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孤獨,不苦

孤獨不是寂寞。

它是人和自己獨處的一種方式。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心才會真正安靜,才會很理智。

“孤獨不苦,而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提到孤獨,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待著?是沒有人關心他,沒有朋友在身邊?還是冷冷清清,什麼都不開心?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那我只能告訴你,這只是寂寞,談不上孤獨。

我深信,大多數人都誤解了孤獨。

孤獨的人擁有一種“圓融”的高貴,它一點都不苦,而是一條必經的路,路上自有繁花盛放,雲白草長。


孤獨,不苦



孤獨≠寂寞

· 孤獨是一個人自覺的獨處 ·


什麼是寂寞?

寂寞,是一個人百無聊賴地玩著手機,卻不知道在玩什麼;是拿起一本書,卻怎麼也看不下去;是夜晚降臨時不敢獨處,要找人陪伴一起嗨,卻記不起如何度過。

寂寞,是一隻困獸,似乎總想衝去哪裡,人心不得安寧。相反地,孤獨如優雅的鶴,坦然自若。

孤獨,是一個人自覺的獨處。


孤獨,不苦



是陶淵明放棄升官發財的康莊大道,回到山下的田園,每日讀書靜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是作家梭羅遠離人群,獨自索居,在綠樹、落日和波光粼粼的湖水間,思考寫作的日子。

他們內心安定,從容不迫,因為自覺走向了獨處和被迫獨處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被迫獨處,是一種寂寞。

孤獨,是一個人自覺地選擇了獨處,沉醉在自我世界裡的美好。


孤獨,不苦



孤獨≠空虛

· 孤獨的人,有著圓融的高貴 ·


也許有人會覺得,孤獨便是世界的熱鬧都與你無關,好像家徒四壁,一個人空空蕩蕩。

不,孤獨不等於空虛,不等於沒有朋友,不等於不被關心。孤獨源於獨立思考,源於內心世界的豐盈。


孤獨,不苦



歐陽修貶於滁州時,與賓客相聚琅琊山。友人們投壺、下棋,歡聲笑語。在一片觥籌交錯聲中,他已微醺,醉看林間佳木繁蔭,野芳幽香,怡然自樂。

飛鳥知道山林的樂趣在哪;友人們知道跟歐陽修出來遊玩,自有樂趣;但歐陽修心中的快樂,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樣的自得其樂,恰恰是因為他懂得孤獨。

孤獨,不苦



孤獨不是一定要找個空無人煙的地方,是即使身處眾人之中,心是自由與清靜的。

“孤獨的人,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圓融的高貴。”

內心寂寞時,心才會缺失。孤獨不是缺失,是安於當下,擁抱那個時候的自己。


孤獨,不苦




孤獨≠孤苦

· 孤獨是我們的必抵達之地,亦是修行的路 ·


畫家常玉有一幅畫,畫面上是金黃色的原野,有一隻小象在奔跑。他說:“那是隻小象,在一望無垠的沙漠中奔馳……那就是我。”

這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寫照?因為“人的本質,是孤獨。

孤獨,不苦


如果孤獨終將到來,比起害怕它、逃避它,不如坦然地面對它。孤獨是我們的必抵達之地,亦是修行的道路。


林語堂曾解釋過何為孤獨:

“孤獨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蓬下,細犬逐蝶深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與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孤獨,不苦

孤獨沒有那麼苦,有人間芬芳笑語,亦有自得其樂。當一個人面對孤獨時,亦是在面向自己,真誠且坦然。

比起世界含糊不清的雜音,孤獨讓我們更聽得見心靈的每一次跳動。抹開光怪陸離的景象,孤獨讓我們更看得清葉尖上每一顆露珠的光弧,更聞得見雲霧深處的每一縷草木幽香。

因為“孤獨是一種財富,人只有在孤獨時,心才會真正地安靜下來,才會很理智。”


在孤獨中,梭羅寫出了名作《瓦爾登湖》,陶淵明與世界、自我達成了和解,歐陽修感受到了靜謐的快樂……

何以解百憂、解千愁?

或許不是在茫茫人海中希冀抓住一個理解自己的人,也不是在眾說紛紜中就能理出一條清晰明朗的道路,而是漸漸地理解孤獨,學會獨處,擁有充實而美麗的孤獨,習得一份“圓融”的高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