的提示下,很多人的答案都是0.1美元。

可見,系統2才是洞見力的扳機,它需要有意識的利用這種加工模式去處理各種信息,當我們有了這種思維傾向之後,我們對待任何信息才能做到深度思考,而不是隻看到表象,人云亦云,且總是得出一些膚淺的結論。

而有了這種思維傾向之後,我們再利用各種思考技巧去深度思考,讓自己看問題能抓到重點、能深刻全面的透徹問題,能準確的判斷事物。

2.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摩爾多瓦為什麼討厭中國?”

請問,當你看到這個議題腦海裡是假定摩爾多瓦討厭中國了,還是後退一步想摩爾多瓦是不是討厭中國?

如果你看到這個議題是假定摩爾多瓦討厭中國了,那麼你已經陷入提問者的焦點假設中了,這樣你可就要警惕了。

因為,人天生就有對給定表達方式的被動接受。

提問者已經假定摩爾多瓦討厭中國了,而你看到後不假思索的接受摩爾多瓦討厭中國的焦點假設了。

接下來別人再提供些煽情的論據,就非常容易被你所接受,因為你的大腦已經認為摩爾多瓦討厭中國,此刻這些言論都是你想要求真的論據,因為人,只想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而這樣的被動接受方式極其危險。因為,你將只會人云亦云。別人說,XXX不能吃,因為會引起癌症,然後你就被動接受這個論斷了。

而要做到有效的洞見力。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有對一切事物進行批判的勇氣。

對事物的批判,先從“是不是”開始。

比如,“摩爾多瓦為什麼討厭中國?”,這時候你需要先問摩爾多瓦到底“是不是”討厭中國?

這時你就能跳出TA給你的焦點假設中,從而去分析判斷“摩爾多瓦是不是討厭中國“,這個討厭的定義是怎麼來的?提供的論據合不合理,充不充分、有沒有謬誤等等。

有了“是不是”的提問方式,你就能抓到問題的重點,而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而不斷地逼問“為什麼”則是在深挖事物的本質。

比如,一名產品經理看到用戶說“我要減肥”。

  • 低階的產品經理可能直接給出節食、運動等解決方案。
  • 而高階產品經理則會根據用戶畫像,不斷逼問“為什麼”去尋找需求的本質,最終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這個例子中,高階的產品經理通過不斷逼問“為什麼”的方式最終發現用戶的需求本質是想找個女朋友結婚。那麼對用戶來說減肥可能就無法解決以結婚為目的的需求了,而房子、車子才是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了。

這個例子未必有多嚴謹,權當拋磚引玉給大家介紹通過不斷逼問“為什麼”來探尋事物的本質,在過程中利用常識和邏輯穿針引線、撥雲見日去觸達最本質的東西,從而獲得比他人更深刻的認知。

綜上,這兩種批判性逼問法,一個能讓你抓到問題的重點,一個能讓你觸達問題的本質,通過刻意練習的方式讓自己養成習慣,假以時日,當別人還在留戀表面信息的時候,你總能得出最有洞見的見解,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

3. 全局思維

當你學會深挖事物的本質之後,你已經擁有了單點突破的能力,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有全面性的思考,因為,這會讓你透徹事物的全部面貌,從而掌握整個局面,對問題找到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能花小錢辦大事。

比如,老闆跟你說,“小張啊,最近要出一篇10W+的文章讓甲方看看,好多收他們點廣告費啊。”

小張:老闆,我們公眾號只有幾千上萬的粉絲基數,10W+,短期之內臣妾做不到啊!

老闆:我不管我不顧,我就要多收廣告費。

第二天,小張提交了辭職信……

但是,如果小張想要嘗試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時候全局思維或許就能幫他找到槓桿,尋找到撬動10W+的點。

首先,文章是一個活動的總和,而文章的最終效果如何是多方面共同促進和影響的。

那麼,既然是活動的總和,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會拆解,首先把他拆解成一個流程。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當把文章的總和拆解成流程之後,我們就可以去借鑑同類競品在10W+的文章上每個節點是如何進行佈局操作的。

比如,當你分析足夠多的文章後發現,文章的閱讀量選題的影響權重佔比是最高的,而且好的選題往往有幾個影響因素,其他的每個節點也同樣如此,最終呈現出來可能是這樣的。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這時候,你發現影響選題的因素才是你真正需要去撬動的槓桿,你應該把精力集中在這個環節上去發力,把這環節做好了之後,再去其他節點上進行借鑑,評估自己能做到多少分,有沒有可能去完成這個10W+,基本你是瞭然於心的,而不再像剛開始一樣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了。

綜上,有了這種全局思維,拋開粉絲數的侷限性,你基本上就知道一篇文章的生產過程和最終影響到效果的因素了,跟競品對比之後,你知道那裡做得還不夠好,需要在哪個點上去發力了,最終你做事的效率一定是處於高水準的。

那麼,除了拆解文章的流程,我們還可以縱向的去拆解全局。

比如,一位微商說:最近生意不好啊,只賣了一點錢。

如果微商把銷售額當作她的生意指標,我們可以通過定量去拆解。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第一步把新老顧客的銷售額分層計算,再繼續往下拆,新顧客銷售額的影響因子有哪些,老顧客又有哪些?直到拆到不能拆為止。

OK,當我們把影響銷售額的整個全局拆解出來之後,我們再定量去評估,現在哪個環節不夠好?

  • 如果是老用戶復購率不行,說明用戶感受不到產品價值,那我們就需要去提高產品價值,不然整個商業模式走不遠。
  • 如果是新增用戶量少,那麼我們就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取新用戶了。
  • 而如果新用戶來了之後購買轉化率很低,可能就需要提高我們的話術、文案了。

通過這樣的全局拆解,我們可以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應該優先提高哪個環節,哪個環節的提升是性價比最高的,最終發力去撬動這個槓槓。

OK,有了這樣的全局思維,當別人只是看到銷售額不行,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的時候,你早已洞見全局,運籌帷幄,知道在哪裡發力,最終帶領團隊走正確的路一個個打贏局部的戰爭,贏得整場的勝利。

綜上,全局思維的核心思想就是學會拆解,把你想要得到的結果/指標,影響到結果/指標的因素全部拆解出來,可以是橫向的流程路徑也可以是縱向的影響因子,把他們全部鋪開,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4. 給自己創建一個反對者

當你習慣有意識的調用系統2進行深度思考,且對事物上有本質的挖掘慾望及行動,對事物進行拆解全面的把控,你還需要做到一點,這點如果做不到,你就很容易陷入自嗨,最終你所認為的洞見在別人眼裡可能都是笑話。

那到底是哪點呢?這點就是為自己創建一個反對者的角色,主要的功能是自檢理由和結論。

比如,你要向某家企業的經理銷售你家的產品。你會怎麼說?是不斷的吹噓你家的產品如何優秀牛逼嗎?

如果是,面臨失敗的可能性會很大。

為什麼?

因為,作為一家企業的經理,相比於產品帶來的收益,他可能更關心產品的價格,產品的潛在風險,會不會出錯,到時候老闆說我辦事不利怎麼辦,以及這件事能為我帶來多大的績效,讓我好在老闆面前邀功等等。

在相同的例子中,我見過太多的銷售、營銷、運營人犯了太多同樣的錯誤,包括我自己,我們都容易假設,只要把我所認為是對的東西不斷的說出來,就能打動對方。

實際上,很多時候別人只關心他想關心,而不是你認為他該關心的東西。

如果這時候,給自己創建一位反對者的角色,就能糾正自我偏見,從而讓自己的理由和結論更加貼近真實、客觀、準確。

比如,銷售剛開始假設,只要把產品的賣點說出來就能打動他,這時候,反對者就站出假設他不會聽,然後利用邏輯和常識進行推理,那邊的可能性最大?

其實,這時候,站在反對者的角色去看,就很容易發現自己的理由和結論是多麼千瘡百孔,經不起推敲。

有這樣的反對者角色,能避免我們犯很多常識性的錯誤,因為,人都是自我視角的動物,喜歡從我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從而產生很多偏見。

曾經有個例子。春天剛到,國外有位眼睛看不到的乞討者,在公園裡立個牌子,上面寫著“行行好吧,給我點錢吧”

然後有位詩人走過來,把上面的字給改成“春天到了,可惜我看不見。”之後收入立刻增加了無數倍。

如何在25岁就拥有50岁的洞见力?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乞討者從自我視角出發,假設路人看到牌子,再看到他這麼慘定會為他感到同情,繼而給出施捨。

實際上,路人此刻來到公園裡觀賞春天的景色,相比於乞討者的乞求,他更關心的是身邊的景色。

而詩人則是從路人的視角出發,從路人的感受去打動路人,讓他們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而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這位詩人來為我們糾正自我視角,我們只能自己創建一位反對者,自我糾正。

這樣很困難,因為自嗨的力量太大了,轉換反對者的視角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這是反人性的。

比如,當你躊躇滿志寫好了一個文案,覺得文案太優秀了,這樣的表達方式簡直是藝術,只要放出去,消費者立刻成為俘虜,結果到了市場檢驗之後,一點反饋也沒有。

這時候,你才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裡出錯了?最後,發現是自己太自嗨了,太自以為是了。

實際上,你不必等到失敗後才開始反思,應該在你假設別人成為你的俘虜的時候,就應該有另外一個聲音站出來說,我不會成為你的俘虜。

通過反對者角色,互相辯論,一個為真,一個為假的情況下,那邊可能性更大?讓我們的結論和理由更加真實、客觀、準確。

這是一種有效且科學的自我檢驗方式,能幫我們擺脫自我視角的引力,從對立面審視自己。

寫在最後

到了這裡,想必大家都已經瞭解了,想要比別人顯得更加有洞見(其實洞見這個詞也不是很好的概括,但我實在想不出其他詞彙了),一定要善於思考,再利用各種思考技巧,從而讓自己的見解更加本質、全面、準確。

而做到這點,你需要有一套系統化的思考模式。

  1. 避免系統1,善用系統2(避免無意識,進入深度思考模式)
  2.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抓住問題的重點,挖掘問題的本質)
  3. 全局思維(讓思考更加全面,把握全局)
  4. 給自己創建一位反對者(檢驗自己的理由和結論,讓理由和結論更加準確)

#專欄作家#

付永承,微信公眾號:kexueyingx,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行為經濟、消費心理,擅長營銷分析、戰略思考。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