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會計考生人人想進四大,可你看的都是表面而已

四大是每一個財會考生夢寐以求想要進去看看的地方,總有眾多前輩說“就那麼回事兒”“真不是人待的”,可沒有親自進去的人,哪怕是站在門外也止不住要探頭看一看。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通常簡稱“四大”,指的是著名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德勤(DTT)、畢馬威(KPMG)、安永(EY) 。

在業內,四大以高強度工作和高薪著名,是每一個會計人最嚮往的職業發展地。

但是大家知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區別是什麼嗎?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小編就給門外的你們普及一下,咱們也做個參考。

一、知其然不如知其特點

普華永道:“四大”之首,全球500強中有32%是其客戶,而內地在H股上市的企業中有40%都信賴PWC為其審計。

畢馬威:在中國唯一有資格與PWC抗衡的公司,在金融業上優勢明顯,相對比較本土化,有很多local manager,且是四大中最多金的一個。

德勤:全球百強中30%是其客戶,在發展日本客戶方面有優勢,但相對而在華規模較小、每年招聘人數遠少於其他幾家。

安永:在中國的業務遜於其他幾家,本地化步伐較慢,以香港經理居多。

二、入門也要找準部門

普華永道:審計、SPA、稅務、Advisory、其他後臺支持部門

畢馬威:審計、稅務、財務顧問部、其他後臺支持部門

德勤:審計、ERS、稅務、CorporateFinance、DC、其他後臺支持部門

安永:審計、TSRS、稅務、MAS(財務諮詢)、其他後臺支持部門

審計為核心業務,可接觸稅收籌劃等高端業務。其次是稅務與財務諮詢,相對輕鬆,出差加班較少。財務諮詢主要從事企業重組以及併購中的財務盡職調查等業務,一般需要三年工作經驗方可進入。

三、自豪也許來自人文

普華永道:上海辦事處位於新天地湖濱路的PWC中心,僱員年齡都在24到35歲之間,氣氛輕鬆。公司內的規矩是星期一至星期四著裝較為正規,星期五和整個夏季較為隨意。諮詢員的著裝根據客戶而變化(希望比客戶穿得更好)。

畢馬威:地處南京西路恆隆廣場,企業內部多種文化兼容幷蓄,氛圍開放,經理可以隨時解答員工提出的問題並提供指導,相比於社會人士,更青睞應屆生白紙狀態的良好開端。

德勤:辦公地點設於外灘中心,新人加盟後都會有“夥伴計劃”,配備教練和搭檔展開工作。德勤只分金融高科和傳統行業兩大組,具體分配項目時兩組人員經常混用,有利於新人接觸到儘可能多的行業,積累到儘可能多的經驗。

安永:與德勤同在外灘中心,非常重視員工感受,特別是引導及積極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與協調(Work Life Balance),經常組織文藝體育活動,鼓勵員工與團隊打成一片。

四、先了解入職總不吃虧

專業:不限,審計和稅務雖然是專業課程,但一般有良好能力和素質的畢業生,通過培訓也會很容易上手。但不可否認,金融、會計等相關專業的學生,會有相當的優勢(一般每年相關專業的學生錄取比例達50%左右)。

申請:“四大”在每年十月,都會在上海的主戰場——復旦、交大、上外、財大進行校園宣講會,同濟、上大和外貿的學生也有得到簡歷申請書的機會,其他高校學生同樣可以通過“四大”官網申請(一般要填寫4份表格左右)。網申之後,對方會回覆一封確認函,再通過簡歷確認是否進行面試和麵試日期。

簡歷:安永和畢馬威都要求填寫高中(高考)成績,普華永道要求填寫每個學期的績點、總績點和班級排名(有固定公式換算),而畢馬威則要求如實填寫是否有犯罪記錄、是否有在香港工作的許可、是否能在中國其他城市工作、是否參與了本公司的暑期實習等問題。

流程:“四大”在操作方法上各不相同,且每年都有新變化,但通過筆試考察英語、邏輯和數字等基本能力的原則卻是始終如一。

德勤走“網上申請→筆試→小組討論(沒有經理面試,材料人人相同)→一對一面試”的四步驟,

安永和畢馬威更側重英語水平,普華永道筆面合一,在篩選簡歷後直接進入 “評估中心”,進行分析(材料每人不同)、辯論和筆試。之後的一面會有與行業相關的知識性問題,主要考察求職者對審計、稅務工作是否有興趣與潛力。二面則會與合夥人面對面——興趣、溝通和團隊合作,都是“四大”擇才的統一標準。筆試和二面之後,“四大”會在12月中下旬發放書面錄取通知。

五、系統培訓可能是你最需要的

普華永道:設有實力雄厚的專職培訓部門,新人從進入公司首日即接受近一個月的系統培訓,對非相關專業學生,會安排會計專業知識培訓。結束入職培訓後的新人,還要花大量時間接受on-job-training(實地培訓)。入職後的培訓更具有針對性,每年忙季過後,培訓部會公佈一年的培訓計劃及相關課程,員工將接受包括專業知識,行業專題,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訓。此外有一定資歷的員工還將獲得每年一次的國外培訓機會,前往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普華永道公司進行on-job-training。

畢馬威:應屆生入職統一安排6至8周培訓,內容涉及公司文化的培訓、專業培訓、專題培訓、技能培訓等。之後還會有升職前培訓(各個級別)1-2周、註冊會計師後續教育、海外短期培訓等。

德勤:德勤對新員工有專門的培訓計劃,通常從四月就開始正式員工考試和入職培訓,一直持續到九月考試前(七月到九月帶薪聽課,原則上不安排工作),第一年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非專業學生補充財會基礎知識。

安永:大學畢業生初進公司的前三年是初級職員,剛開始的幾周,公司會安排他們參加培訓部組織的“GRADUATE CONVERSION COURSE”,瞭解公司的文化、制度與處事方式,隨後是6周帶薪培訓,分別對財會專業的新人進行初步的專業知識培訓,同時對非財會專業的新人加強基本的財會知識培訓。

在開始工作前,公司會協助新人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CPA)考試,並在正式考試前,提供一些模擬考試題,請老師為他們講課,還會發放資料。

六、晉升曲線是職場的王牌

“四大”職業發展軌跡總體相差不大,新人花三年左右可以從審計員晉升為高級審計員,再過兩三年進入管理層。

不出意外的情況下,維持一年一小升,三年一大升的速率直到經理級別前,幾乎是零風險的。基本在3年後,高壓下該流動的人走了,而留下的人就成為中層人才。之後的升遷除了工作年限外,還加入了競爭因素,但可預見性還在掌握之中。即便升遷無望,頭頂“四大”光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普華永道:

A2→A1→SA3→SA2→SA1→Manager/DeputyManager→SeniorManager→Partner

畢馬威:

Accountant→Senior→Manager→SeniorManager→Partner

德勤:

Tax associate→Tax consultan→Seniorconsultant→Tax manager→Senior tax manager→Tax parnter→Tax managing partner

安永:SA→Senior→Manager→SeniorManager→Director→Partner

七、專業方面到底多嚴?

普華永道專業最沒有限制,和我面試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中文和別的學文秘專業的都錄取為審計人員或者稅務人員了,

安永對專業限制最為嚴格,周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會計,財務,金融,經濟類專業,從安永的summer leadership program 也可以看出,邀請的多為會計知名的大學的會計或者財經類畢業生.安永的TSRS部門倒是給清華工科本科和碩士發了很多OFFER,畢馬威和德勤對專業的限制也不多。

八、客戶方面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中國石油,TOM網絡,諾基亞,愛立信,中國華能,中國鋁業,國家電網,中國人壽

畢馬威: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德意志銀行,西門子,寶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建設銀行,等等。

安永:高盛銀行,瑞士銀行(UBS), 雷曼兄弟,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保財險,浦東銀行,深證發展銀行中國海油,百度在線,思科,ABB,奔馳,上海電氣,馬鞍山鋼鐵集團,百盛集團,孟牛乳液,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鐵建,中國南車集團,國美電器,等等。

德勤:中國農業銀行

站在門外看,不是不好可親身體會,才有資格評論道路是一腳一腳踩出來的經驗是一塊一塊累出來的小目標的完成才是大目標的根基不如,從初級開始墊基看看你的潛力到底如何不如我們堵個20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