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導語:1940年5月5日是英國皇家海軍潛艇部隊軍官魯珀特•菲利普•朗斯代爾海軍少校(Rupert Philip Lonsdale)的35歲生日,然而在這一天他既沒有在插著蠟燭的蛋糕前許下美好的願望,也沒有親朋好友在他身邊唱歌祝福,而是在清冷的凌晨時分浸泡在卡特加特海峽的海水中,雖然已是晚春時節,但海水依然透著涼意,不斷消耗著他體內的熱量。朗斯代爾鼓足精神奮力划水,向不遠處一架停在海面上的德軍水上偵察機游去,當他雙手觸碰到飛機浮筒時,感覺身上最後一份力氣都耗盡了。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在德軍飛行員的幫助下,朗斯代爾擠進了狹小的座艙,隨後飛機起飛,將他帶到德軍基地。在那裡渾身溼透、瑟瑟發抖的朗斯代爾向前來審訊的德軍軍官表明了意圖:他和他的部下願意向德軍投降,並要求對方保障生命安全。這個成為階下囚的日子對於朗斯代爾來說絕對是一個終身難忘的生日,他不僅沒有收到禮物,反而給敵人送上一份大禮:

英國海軍“海豹”號佈雷潛艇(HMS Seal)——這是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唯一在海上俘獲的盟軍潛艇,同時也是戰爭史上罕見的向飛機投降的潛艇。這個尷尬卻有戲劇性的故事還要從一年前朗斯代爾被任命為“海豹”號艇長說起……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老手新艇

1938年11月1日,朗斯代爾少校接到命令,準備前往即將服役的“海豹”號佈雷潛艇擔任艇長。對於這項任命他並不感到特別意外,因為他的履歷完全配得上這份委任狀。朗斯代爾於1905年5月5日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Dublin),在伊斯特本(Eastbourne)接受教育,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徒。1927年,22歲的朗斯代爾加入英國海軍潛艇部隊,並以海軍中尉軍銜在非常出名的X1號潛艇上服役四年。

X1號是一艘帶有試驗性質的大型潛艇,水下排水量達3700噸,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4門133毫米艦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潛艇。1934年,朗斯代爾通過指揮官培訓課程和考核,獲得艇長資格,他的第一個指揮職務是H44號潛艇艇長,這是一艘一戰時期的老舊潛艇。朗斯代爾於1936年5月晉升海軍少校,1937年被調到更新的“劍魚”號潛艇(HMS Swordfish)上任職一年。經過十年的服役經歷,朗斯代爾已經被視為一名經驗豐富、業務熟練、品格正派的潛艇軍官。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 魯珀特•朗斯代爾(1905-1999)

朗斯代爾即將指揮的“海豹”號潛艇是英國海軍在二戰前夕建造的6艘海豚級佈雷潛艇(Grampus class)中的一艘,於1936年12月9日在查塔姆船廠開工建造,1938年9月27日下水,1939年5月24日竣工服役。“海豹”號潛艇的水面排水量為1840噸,水下排水量為2192噸,艇長89.3米,艇寬7.77米,吃水5.13米,就尺寸而言在當時屬於大型潛艇。“海豹”號採用雙軸推進,安裝2臺柴油機和2臺電動機,在水面航行時引擎輸出功率為3300馬力,最高航速為15.75節,潛航時引擎輸出功率為1630馬力,最高航速為8.75節,續航力為6500海里/10節,下潛深度為61米。

“海豹”號的武備包括佈置於艇首的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攜帶12枚魚雷,在前甲板上安裝1門102毫米QF Mk XII型甲板炮,在指揮塔上還有2挺7.7毫米劉易斯機槍,作為一艘佈雷潛艇,“海豹”號可在耐壓殼體和外殼之間的水雷艙內攜帶50枚水雷,並通過艇尾的艙門布放。全艇官兵共有59人。從各方面性能看,“海豹”號在當時算是相當先進的潛艇,朗斯代爾對於能夠指揮這艘潛艇感到十分滿意。不過,“海豹”號的艇員卻非常麻煩,被認為是“整個潛艇部隊中無賴刺頭的大集合”,而朗斯代爾作為一名艇長又顯得“過於紳士”了,似乎很難鎮住部下,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就以寬厚公正的作風贏得了全體艇員的尊敬和信賴。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 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艇徽。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1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2

■ 上2圖是1939年夏季拍攝的剛剛竣工服役的“海豹”號佈雷潛艇。

在“海豹”號於1939年5月正式服役後,朗斯代爾少校就指揮部下立即投入緊張的備戰訓練中,在達特茅斯(Dartmouth)和托爾灣(Tor Bay)進行試航,對艇上設備進行檢驗測試。6月1日,“海豹”號順利完成了首次深潛測試,但在同一天傳來噩耗,剛剛完工的“西蒂斯”號潛艇(HMS Thetis)在進行海試時發生事故沉沒,造成99人遇難,而“海豹”號的艇員中有不少人因此失去了朋友知交,令艇內充滿了悲傷的氣氛。帶著對逝者的懷念,“海豹”號又前往戈斯波特(Gosport)完成了魚雷試射。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初歷戰火

經過兩個多月的磨合,朗斯代爾和他的艇員們都已經熟悉了“海豹”號的性能和操縱,可以執行戰備任務了。根據英國海軍部的安排,“海豹”號將被部署在遠東地區,該艇於1939年8月4日啟航,途經直布羅陀(Gibraltar)、馬耳他(Malta)、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前往東方。9月初,就在“海豹”號穿越紅海時傳來了二戰爆發的消息,朗斯代爾隨即接到命令,中止前往遠東的航程,暫時在亞丁港(Aden)停留,並執行了兩次特別的巡航任務,監視在紅海的意大利艦隊,雖然此時意大利尚未參戰,但英國人擔心意大利人作為德國的盟友會為德軍艦船提供支援。

不久,“海豹”號接到返回本土的命令,它再次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然而經直布羅陀海峽返回北海,途中還奉命為一艘受損的驅逐艦伴航。“海豹”號在回到英國水域後很快得到了第一個作戰任務,前往北海多格爾沙洲海域進行巡航,在此次出擊中該艇首次遭遇德軍飛機的攻擊,所幸沒有損傷。完成巡航後,“海豹”號又被調到英格蘭西海岸,為一支往返於哈利法克斯(Halifax)和加拿大新斯科舍(Nova Scotia)之間的運輸船隊護航,這次橫渡大西洋的遠航持續了兩週時間,當“海豹”號返航時正好趕上聖誕假期,朗斯代爾和艇員們在諾森伯蘭郡布萊斯(Blyth, Northumberland)的一座臨時基地裡度過了戰爭中的第一個聖誕節。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 戰爭初期,“海豹”號在蘇格蘭某港口停靠時,部分艇員在前甲板上合影,他們後來都成為德國人的俘虜。

1940年初,“海豹”號重返北海前線,以羅賽斯港(Rosyth)為基地在北海及挪威外海展開行動。當時英國方面非常擔憂德國會入侵挪威,甚至制定了搶先進佔挪威的計劃,而英國海軍也時常派出艦艇、飛機在挪威海域巡航,一方面監視德國海軍的動向,另一方面也相機攔截沿挪威海岸航行的德軍艦船,在戰爭初期德軍襲擊艦和商船時常會利用挪威的中立地位逃避英國海軍的追捕。

1940年2月的一個夜晚,“海豹”號接到一項特別任務,搭載一支武裝登船隊準備參加截擊德國補給艦“阿爾特馬克”號(Altmark)的行動,但“海豹”號未能與目標照面,這艘狡猾的德國船躲進了挪威峽灣,最後被英軍驅逐艦“哥薩克人”號(HMS Cossack)捕獲,後者因此聞名世界,其實這個揚名立萬的機會有可能屬於“海豹”號。

在某次巡航返回羅賽斯港後,“海豹”號迎來了英軍潛艇部隊司令馬克斯•霍爾頓海軍上將(Max Horton)的視察,他在艇上轉了一圈後對朗斯代爾艇長說:“作為一艘戰爭時期的潛艇,你的艇太他媽乾淨了,肯定有什麼不對頭!”但在仔細閱讀了“海豹”號的作戰日誌後他改變了看法:“你一定擁有最棒的艇員!”也許正是因為這次視察留下的好印象使得霍爾頓上將後來將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派給了“海豹”號,並導致了該艇的損失。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 馬克斯•霍爾頓海軍上將(1883-1951)

1940年4月9日,德軍發動“威悉河演習”行動(Operation Weserübung),入侵丹麥、挪威,英國海軍立即向挪威近海派出兵力,企圖阻礙德軍的行動,而“海豹”號也奉命開赴一線。在一次出擊中,朗斯代爾指揮潛艇冒險潛入斯塔萬格峽灣(Stavangerfjord),在當時還很新穎的聲吶設備的幫助下成功地摸進斯塔萬格港(Stavanger),這座港口是德軍重要的兵力集結地和補給基地。朗斯代爾通過潛望鏡發現港內停泊了4艘貨船,但它們都懸掛著中立國旗幟,不能攻擊,他後來又請示對一處水上飛機基地實施襲擊,並派出小分隊登岸,對鐵路線進行爆破,都沒有得到批准。雖然“海豹”號在峽灣中遇到一些德軍艦艇,但都是吃水很淺的近海巡邏艦艇,難以使用魚雷進行攻擊。結果,“海豹”號極為失望地空手而歸。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海峽遇險

到1940年春季,“海豹”號已經在海上航行了近一年時間,艇體、引擎和其他設備都需要清理和維修,加上之前曾與一艘貨船發生擦碰造成艇體輕微損傷,因此該艇準備進入查塔姆船廠的幹船塢進行檢修維護。不巧的是,“海豹”號的姊妹艇“抹香鯨”號(HMS Cachalot)因為遭遇撞船事故嚴重受損,佔用了船廠船塢進行修理,因此“海豹”號只能在布萊斯的臨時基地進行維修,不僅如此它還將代替“抹香鯨”號參加一項代號為DF-7的佈雷行動,其目標是潛入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Kattegat)佈設雷區,打擊連接挪威佔領區和德國本土的海運線。

這是一項極度危險的行動,卡特加特海峽水域狹窄,水深很淺,平均深度僅有26米,最深處不過60米,而且處於波羅的海和北海的交匯處,水文條件十分複雜,非常不利於“海豹”號這樣的大型潛艇進行下潛機動,加之德軍反潛艦艇和飛機在這一海域密集巡邏,嚴密監控,一旦出現意外,行蹤暴露,必將凶多吉少。“海豹”號所在的潛艇分艦隊的指揮官貝特霍爾海軍上校(Bethall)請求取消此次行動,但霍爾頓上將拒絕收回命令。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 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地圖

4月29日,“海豹”號滿載著50枚水雷從伊明赫姆(Immingham)出發,橫渡北海駛向斯卡格拉克海峽(Skagerrak),在途中與另一艘姊妹艇“獨角鯨”號(HMS Narwhal)相遇,後者剛剛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戰鬥巡航,用魚雷擊毀了2艘德國運兵船,並在航道上佈設了雷區,此時正向基地返航。雖然朗斯代爾為戰友的勝利感到高興,但心底很是擔憂:蒙受打擊的德國人肯定會睜大眼睛盯緊海峽,增加他完成任務的難度。連續數日,“海豹”號都保持較淺的深度和平穩的航速,悄無聲息地接近卡特加特海峽西口最狹窄的地段,朗斯代爾要求艇員們充分休息,保持體力應對突發情況。為了儘可能地隱蔽行蹤,即使夜間在水面航行時“海豹”號也只有指揮塔頂端露出水面。

5月4日凌晨2時30分,1架在海峽上空巡邏的德軍He 115型水上飛機發現了“海豹”號並實施了攻擊,“海豹”號立即緊急下潛到27米深度,儘管如此還是被一枚航空炸彈的爆炸波及,造成輕微損傷。在天亮後,朗斯代爾謹慎地將潛艇上升到潛望鏡深度,從鏡頭中他沮喪地發現在預定佈雷的主要海域有大群反潛拖網漁船來回巡弋搜索,顯然德軍已經高度警覺,朗斯代爾只能選擇前往次要目標海域佈雷。從上午9時開始,“海豹”號艇尾的艙門開啟,一枚枚黑黢黢的水雷以固定的間隔依次被投放到海中。佈雷行動很順利,僅用了45分鐘就將50枚水雷佈設完畢。朗斯代爾略感輕鬆,至少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事只有一件,就是平安地將潛艇和艇員們帶回英國。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 屬於德國空軍第906海岸飛行大隊的He 115型水上飛機,攝於1940年初。

朗斯代爾非常希望開足馬力,全速撤退,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在身後不遠處的海面上就有幾條討厭的“尾巴”在晃悠——數艘德軍反潛拖網漁船像獵犬尋找獵物似得來回航行,不時停下來用聽音機窺探水下的可疑動靜,如果不幸被它們察覺,“海豹”號肯定難於脫身,所以朗斯代爾只能耐心地保持靜默航行,採取曲折的航線緩慢西行,同時用聲吶確定追蹤者的方位。大約在下午3時,一支由9艘反潛摩托艇組成的德軍編隊接近“海豹”號所在的海域,此時距離夜幕降臨還有數個小時,而這一帶的海水深度不超過30米,身軀碩大的“海豹”號根本沒有深潛規避的空間,朗斯代爾只能讓潛艇保持低速,以Z字航線躲避德軍的搜索,並在傍晚6時決定讓潛艇懸停在大約20米深的海床上方,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海豹”號闖入了一個海圖上未標明的德軍雷區。

大約6時30分,就在艇員們吃晚餐時,潛艇右舷的艇殼發出一陣難聽的摩擦聲,隨後在艇尾附近傳來一聲爆炸,在劇烈的震動中艇員們的飯菜撒了一地,艙室內的氣壓驟然升高,使得每個人的鼓膜都感到一陣刺痛,經驗豐富的朗斯代爾馬上意識到這是艇體進水的表現,他果斷下令各艙關閉水密門,同時檢查損傷情況。在爆炸之後,艇尾下沉,艇首上揚,艇體呈現出10度的縱傾,坐沉在海底。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1)

事後判斷,“海豹”號右舷的升降舵很可能勾住了一根水雷雷索,並帶動水雷觸碰到艇尾導致爆炸。觸雷給潛艇造成了嚴重損傷,右舷後部的水雷艙被破壞,進水大約130噸,震動導致右舷柴油機損壞。萬幸的是潛艇的耐壓殼體還大體保持完好,大部分操縱系統還能正常工作,而且沒有人員傷亡,就連在艇尾值守的兩名艇員都及時撤到指揮艙內,更讓所有人感到慶幸和難以置信的是,這次爆炸居然沒有引起德國人的注意,海面上的德軍反潛艦艇在入夜後都收兵回港,漸漸遠去了。(未完)

下一篇預告: 九死一生:英國皇家海軍“海豹”號潛艇磨難記(2)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