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李商隱平生高水平之作,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情聖寫詩已入化境

提起李商隱,很多人自然會想到他的絕美情詩,特別是那16首《無題》詩,就像晚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一般,令人矚目。在後世文人眼中,他是是當之無愧的唐詩情聖。但若僅憑這些愛情詩,李商隱其實是無法和李白、李賀並稱為“三李”的。事實上,成就李商隱的還有一首首詠史詩、唱和詩、詠物詩和送別詩。

李商隱平生高水平之作,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情聖寫詩已入化境

在詠史詩上,李商隱造詣頗高,這一點體現在他不露痕跡的用典上,《賈生》、《馬嵬·》、《隋宮》等經典作品都能體現這一點。本期要和大家分享正是李商隱的一首高水平之作,詩名《淚》。這是一首炫技之作,全詩僅8句56個字,卻含有6個典故,更高明的是除了詩名,全詩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短短几句寫出了傷心的至高境界。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淚》唐。李商隱

永巷長年怨羅綺,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隱平生高水平之作,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情聖寫詩已入化境

李商隱雖少年有才,但卻一生在朝中牛李兩派中糾結,一邊是岳父所在的李派,一邊是恩師令狐楚所在的牛派,夾在其中他的苦楚可想而知。寫此詩時李商隱正是落魄時,寄於令狐楚之子令狐綯門下。這一次令狐綯讓李商隱送別自己的貴客李德裕,李商隱想到自己一介布衣之身,卻被人差遣送個達官貴人,心中的傷感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詩。

李商隱平生高水平之作,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情聖寫詩已入化境

全詩前6句,每句都是一個典故,每一句都是一種眼淚。首句是永巷被貶宮女的的淚水,她們的淚水是怨也是恨。第二句是痴情女子的相思淚,她們在為遠方的愛人擔憂。這兩句的都是女子之淚。

而次聯第三淚是舜帝離世,妻女英和娥皇的傷情之淚,她們的淚水落入江上竹排中,令人動容。第四淚是民間傷懷魏晉名士羊祜之淚,他們為羊祜立碑,在碑前落淚。第三聯中的第五滴淚是昭君出塞的典故,昭君在塞上悲秋落淚;第六滴淚則是項羽面臨四面楚歌時落下的英雄末路之淚。

李商隱平生高水平之作,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情聖寫詩已入化境

至此,詩人共寫了6種淚水,寫盡了世間多種傷心事,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襯托最後一種淚。在這裡“青袍”指的是像自己這樣的寒士,“玉珂”指的是朝中權貴,詩人於清晨來到灞水橋邊送別對方,兩人身份之差刺痛了自己敏感的心,種種苦澀化成了這最後一滴淚。這淚水是苦澀的,而這種苦澀卻無法訴說,只能他自己來承受。比起前6種淚水,更令人斷腸。

李商隱平生高水平之作,無一淚字卻句句寫淚,情聖寫詩已入化境

縱觀全詩,雖無一個淚字,卻一字一淚。詩人通篇用典,不寫景只圍繞著詩題來抒情,但卻並不流於牢騷之語。《唐體餘編》對此詩的評價是:“六句實賦,似是正面,結句一筆翻落,化實為虛”,這話說得是沒錯的,此詩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能將典故和自己的傷感虛實相結,不得不說李商隱寫詩是入了化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