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濱州市第一個電話縣——博興縣

濱州市第一個電話縣——博興縣

上世紀80年代初期,電話設備、信號傳輸方式等都十分落後。那時,惠民地區的電話線路總共也就幾十條,這其中還包括電報、黨政軍專線等線路,普通電話能用的線路非常少。1985年之前,整個惠民地區的電話數量大概也就千數部,並且這些電話都是“搖把子”。

1988年12月,惠民地區郵電通信大樓正式投產使用,從日本引進一套二手縱橫制設備正式啟用,標誌著惠民地區電話通信正式告別了“搖把子”時代,市內電話實現了5位撥號,享有長途直撥權的用戶也實現了長途電話直撥。

滨州市第一个电话县——博兴县

隨著“搖把子”時代結束,惠民地區郵電通信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92年,濱州地區地、縣程控電話開通,電話號碼從5位升到6位,組成C4網;1997年12月17日,全區電話號碼升7位,組成C3網。1999年12月,以鄒平縣碼頭鄉電話接入網的順利開通為標誌,當時濱州地區5322個自然村全部通上電話,濱州地區農村電話村村通工程宣告竣工。

說農村電話戶戶通,首先得說說自動電話安裝工程。1992年,濱州地區開始啟動自動電話安裝一期工程,鄉鎮上第一個通上自動電話的是鄒平縣長山鎮,之後還有無棣縣馬山子鎮,博興縣興福鎮、寨郝鎮,陽信縣河流鎮等鄉鎮。自動電話安裝工程在當時之所以如此順利鋪開,主要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係。當時,各縣區及鄉鎮都在開展招商引資工程,很多外商到縣區去考察,只要說沒有自動電話,外商一般都是“扭頭就走”,只有這個鎮上有自動電話,外商才願意坐下來談。

1997年,在濱州地區各鄉鎮都已經通上自動電話的基礎上,“127村村通電話工程”,即農村電話村村通工程正式啟動。所謂“127村村通電話工程”,即建設1條電話線路、20個電話鄉鎮、700個電話村。而所謂電話線路、電話鄉鎮及電話村核定標準為:如果一個村裡通電話的戶達到該村的60%,那這個村就被核定為電話村;一個鄉鎮裡,如果有60%的村通上了自動電話,那這個鎮就是電話鄉鎮;以此類推,一個縣如果有60%的鄉鎮都安裝了自動電話,那這個縣就被列為一條電話線路,即電話縣。

當時村村通電話工程開展時,各鄉鎮並不是一個村一個村按順序安裝,而是“跳躍式”安裝。原因在於當時安裝電話的費用非常高,平均一部電話的安裝費用得3000元錢。像無棣馬山子鎮,一部電話的安裝費用得5000元錢。此外,影響電話安裝的因素還包括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線路安裝等,所以當時村村通工程優先安裝的是那些有經濟條件、線路安裝到位的村。而之後,各縣區技術隊又為那些經濟條件不發達、初期安裝自動電話有難度的村,陸陸續續安裝了自動電話。

截至1999年,濱州地區5322個自然村全部通上自動電話,濱州地區農村電話村村通工程宣告竣工。此後不到一年,全區確定了第一條電話線路,就是博興縣。由於當時博興縣大部分鄉鎮都已經開始有企業,而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對電話的需求增大,同時當地村民也有了安裝電話的經濟條件,所以博興縣於2000年10月份率先達到通電話線路的標準,成為全區第一個電話縣。

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市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都在不斷改變,其中通信工具的不斷升級換代,更是讓市民體驗到了由“龜速”到“極速”的信息傳遞變化。其間,從1987年濱州自動電話綜合工程竣工到1999年農村電話村村通,從139移動系統開通大哥大到2000年博興成為全區首個電話縣,讓濱州人告別了“搖把子”、體驗了大哥大,也讓座機、手機、小靈通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據資料顯示,2017年,全市通信業務收入共完成17.21億元,同比增長7.03%;移動電話用戶443.85萬戶,同比增長4.83%,其中4G用戶233.03萬戶;固定電話用戶21.95萬戶,同比下降23.63%;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88.4萬戶,同比增長8.33%。

(整理:李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