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近日,以“和平綠色·普洱生態”為會議主題的第五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暨第二屆和平綠色生態文化旅遊論壇在雲南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舉行。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人民網

據介紹,論壇分為主旨演講——太陽河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教育、高峰對話——“和平綠色”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論壇——森林康養、民族非遺與旅遊減貧方向三個部分,將結合普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以及民族文化遺產,共同探討在發展綠色旅遊的同時,如何保持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推動區域經濟與旅遊減貧,並維護自然與生態的平衡,進一步向世界推廣在旅遊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普洱模式、普洱經驗”。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雲南信息報

中共普洱市委書記衛星表示:近年來,普洱市立足資源稟賦,推動普洱旅遊從觀光旅遊向體驗旅遊、智慧旅遊、生態文化旅遊、康養旅遊轉變,面向未來,普洱市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宜居之城、健康養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打好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構建集醫、藥、管、養、食、遊“六位一體”的康養旅遊體系,大力發展精品旅遊、高端旅遊、度假旅遊、康養旅遊,把普洱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康養旅遊勝地,把普洱打造成“中國的瑞士”!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普洱日報

把普洱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普洱市的美好願景亦是普洱將來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僅是說說而已,普洱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支撐其發展,境內分佈著16個自然保護區,擁有全國2/3的高等物種,森林覆蓋率高達70%,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清新空氣”標準12倍多,天藍、地綠、氣爽、水淨是普洱的“標配”,同時也是普洱成為“中國的瑞士”的重要條件之一。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好在雲南

雲南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普洱市思茅區,佔地面積216平方公里,於1992年建園。森林覆蓋率達94.5%,保存著中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這裡還是中國唯一的“爪哇野牛棲息地”,有“野牛之鄉”之稱。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普洱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處於普洱國家公園的中北部,總面積2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4.5%,是集中展示雲南豐富的動物資源與北熱帶、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景觀的綜合性山嶽型景區,被稱為“北迴歸線上最大的綠洲,中國最後的動植物天堂”。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普洱網.中國

普洱五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思茅區境內,規劃總面積1148.43公頃,由思茅河連接洗馬湖、梅子湖、野鴨湖、信房湖和納賀湖五湖組成,五個湖泊通過思茅河連接在一起。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在距思茅區29公里的營盤山上,以萬畝生態茶園為建設背景,有博物館、問茶樓、採茶區、茶作坊、茶祖殿、品鑑、嘉燴坊、村村寨寨、閒怡居等九大景區。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普洱茶馬古道旅遊景區官網

普洱茶馬古道風景區,距離普洱市城區5km,景區內的茶馬古道遺址是茶馬古道南北走向中的重要一段,是貢茶入京的起點,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里程最長、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態最好的一段,主要有唐茶殿、宋茗閣、元驛宮、明普軒、思茅城關等景點。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墨江發佈

雲南墨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普洱市墨江縣,面積為9838.14公頃,於2017年批准設立。墨江國家級森林公園由楊仕嶺片區和砂岩崖谷片區組成,砂岩崖谷片區是一片尚未開展過動植物資源調查的處女地,孕育有極為特殊的生物多樣性。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一起來旅遊吧

墨江北迴歸線標識園(北迴歸線標誌園),位於墨江縣城西、昆曼大通道墨江段東側,是以“北迴歸線文化、哈尼文化、雙胞文化、天文科普、園林藝術”等旅遊文化為一體的主題公園,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北迴歸線標誌園之一,被譽為“昆曼大通道第一景區”。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雲遊網

西盟佤族生態旅遊區,在世界佤族文化保護區——西盟佤山,生活著8萬餘人的佤山各族兒女,保護區內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神秘的“勐梭龍潭”、“永剋落園”、“司崗裡部落”、“龍摩爺聖地”、“木依吉神谷”、“佛殿山三佛祖遺址”等人文痕跡。境內的製陶、樂器、繪畫、織染、歌舞、祭祀等活動是當今人們認識人類社會的活化石。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景谷芒玉大峽谷旅遊區,位於景谷縣城北部,距縣城18公里,峽谷谷長7公里,海拔1492米,為我國南方較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奇峰異石突起,森林植被完好,巨瀑深潭雄壯,小溪流水靜謐,奇洞石眼眾多。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劉慶明 攝

帕莊河自然保護區,位於景谷縣正興鎮轄區內,風景區現探明共有30餘個洞穴,分佈在方圓約24平方公里內,行程了一個風景獨特的天然溶洞群,其中似椿樹洞、天仙洞、良心洞、花仙洞和大仙洞等最為著名。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無量山,古稱蒙樂山,景東縣境內面積達2581平方千米,以“高聳入雲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主峰筆架山海拔3376米,在中國大多數知曉的人皆因金庸先生的武俠鉅著《天龍八部》。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景東土林,位於景東縣南部的文井鎮,與元謀土林、永德土林、南澗土林並稱雲南四大土林,景區內一座又一座土堆、土柱拔地而起,佳景疊生,或高聳入雲、或纏綿柔美,造型各有不同。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勐烈湖溼地公園,位於江城縣原勐烈水庫壩腳,佔地約90畝,規劃設計分4個區域共36個景觀節點,第一個區域主要以哈尼族彝族建築風格的綠化園林景觀打造為主;其次是具有休閒娛樂和民族團結寓意的主題廣場;第三個區域主要是以休閒娛樂及品茶為主的集散地;還有一個區域就是以疏林草地、景觀臺、清水谷為一體的綜合休閒廣場。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和尚洞,位於鎮沅縣境內,因明代時有和尚住過而得名。洞全長約40米,高約8米,寬約5米,有3個洞口相通,進洞10餘米,即可在右壁上看到明代人物畫像和文人墨客題寫的詩句。在岔洞頂上的巖臺四周亦畫有人物、動物、魚類畫,在北洞口右壁上還題有七絕古詩。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娜允古鎮,位於孟連縣,建於元至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是中國至今還保存著的最後一個傣族古鎮,已被列為傣族歷史文化名城。古鎮內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的宣撫司署是雲南清代土司的衙署,也是雲南18座土司衙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拉祜瀾滄

雲南瀾滄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普洱市瀾滄縣,總面積為7869.22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1.92%,於2017年批准設立。具有世界唯一的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以珍稀保護動植物、獨特茶祖歷史文化、特色少數民族生態文化等資源為突出優勢,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景觀價值和民族文化研究價值。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雲遊網

瀾滄拉祜風情園,位於瀾滄縣城北部,佔地300餘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基地,是集各民族故事傳說、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建築藝術、音樂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環境為一體的民俗大觀園。園內有拉祜族文化、歷史、風俗博物館、葫蘆塔、拉祜族少年群雕、拉祜廣場、村寨、天然溫泉游泳館、園林式中央花園、風情園園林等景點。

普洱將打造成“中國的瑞士”,這是怎麼回事?

By 雲遊網

那柯里,位於寧洱縣同心鎮,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是唱響中央電視臺的《馬幫情歌》的誕生地,有保存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百年榮發老店,部分當年馬幫用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遺物。

相信擁有這麼多的旅遊資源的普洱,定能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成為“中國的瑞士”的目標,普洱的明天將更加精彩!

延伸閱讀:

瑞士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社會最安定、經濟最發達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一,全球創新指數位列第一。其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旅遊業也是僅次於機械製造和化工醫藥的第三大創匯行業。

瑞士還是最早涉足醫療旅遊的國家之一,自然景色+發達醫療=瑞士療養體系,依靠其自身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如今瑞士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療養勝地。

本文文字整編自雲南網、普洱發佈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