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在少年鐵木真的相關歷史記載中,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他曾被泰赤兀部俘虜過。

據說,泰赤兀部的首領塔裡忽臺玩了一招釜底抽薪,收編了也速該許多老部下,把也速該一系逼得走投無路,最後居然連吃飯都成問題。做完這一切之後,塔裡忽臺又害怕鐵木真長大之後報仇,於是就率人把他抓了起來。

但他們抓獲鐵木真後,並沒有立刻處死他,而是下令每營輪流看守鐵木真一晚。在許多天之後,鐵木真抓住機會,打倒看管他的人之後逃亡,最終在赤老溫(蒙古開國四駿之一)一家的幫助下,最終逃脫昇天。

故事講完,我們來分析一番。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從血緣上看,鐵木真曾祖的曾祖,與塔裡忽臺曾祖的爺爺是同一個人。換言之,塔裡忽臺與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一輩,也有血緣關係,但這血緣關係實在是有點遠。

從現實中看,也速該和塔裡忽臺的關係還算不錯,雙方是合作關係,雙方的父輩和祖輩也有不錯的交情。

當然了,這種歷史淵源並不能阻止塔裡忽臺斬草除根。但在也速該去世之後,塔裡忽臺做得如此過分,現在又把要殺鐵木真的事到處宣揚,這是不是有點詭異呢?

從中立角度來看,無論也速該和塔裡忽臺的關係怎麼樣,在也速該去世之後,塔裡忽臺的做法都太過分了。

草原世界的確有弱肉強食的一面,但是整天欺負別人的孤兒寡母,這種事放到哪個社會都不光彩。塔裡忽臺真想收拾鐵木真,直接殺掉不就行了嗎?幹嘛搞得這麼麻煩呢?

我對於此事的看法是:塔裡忽臺並沒有殺鐵木真的打算,只是因為抓住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俘虜,用這樣的方式炫耀自己的勝利而已。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按照相關史料記載,塔裡忽臺率領大隊人馬,對鐵木真進行圍追堵截,逼得鐵木真在樹林裡躲了九天,最後實在是餓得沒辦法,才冒險走出樹林,卻被塔裡忽臺抓住了。

最近連續看我文章的人,應該還記得我的那個比喻:剪指甲用指甲刀就行,沒必要用切菜刀。只是剪個指甲而已,何必冒著手指被切掉的風險,用切菜刀來切指甲呢?

塔裡忽臺弄出這麼大的動靜,只是為了抓鐵木真一人,這可以想象嗎?也速該有六個兒子,被鐵木真殺掉一個也還剩五個。塔裡忽臺既然要斬草除根,應該把除鐵木真之外的四個全部除掉啊。

如果塔裡忽臺真把鐵木真一家逼得淪落社會底層,那麼塔裡忽臺作為一個部族的領袖,帶著一支軍隊,想殺幾個淪落至社會底層的未成年,又有什麼困難可言呢?

如果只看史書的表面文字,我們可以立刻得出結論:塔裡忽臺抓住鐵木真,又被鐵木真逃跑一事,比項羽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更蠢!

項羽當然不蠢,塔裡忽臺同樣不蠢,蠢人怎麼可能成為利益集團的首領呢?蠢人怎麼可能在也速該剛去世的時候,直接收編他的大批老部下呢?

這同樣可以證明:塔裡忽臺抓鐵木真,並沒有殺他的打算,而是為了借鐵木真換取更多的現實利益。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塔裡忽臺不敢殺鐵木真,必然是因為鐵木真背後有可以與泰赤兀部相提並論的力量或潛力,塔裡忽臺同樣不具備把鐵木真兄弟一網打盡的能力。

他們之所以能夠俘虜鐵木真,恐怕也是撞大運,獲得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原因,所以他們自然不敢奢望一直撞大運,把也速該的孩子們一鍋端。

落入塔裡忽臺手中的鐵木真,不是待宰的羔羊,只是待價而沽的奇貨。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生存,主要因為他是社會組成的一份子。當別人威脅到他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時,總會有類似於政府一樣的權力機構出面保護他。

如果失去上述基礎,社會就是叢林社會,流行的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任何身處於社會中的人都不會有安全感。

如果按照史書記載,鐵木真一家早期如此落魄,他們的敵人又是如此強大,試問有哪個權力機構敢死命保護鐵木真一家呢?

如果鐵木真一家早期如此落魄,不要說面對塔裡忽臺這樣的實力派,就是幾個小混混都能讓他們一家人吃不了兜著走。

要知道,鐵木真一家只有兩三個婦女,外加五六個未成年的孩子,這種組合如果沒有權力機構的保護,他們憑什麼存活於世呢?

只要明白這個道理,自然就能得出下一個結論:鐵木真只是無意間被塔裡忽臺俘虜的,塔裡忽臺不敢殺他,又不捨得放他,於是想拿他和乞顏部(也速該一系)談判,爭取撈點好處。在談判期間,鐵木真瞅準空隙逃了出來。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既然鐵木真是乞顏部(也速該一系)的少主人,那他身邊至少該有人保護吧,又是怎麼在無意間被宿敵俘虜的呢?

按照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種可能:

一、如果泰赤兀部和乞顏部(也速該一系)正在作戰,那麼鐵木真作為少主人,必然會在後方督戰,絕不可能遠離前線。草原世界沒有城池,或許就是在一次騎兵突襲之後,鐵木真被塔裡忽臺所俘虜。

二、鐵木真作為也速該的嫡長子,自然要肩挑重振也速該一系聲威的重擔。鐵木真只是一個小孩,如此重壓驟然落下,他或許在一時間不知所措,做出了什麼離奇舉動(比如離家出走,或躲到某處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以至於被塔裡忽臺俘虜。

三、乞顏部(也速該一系)有內鬼,鐵木真雖然接過了重振也速該一系聲威的重擔,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孩子,總會有自己的娛樂時間,他又是乞顏部(也速該一系)的少主人,總會有自己的空間。但這一切被內鬼洞悉,當鐵木真獨處或保護人員不多的時候,被塔裡忽臺的特種兵俘虜。

很多人說起鐵木真被俘虜又死裡逃生的事蹟時,總說鐵木真自小就受神靈庇佑。可實際上,部族重要人物被俘虜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

比如說鐵木真的義父王罕,比如說鐵木真的義兄札木合,都曾有過被俘虜的記載。

脫裡汗(王罕)這樣痛快的鐵木真的要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蔑爾乞也是脫裡汗(王罕)的仇敵。他在7歲時,曾遭受到蔑爾乞的搶掠,蔑爾乞人讓他穿著黑花山羊襖,搗米幹活,後來他的父親忽兒札胡思打敗了蔑爾乞人,才把他救了出來。薄章湖——《元太祖本傳》

札木閤家族是該部世襲的統治者,札木合與蔑爾乞也是仇敵,蔑爾乞曾經劫掠了他一切的財產和百姓,後來他靠自己的機智,才得以收回部眾。薄章湖——《元太祖本傳》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在鐵木真逃亡一事中,赤老溫一家的所作所為也值得點評一番。

既然塔裡忽臺不打算殺鐵木真,那就證明泰赤兀部並不能完全壓制乞顏部(也速該一系)。在這種背景下,赤老溫一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賭注押在鐵木真身上。鐵木真畢竟是乞顏部(也速該一系)的少主人,“功高莫過救駕”是所有社會都認同的道理。

關於赤老溫一家的身份和地位,史書說他們是普通老百姓,但從情理推測,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大。

赤老溫一家是在泰赤兀部敗亡之後才投靠鐵木真的,那一年鐵木真已經四十歲了。換言之,距離他們幫助鐵木真脫險,也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

如果赤老溫一家真是普通老百姓,而鐵木真在成年之後聲名鵲起,他們完全可以憑藉這份資歷,從鐵木真那裡討要不少好處:這種好處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可能是幾輩子也用不完的物質財富。

也不要拿忠誠來說話,赤老溫一家願意幫助鐵木真逃亡,就證明他們絕非真心忠於泰赤兀部。

更重要的一點是:赤老溫的姐姐合答安最終成為了鐵木真的皇后之一,要知道,合答安當時已經四十多歲了,鐵木真娶她應該不是求色,而是出於政治聯姻的考慮。

也有人會說:因為合答安年幼時救過鐵木真,所以鐵木真發誓會娶她。雖然此時的合答安已經四十多歲,但鐵木真言出必行,還是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這種看歷史的眼光,實在是過於浪漫了。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什麼是恩情?義父王罕和義兄札木合對鐵木真有沒有恩情?可鐵木真不是照樣說翻臉就翻臉?對於政治人物而言,所謂的恩情是最無足輕重的。

如果報答恩情符合他的政治利益,他一定會這樣做;如果報答恩情會導致他的政治利益受損,他一定不會這樣做,或者換一種方式報答,甚至找個理由恩將仇報。

要報復赤老溫一家有什麼困難的?要找藉口有什麼困難的?

我小的時候你們對我這麼好,可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你們怎麼好意思再來投奔我的?是不是泰赤兀部滅亡了,導致你們沒飯吃了?你們怎麼這麼現實呢?

只要大致接觸過一些政治人物,就應該明白一點:這是一幫寡廉鮮恥、毫無節操的人,指望他們懂得知恩圖報,你真是把這社會想得太美好了。

既然合答安能夠成為鐵木真的皇后之一,就證明迎娶合答安對鐵木真有好處。再從赤老溫的升遷軌跡來看,也能得出一些答案。

赤老溫一家投靠鐵木真的時候,赤老溫應該也已經年近四十甚至超過四十歲了(有一種說法是,赤老溫的年齡比鐵木真還大)。如果赤老溫只是一個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他怎麼可能擁有軍事、政治和管理方面的才能呢?這是普通老百姓能學的嗎?

想當初,三國名將鄧艾小的時候痴迷於行軍佈陣,看到山水就想著在哪紮營合適,為此經常被他的小夥伴們嘲笑:軍旅之事是將軍們思考的,你個放牛娃想這麼多有啥意義?

對於那個時代的普通百姓而言,軍事、政治和管理方面的才能屬於可望而不可即的屠龍術,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學會的。

在蒙古立國的時候,赤老溫身為開國四駿之一,與博爾術、木華黎和博爾忽並列。博爾術和木華黎是鐵木真的左膀右臂,博爾忽也是從小跟隨鐵木真的伴當。四十歲才加入的赤老溫能夠與上述三位並列,豈是一個外戚身份所能做到的?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赤老溫一家之所以搭救鐵木真,只是兩頭下注而已。萬一將來泰赤兀部落魄了,赤老溫一家還有地方可去,此所謂“狡兔三窟”,不是什麼新鮮招數。

在赤老溫一家投降鐵木真之時,還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跟隨,他的名字叫哲別,是開國四勇之一,與者勒蔑、速不臺和忽必來並列。後三者也是鐵木真剛成年之時就追隨左右的,能與他們並列,可見地位不凡。

後來,哲別更是蒙古西征的大軍統帥之一,受到鐵木真的重用。

能夠在投降的時候,順手搭上哲別這樣的大才,要說赤老溫一家只是普通百姓,誰信呢?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很多人在讀歷史的時候,喜歡順著字面意思來理解:收服某人,就是收服一個孤立的人。實際上,沒有人是孤立存在的,政治人物做出決定時,總會全方位考慮。

赤老溫一家和哲別,從表面上看都是一個個孤立的人,可鐵木真之所以會收服他們,除了他們本人素質出色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背後的利益集團。

某個人的選擇,往往會決定某個利益集團的選擇,這才是政治人物收服某人的最大收穫。

赤老溫一家和哲別,之所以能成為蒙古開國的重要人物,固然與他們出眾的個人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是泰赤兀部比較重要的利益集團之一。

當鐵木真打敗泰赤兀部之後,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將泰赤兀部完美融入自己的軍政體系之中。

迎娶合答安,重用赤老溫和哲別,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進行的。他們能夠在蒙古開國的時候佔據顯赫位置,也是由泰赤兀部的體量所決定的。

我經常說:殺人簡單善後難,因為殺人就是一刀的事,善後卻需要你動用大量的物質和人脈資源。萬一處理不當,你還是要給人家償命。

與殺人相似的是:攻佔一個地區不難,那就是幾場戰役的事,想要把這個地區充分消化,變成一個穩定的物資輸出地區,卻需要耗費政治人物大量的人力、精力和物力。

真實的歷史永遠與現實掛鉤,唯物史觀也永遠比英雄傳奇更可靠,這才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教訓。

鐵木真唯一一次被俘真相是什麼?任性妄為惹大禍,命運庇佑脫虎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