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從佛山人的廣州,到“廣州人”的佛山

如果說,以前的佛山城市標籤是製造工業、嶺南文化、美食和武術;那麼未來的佛山,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樞紐城市、全球製造創新中心等城市標籤則會越來越耀眼。

當前,廣佛同城縱深發展,將共建萬億產業集群;大灣區政策利好,佛山城市地位不斷凸顯;路網升級,“一小時都市圈”時代加速到來;加之外來創新企業不斷入駐,房企爭相佈局……

佛山騰飛,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01

廣佛同城、灣區利好

佛山未來前景不可小覷


2018年,佛山全市GDP達到9935.88億,在全省各城市中位居第三位,大灣區各城市中僅次於深圳、香港和廣州。


同城十年 | 從佛山人的廣州,到“廣州人”的佛山



梳理近五年佛山全市GDP及增速可以發現,近年來,佛山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在佛山五區中,順德發展一直遙遙領先。

從數據來看,2018年順德全區GDP達3163.93億元,比上年增長6.2%,總量穩居佛山全市第一;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順德實現GDP總量1574.92億元,總量依然霸佔五區第一寶座,增速7.1%位居第二。


同城十年 | 從佛山人的廣州,到“廣州人”的佛山



事實上,對於佛山這座充滿活力、正在崛起的年輕城市來說,現在的成績只是對其過往飛速發展的一個肯定。在新時期新形勢帶來的城市發展契機下,佛山的未來價值正不斷被挖掘,發展潛力將不可估量。

而說起佛山發展,有一個最響亮、也最深入人心的口號——廣佛同城

自2009年廣佛同城合作協議簽署以來,十年間,廣佛兩地在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交通網絡構建、推動產業轉型、文化交流互動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極大成果,甚至成為全國區域合作典範。

今年以來,廣佛同城持續升溫。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佛山將與廣州深化產業協同發展,聚焦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產業,共建若干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佛山還將推動三山新城與廣州南站接壤片區對接,謀劃建設大型城市綜合體,打造大灣區標誌性項目。而未來佛山規劃的14條地鐵線路中,將有10條地鐵與廣州無縫對接,實現“一小時都市圈”,助力廣佛同城化建設不斷升級。

2019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崛起,作為大灣區重要組成部分的佛山,在廣佛同城之後,又一次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極點帶動,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支持珠海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等等。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曾分析,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廣州與佛山未來可以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城市,在整個大灣區中起到核心作用。

可以看到,在多重政策利好下,佛山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加快引駐創新型和高新技術產業,彌補創新動力短板,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需求,還積極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出臺系列人才政策等,為未來人才紅利爆發做足準備。

一張嶄新的佛山未來城市發展藍圖,已躍然紙上,清晰可見!

02

雄踞灣區樓市C位

佛山成房企眼中的“香餑餑”


城市發展離不開人,反之亦然。一個城市對外來人口和外來企業的吸引力往往代表著這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和城市競爭力,以及未來能走多遠。

近年來,隨著廣佛同城化持續推進、大灣區規劃落實,加上不斷優化城市環境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佛山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不斷增加。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佛山常住人口一直保持增長態勢,且2018年佛山市常住人口增長達到24.9萬人,創下歷史新高。


同城十年 | 從佛山人的廣州,到“廣州人”的佛山



在佛山人口增長中,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十年前,大批佛山人去到廣州謀求發展、安身立命;而十年後,隨著廣佛同城掀起的一體化置業熱潮,使得在很多廣州工作的人“自東向西、自北向南”逐步滲透至佛山,在佛山買房定居。

從佛山人的廣州,到“廣州人”的佛山,城市發展的背後,往往牽動著大量人口的遷徙與轉移。

除了人口聚集,政策利好和市場發展帶來的紅利,也進而推動房地產需求的增長和資產價值的不斷提升,佛山樓市的價值日益凸顯,開始成為諸多品牌房企角力的主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