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朝鮮李氏王朝的明成皇后是如何被害的?真凶又是誰?

幻之獅


明成皇后在李朝歷史上,是位話題女王。

有人說她是李朝妖婦,堪比中國的“西太后”。也有人對她讚譽有加,認為她是在國家危難時,為了國家獨立,敢於頑強對抗的新女性。那麼,明成皇后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她一生都在和公公李昰應,以及日本人鬥爭,最終結局是怎樣的呢?

(明成皇后劇照)

明成皇后本名閔茲映,出身於名門望族驪興閔氏。說起來,閔茲映雖出生名門望族,但在她出生時,這個家族已經敗落。不過受父親影響,閔茲映幼年便隨其讀書,學了不少文化。

遺憾的是,閔茲映8歲時,父親去世,她只得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極為窘迫。

當時,閔茲映的堂姐是權臣興宣君李昰應的夫人,她對閔茲映非常同情,對她很是照顧,經常讓閔茲映在她家玩耍。也就這樣,閔茲映得以在堂姐家,見到堂姐的兒子李熙。

李熙本沒有機會成為朝鮮國王,但由於他的上一任國王李昪沒有子嗣,所以在李昰應的謀劃下,李熙被推上了王位,成為朝鮮史上第26任國王。

李熙繼位後,由於年紀尚幼,其父親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成為朝鮮的攝政王。

李熙15時,已經到了迎娶王妃的年紀,李昰應決定為他挑選一位王妃,閔茲映成了王妃的不二人選。

李昰應選擇閔茲映,其實並非因為她是妻子的堂妹。他主要還是看中了閔茲映父親已去世,沒有外戚干政的可能。同時,他覺得閔茲映性格柔順,是個能聽命於自己,不會去幹政的人。

所以,閔茲映被李昰應選為王妃,並在他的安排下,閔茲映和李熙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從此便被人稱為“閔妃”。

然而,儘管閔茲映生得很有顏值,但李熙卻對她非常冷淡,反而成天寵愛另一個妃子李尚宮。

閔茲映在備受冷落的日子裡,並沒有怨天尤人,她在這段日子裡做了3件事:一是博覽群書;二是以謹慎溫順的態度對待任何人,甚至在李尚宮生下庶長子李墡後,她還特意帶了禮物去探望李尚宮;三是對支持李熙繼承王位的趙大妃(李昪的王后)孝順有加。

她的所做所為,成功地獲得了宮中內外的同情和支持,就連李昰應的夫人也為她的遭遇不平。在她的交涉下,李昰應提拔了一部分閔茲映的親戚,以此來安慰她的境遇。

賢名在外的閔茲映,終於得到了李熙的注意。由於她“頗通書史,饒權略,善伺王意”,這讓李熙對她開始有了好感。到後來,竟完全被她吸引,再也不理睬曾恩寵有加的李尚宮了。

(李熙劇照)

當時,李熙雖貴為國王,並已成婚,但所有的權力,還都集中在父親李昰應的手中,李熙形同傀儡。

當時由於李昰應實行“閉關鎖國”和驅逐洋教士等政策,遭到美國和法國的入侵。儘管最終為朝鮮國民擊退,但李昰應卻因此招致國民的不滿,多地爆發了農民起義。

那些兩班大臣和門閥貴族們也由於自身利益受損,暗中形成了反對李昰應的一股力量。

閔茲映也因為李昰應有心立李尚宮所生的李墡為世子,感到周口的地位受到威脅。因此,她暗中聯絡反對李昰應的貴族和士大夫勢力,發動政變,成功地從李昰應的手中奪回了權力。至此,21歲的李熙總算得到了親政的機會。

不過,由於李熙對閔茲映言聽計從,再加上他生性怯懦,所以政權很快落到了閔茲映的手中。

閔茲映執政後,為了鞏固地位,先是對李昰應的舊部做了大清洗。並大力培植心腹,同時將自己親戚安插在重要的崗位上。隨後,她又為了把才出生不久的兒子李坧立為世子,不斷派人到清朝去斡旋,並對軍機大臣李鴻章等人予以重賄,最終使李坧成功地被立為世子。

另外,為了緩解王室和百姓的矛盾,同時也為了獲得外國的支持,她廢除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並與日本開始友好往來。

除此外,閔茲映為了安撫民眾,將李昰應的許多政策予以廢除。為了得到士人支持,她又修復書院和萬東廟。

另外,閔茲映還打開國門,向屢對朝鮮滋擾的日本學習先進的政治制度並積極編練新軍。

儘管施行了許多新政,但由於閔茲映任人唯親,對反對她的朝臣多有打壓。再加上閔氏家族的人仗勢欺人,利用權力強取豪奪、賣官鬻爵。這一切,都導致了朝鮮政治腐敗不堪。

閔茲映不僅生活奢靡,還極為迷信,“每夜曲宴淫戲,倡優、巫祝、工瞽歌吹媟嫚,殿庭燈燭如晝,達曙不休”。不光介優、巫祝們常利用得到的寵愛作威作福,國庫裡的錢,也很快被閔茲映揮霍一空,以至13個月都發不出軍餉。

(李昰應劇照)

這樣一來,便激發了國民和貴族的仇恨。

早先被驅逐的李昰應認為時機成熟,於是暗中聯合對閔茲映不滿的門閥貴族和兩班大臣,發動了“壬午兵變”。閔茲映趁亂出逃,閔氏政權自此被推翻,李昰應重掌政權。

不甘心失敗的閔茲映,暗中找到宗主國清廷,希望得到援助,並幫自己恢復政權。

雖說當時的清王朝也是內憂外患,但為了控制朝鮮,還是派吳長慶、袁世凱等人到朝鮮平定兵變。同時,將奪取政權的李昰應拘押回清廷,並幫助閔茲映奪回了權力。

不過,儘管清廷幫助閔茲映奪回政權,但她對清廷干涉內政頗為不滿,再加上風聞清廷有意將朝鮮改為郡縣,這更增加了她的擔憂。所以,她打開國門,盡力引進歐美國家在朝鮮建醫院、學校等,同時又暗中與俄國簽定締結通商條約,想以國際關係來牽制清朝。

清朝察覺後,為了牽制閔茲映,又將被拘押的李昰應放回了朝鮮。

此時,日本也對朝鮮發起了經濟侵略,一方面低價收購朝鮮的農產品,另一方面又將國內的劣質商品傾銷到朝鮮。這導致朝鮮的許多手工業紛紛倒閉,於是國民陷入更深的貧困中。

閔茲映卻依然生活豪奢。上行下效,朝廷腐敗變本加厲,社會矛盾也就更加尖銳。

終於,舉國上下紛紛起義。

閔茲映眼見政權就要遭到顛覆,又故伎重演,向清廷求援。

一直想霸佔朝鮮的日本,認為有機可乘,藉口保護僑民,發兵上萬人,入駐朝鮮,並突然宣稱要幫助朝鮮改革內政。

無疑,閔茲映和清朝都不會同意日本的要求。

(日本浪人劇照)

日軍藉機攻進王宮,再次推翻了閔氏政權,並扶持李昰應主持國政。同時日軍又攻打了清朝的運兵船。這樣引發了後來的“甲午戰爭”。

再次失勢的閔茲映,為了能重奪政權。以高超的手段取悅日本人,同時又聯合歐美國家,藉助他們的實力牽制日本。

甲午戰爭後,清朝戰敗,與日本簽定了《馬關條約》。同時在日本人的干涉下,不得不放棄了對朝鮮的宗主權。

閔茲映擔心會淪為日本殖民地,於是聯合歐美和俄國,並公開表示,她和日本人勢不兩立,就算把部分國土丟給別國,也要向日本報仇。

隨後,親俄排日的閔茲映發動政變,解散了親日內閣,並再次奪取了政權。

閔茲映的親俄行為,及對朝鮮國內親日派的極力打壓,讓日本人勃然大怒。日本人挑唆朝鮮軍隊發動兵變,於是軍隊聯合日本浪人攻進王宮,挾持了高宗,隨後又將化妝成宮女準備出逃的閔茲映抓住殺掉。

據史書記載,日本人對閔茲映實施了難以訴諸語言的獸行,隨後將她亂刀砍死,並將她的屍體澆上汽油焚燬,然後將她的骨灰拋進了池塘。

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因此才導致現在閔茲映的陵寢,只是一個衣冠冢。

(參考史料:《朝鮮王朝實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明成皇后是日本浪人亂刀砍死,臨死前還被強姦。


日本人殺害明成皇后後,為了銷燬罪證,將她的屍體用汽油燒成骨灰,丟進了池塘。

所以明成皇后的陵墓內只有殘存的一點骨灰和生前所用的物品。

可氣的是:日本國民還把殺死明成皇后的56名劊子手當成凱旋的將軍來迎接,可見日本人的殘忍與變態!

歷史上將這次事件稱為“乙未事變”。根據日本作家角田房子所著《明成皇后——最後的黎明》記載:

明成皇后被殺事件是史上少有的殘忍、野蠻事件,暴徒們高喊著“閔妃在哪裡”衝進宮中,在一群被嚇呆的宮中女官中,他們選出兩名美貌者殘忍殺害,其中一人在太陽穴處留有出過天花的痕跡,他們認出就是閔妃。殺人者中的一人後來承認那是非常殘暴的行為,殺害明成皇后之後又對她的屍體施以了用言語無法形容的暴行。



日本人為什麼用如此殘忍的手段殺害明成皇后?

原來日本自甲午六月以來一直在朝鮮苦心扶植親日政權,為首的是內部大臣樸泳孝。

晚清在甲午戰敗前,一直對朝鮮有宗主權的,在朝鮮也有駐軍,為首的是袁世凱。

中日在朝鮮的力量是犬牙交錯、錯綜複雜。

甲午戰爭後,晚清在《馬關條約》中被迫承認朝鮮獨立。

接著,俄國聯合法、德迫使日本把遼東半島歸還中國。閔妃見俄羅斯勢力強大,便企圖利用俄國對抗日本。

日本也終於察覺出了明成皇后的意圖。高宗三十二年(1895)閏五月,親日的內部大臣樸泳孝謀殺明成皇后失敗,皇后趁機發動宮廷政變,解散親日內閣,樸泳孝逃亡日本。日本眼看著苦心扶植的親日政權消亡,便對明成皇后懷恨在心!

明成皇后掌握政權後,更加明目張膽地親俄排日,日本當局為了扭轉局勢,便派軍人出身的三浦梧樓出任新一任日本駐朝公使,密謀刺殺明成皇后。

高宗三十二年(1895)八月二十日(10月8日)凌晨,日本陸軍中佐楠瀨幸彥、浪人岡本柳之助等率領數十名日本浪人、400多名日軍守備隊和800名朝鮮訓練隊衝進景福宮。

只有200多人的朝鮮侍衛隊雖頑強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很快被日軍擊潰。

日軍很快攻人明成皇后的住所,一名叫中村楯雄的日本浪人在內室發現了明成皇后。他抓住明成皇后的頭髮,上去就是一刀,但沒致命,明成皇后逃到院子裡。另一名浪人藤勝顯又砍了一刀,皇后終於在血泊中倒下,嘴裡還喃喃叫著兒子的名字。

這群畜牲趁明成皇后還有口氣,將奄奄一息的皇后放在木板上開始輪姦,明成皇后在屈辱中死去。


小熙為人人


題目中所說的明成皇后,是朝鮮李氏王朝高宗的王妃、純宗的母親。她本名叫閔茲暎(민자영/Min Jayeong),因此在又被稱為閔妃,死後的諡號為明成皇后,後連同尊號加諡為“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洪功誠德齊徽烈穆明成太皇后”。

所以一般稱她為明成皇后。

一、出身朝鮮望族

1851年農曆九月廿五,閔茲暎出生於京畿道驪州郡。在她13歲那年,即1864年,朝鮮國王李昇去世,由於沒有子嗣,便以他弟弟之子,年僅12歲的李熙繼承王位,是為高宗。

由於驪興閔氏是朝鮮望族,15歲時,閔茲暎即被興宣大院君選入宮中,成為王妃。

二、走上權力頂峰

由於李熙太過年幼,因此事實上是他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不過大院君在政治上極端極端守舊,仇視外國勢力,不僅屢次殺害傳教士,還堅決不肯朝鮮開放通商。

閔妃剛入宮時,與高宗很合不來,後者終日花天酒地,而閔妃則總是讀書學習。閔妃這個人很有政治手腕,儘管沒有家族做靠山,但她卻一直在悄悄培養忠於自己的勢力,為此,招來了興宣大院君的不滿。

當閔妃生的第一個兒子夭折時,興宣大院君公開指責閔妃,並且打算立另一個妃子所生的完和君李墡為世子。閔妃在此問題上毫不退讓,她奮力展開反擊,最後逼的興宣大院君還政於22歲的高宗。

隨後,閔妃又將高宗的妃子及其所生的王子趕到宮外居住,很快那孩子就夭折了。不久,閔妃生下第二個兒子李坧,即純宗。

看到老婆這麼厲害,高宗改變了最初的看法,開始仰慕閔妃的聰明。很快,年長几歲的閔妃就已經成為了高宗離不開的政治靠山。

三、從親日到親華

1876年,日本出動兵艦,脅迫朝鮮簽訂了《江華條約》。清政府完全沒有盡到宗主國的責任,包括閔妃在內的朝鮮王室和大臣中一些人開始親日。因此閔妃控制朝政後,鼓勵高宗引入日本勢力的同時,還利用軍制改革,裁汰由大院君創辦的“親軍營”,組建了以日本人為教官的新軍“別技營”。

由於處處排擠大院君,最終矛盾激化釀成1882年6月的“壬午兵變”,閔妃被迫化妝成宮女出逃,其黨羽閔謙鎬等後黨高官被捕殺殆盡。

大院君捲土重來的時間很短暫,逃亡途中的閔妃指令正在天津的朝鮮使臣金允植向清廷求救。很快,清廷派出吳長慶率領的淮軍在朝鮮登陸。23歲的袁世凱行動果斷,主持誘捕大院君,並連夜押送天津,一舉成名。

由於清軍幫助閔妃平息兵變,因此,當她再度掌權後,自然而然選擇親華。

不過,閔妃的親華,也使得她與親日勢力開化黨漸行漸遠,後者試圖發動政變奪權,結果被閔妃聯合和袁世凱再度擊敗。

平息兩次兵變後,閔妃的地位越發穩固。

四、被迫藉助俄國反日

甲午戰爭後,滿清勢力徹底被逐出朝鮮,閔妃也被親日派奪權,逐漸失去權勢。由於俄國人在“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中的表現,使得她把目光放轉向沙俄,認為可以聯合俄國驅逐日本勢力。

閔妃曾經說:“日本人和閔氏勢不兩立,就是丟失若干土地給其他國家,也要報日本這個仇。俄羅斯是世界的強國,日本不能相比,而且有保護君權的條件,可以依賴。”

為此,閔妃積極聯絡俄國為首的西方各國公使,還成立了貞洞俱樂部,聚集一批反日大臣,如李範晉、李完用、樸定陽、沈相薰、安駉壽等,形成“貞洞派”。

五、被日本浪人所害

1895年7月6日,閔妃在俄國公使韋貝爾的協助下,逼迫日本扶植的親日派樸泳孝下臺,並解散親日派組成的內閣,建立親俄政府。

10月8日,日本駐朝鮮公使三浦梧樓與朝鮮親日派裡應外合,組織日本浪人和400名日本守備隊員,挾持大院君攻入朝鮮景福宮,亂刀殺死閔妃並澆上煤油焚屍,史稱“乙未事變”。

由於擔任宮中警衛部隊的美國教官全程目睹,乙未事變的真相才得以人盡皆知。日本政府為此假惺惺宣佈調查事情真相,不過最後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被廣島地方法院宣判無罪。

六、死後哀榮備至

李熙稱帝后,追贈她為明成皇后,並於1897年11月21日舉行國葬。後來,李熙還派人前往清南京考察明孝陵舊制,並借鑑仿造洪陵,“前後靡費百億,為國朝山陵之冠”。

由於閔妃早期主張開放,後期又抵抗日本而身死殉難,所以成為韓國人心目中的烈士,被稱為“偉大的鐵娘子(위대한 철여자)”。

閔妃一共生了四個兒子,三個出生不久便夭折,唯一存活的兒子李坧在1908年繼位,1926年去世,沒有任何子嗣。


小奔說史


有關朝鮮李氏王朝有著許多解不開的謎,其中以近代史上的明成皇后之死尤為難解。到底這位美麗的皇后是死於誰手,貴為皇后的她為何會給自己招來禍端。

明成皇后出身驪興閔氏家族,名叫閔茲暎,嫁入李氏家族之後,被封為閔妃。這個人物在朝韓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她放任閔氏外戚干涉朝政成為貪腐集團,但又反對過日本人。(下圖為後人所畫的明成皇后畫像,事實上明朝皇后的真實樣貌沒人知道,在其死後,所有的畫像和照片全部被焚燒。)

李氏王朝在末期出現外戚干政現象,閔妃猶如大周女皇武則天一樣囂張跋扈,曾一度成為朝鮮王朝真正主宰者。她主導的外交政策反覆無常,最初表現為親日,希望利用日本幫助開國。在其過程之中閔妃與親日之改革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轉而偏向親中,多次利用清軍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這期間還傳與袁世凱暗中私通曖昧,並藉助袁的勢力排除自己的公公興宣大院君(高宗是大院君的次子)。

清國甲午戰敗後,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正式宣佈大清放棄對朝鮮宗主權,並且要求駐朝兵力全部返回。這一回閔妃失去了日本和大清兩座靠山,她繼而謀求接近俄國反日。

許多李氏王朝的元老人物對閔妃憎惡有加,但不敢明示,甚至有人想要暗中除掉她。其中最想剷除的他是貴族樸泳孝。樸泳孝在甲午之後頻繁接觸日本人,成為日本人的鐵桿朋友。他在1895年對日本公使三浦梧樓說:“閔妃是朝鮮的大狐狸,萬事都是障礙”。不久後三浦梧樓策劃發動了乙未事變,當時的行動代號稱為“狐狩”。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的“狐”就是閔妃。

閔妃的左右搖擺,讓人厭惡,就連袁世凱都說:“王妃昏妄,親西人而薄中國”而且“非常淫亂,有意和他私通”。

除此之外,閔妃被認為是“朝鮮的慈禧”,因為她大興奢靡之風,最終造成國庫空虛,生下王世子李坧後,更是將奢侈發揮到極致,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她是導致朝鮮王朝亡國的禍水。

朝中不少大員來自於閔氏家族,這些人全部通過閔妃的關係成為朝廷大員。他們借勢囂張跋扈,作為閔妃一派與興宣大院君為敵,雙方勢如水火,彼此互相暗殺,恐怖活動不斷。

早在1882年7月23日,興宣大院君曾煽動舊式朝鮮軍發動“壬午事変”殺入皇宮,計劃剷除閔妃與其一族。閔妃獲悉情報後,提前從王宮逃出,因此逃過一劫。當閔妃再次掌權成為朝鮮末代王朝的真正掌門人後,迅速反撲回去。在後來的許多年中,朝鮮王朝一直掌控在閔妃手中。

直到1895年,閔妃才算徹底失勢,並且為之送命。但究竟是誰殺掉的她,這個成為一樁懸案。當時的事件大致是這樣的:日本公使三浦梧樓與開化派、大院君等勢力對於閔妃聯俄反日的政策不滿,趁“朝鮮訓練隊”準備造反的機會除去閔妃這個障礙。


1895年10月8日,朝鮮訓練隊、朝鮮親衛隊、朝鮮警務使、日本軍守備隊、領事館警察官、“日本壯士”(幫派成員,來自黑龍會等組織,與孫先生關係密切)、日本新聞記者等衝入景福宮。

這支人們約為1000人,其中朝鮮人800名,日本人不到200。當這些人衝入宮中後,只遭遇到閔妃侍衛官洪啟燻的輕微抵抗,洪啟燻手下只有200人,而且多數沒有配備槍械,使用的是原始的刀劍。故很快被擊潰,洪啟燻重傷戰死。

朝鮮高宗先被制壓,興宣大院君與三浦梧樓負責保護並安撫高宗,陳述利害關係,要其接受剷除狐妖閔妃與閔氏一族的事實,並告知這次行動是為了清君側,而不是針對高宗。(下圖為接受日本化訓練的朝鮮新軍,闖入皇宮的就包括這支新式軍隊)

閔妃被殺的消息很快傳來,興宣大院君派人辨認後,確定是閔妃。閔妃死因是被刀砍致死,而進入宮中的人馬,不但日本人使用武士道,朝鮮軍官也配備軍刀,可偏偏沒人承認是自己所為。

事後,有幸存的侍衛透露,在他們投降之後,衝進來的人並沒有為難他們,他們看到日本浪人持武士道亂砍亂殺,不少宮女慘死刀下。最終一個日本浪人在坤寧閣發現一個宮女打扮的女子,不由分說揮刀就砍。這個日本浪人事後被證實為黑龍會成員中村楯雄,而那個宮女打扮的被認為是閔妃。

侍衛聲稱看到閔妃試圖反抗,並在捱了一刀後逃到玉壺樓的院子,另外一個日本浪人衝過來(黑龍組成員藤勝顯)補上第二刀,閔妃倒在血泊之中,嘴裡喃喃喊著她兒子李坧的名字。而後朝鮮將官禹範善趕到,拿出軍刀刺了一下後,將奄奄一息的閔妃放在木板上,讓宮女來確認。當證實閔妃的身份後,禹範善與另外兩個身穿將官衣服的人跟日本浪人竊竊私語幾句後,各自揮刀朝著閔妃亂砍。不久後,興宣大院君派來的人看過屍體後,回去覆命。禹範善命人燒燬閔妃的遺體,做最後的處理。


據說閔妃兒子李坧(朝鮮純宗)目擊了整個過程,事後他精神受到打擊,常常痛哭咒罵“殺死國母者禹範善”。

後來有關閔妃的死,幾乎全部歸結於日本人之手,閔妃的形象只因為是“被日本人殺死的!”,此等民族仇恨使她反轉,從一個慈禧似的的人物,成為一個大義凜然的有氣節的女子。

閔妃死後,勝利派大院君剝奪兒媳婦閔妃王后的稱號,降格為平民。1906年,高宗回憶此段“明成皇后弒害事件”說:“我臣僚中不逞之徒”所為。因為大院君是自己的父親,高宗也無可奈何。

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高宗自行稱帝,將閔妃復位,並追諡為“孝慈元聖正化合天明成太皇后”,並厚葬於南楊州市金谷洞的洪陵。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訂後,大韓帝國宣佈滅亡。

誰也不會想到,閔妃的死竟然被再次推到一個著名人物身上,這個人就是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安重根被俄國人逮捕交給日本人後,日本人對其列出15大罪。第一宗罪,就是刺殺閔妃。不知道安重根是怎麼想的,反正自己是死罪,任日本人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大獅


這個明成皇后是死了後追封的,一般人稱她為“閔妃”,當時的朝鮮也是閉關鎖國,俄、日、英等國數次侵略,朝鮮都以失敗告終,於是出現了鎖國派和開放派,而閔妃就是開放派的代表人物,為了避免朝鮮被吞併,她先依附利用清廷,但甲午一戰後失敗,她又與沙俄結盟來對抗日本,為了清除這塊絆腳石,閔妃被日本人殺害,然後把罪行轉嫁到其政治對手,頑固派公公大院君身上,2年後朝鮮國王李熙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后。

圖為閔妃像。

她1851年出生朝鮮外戚家族閔氏,嫁給了朝鮮國王李熙,成為其王妃,通稱為“閔妃”,她這個家族和皇族李氏歷代有多次聯姻,李熙的奶奶、母親都是閔氏,勢力非常龐大,1866年嫁給李熙時,朝鮮政權掌握在公公大院君手裡,由他來監國,李熙長大後性格懦弱,很多事情都聽老婆的,漸漸形成了以閔妃和大院君兩大勢力集團爭權對抗。

圖為朝鮮國王李熙。

大院君攝政時,奉行鎖國政策,國家非常封閉,與西方列強經過數次戰敗後,逐漸被外界打開,閔妃代夫掌權後就形成了依附西方列強的開放派,與大院君依附清廷頑固的鎖國派展開了激烈鬥爭。1894年在朝鮮爆發的清日戰爭,清廷慘敗,日本逐漸掌握對朝鮮的霸權,這時不甘做傀儡的閔妃又與沙俄建立外交同盟,以此來牽制日本,於是惹來了殺身之禍。

圖為“乙未事變”策劃指揮殺害閔妃的元兇,三浦梧樓。

日本人起初不想殺死閔妃,最起碼以前合作是很愉快的,誰知4月簽訂的《馬關條約》,閔妃並不買賬,公開與沙俄結盟,趕走了親日的內務大臣樸泳孝,解散了親日的內閣,7月日本隨即派出了軍隊出身的三浦梧樓任朝鮮公使,這人是強硬的軍國主義,10月的一天凌晨就糾集部隊和浪人衝進景福宮,挾持了高宗李熙,殺死了閔妃,焚屍。

明成皇后在韓國曆史上,被刻畫成主張開放、抗擊日本的英雄女性,圖為明成皇后洪陵。

由於死後無屍,日本人拒不承認殺害閔妃,把責任推到政治對手大院君身上,並挾持李熙將閔妃廢為庶人,但當天晚上有兩個洋人是目擊證人,他們把真相告白天下,朝鮮民眾對日本群起激憤,也迫於國際輿論壓力,三浦梧樓等人象徵性的被“抓捕審判”,1897年李熙建大韓帝國時,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后。


圖文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我最喜歡回答這個問題了。

大家可以看看韓國電視劇《明成皇后》。

先說明一個概念,明成皇后這個詞本來就是扯淡的。

明清時期,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只能稱王,沒有資格稱帝。所以閔妃只能是明成王妃,絕對沒有資格稱後。這是根本性問題。

其實明清時代,朝鮮國王如果沒有受到中國的正式冊封,他們登基是無效的,是篡權。

比如閔妃的公公大院君李昰應,曾經政變推翻了兒子高宗,自己執政。

當時清朝認為高宗李熙是中國冊封的正統國王,大院君是篡位,派袁世凱去將大院君生擒,押回中國長期關押。

就是這個意思了。


韓國電視劇《明成皇后》中,閔妃死的非常壯麗,比戰死的李舜臣更牛逼。

電視劇中,閔妃面對幾個拿著武士刀的浪人,比劉胡蘭還劉胡蘭,大義凜然,毫不畏懼,還下令浪人快動手。

相反,幾個日本浪人嚇得屁滾尿流,滿頭大汗,差點就跪下了。

最後在閔妃怒罵“快動手”中,日本浪人才“被迫”揮刀將閔妃砍死。

一個民族能意淫成這樣,也算了不起。


實際上,閔妃死的極慘。更慘的是,她死後還被日本浪人辱屍。

其實,最初將日本勢力引入朝鮮的,就是閔妃。

閔妃為了和公公大院君爭奪權力,利用日本勢力壯大自己,不惜簽訂《江華條約》同日本建交,引狼入室。

同時閔妃和慈禧太后一樣,擅長奪權,卻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更缺乏外交能力。

在閔妃執政的10多年內,朝鮮國內情況嚴重惡化,民亂兵變政變多如牛毛,國家一片烏煙瘴氣。

壬午兵變中,閔妃靠化妝成宮女才逃出王宮。

隨著滿清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朝鮮全境都被日本佔領,閔妃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搞笑的是,此時閔妃還利用沙俄試圖對抗日本,繼續控制朝鮮。

日本人是豺狼,如何能夠客氣。日本人直接用武力解決問題,對付已經沒有什麼實力的閔妃。


1895年,日本駐朝公使三浦梧樓策劃下,日軍率領400名日軍和800名朝鮮偽軍,衝入景福宮。朝鮮衛隊不敢抵抗,作鳥獸散,衛隊長(閔妃的親信)洪啟薰被殺死。

隨後,日本人控制了景福宮,立即派出幾十名日本浪人(流浪武士),搜尋閔妃。

為啥他們不去對付高宗?因為誰都知道高宗懦弱無能,不需要對付他。

這邊,閔妃再次裝成宮女,試圖躲藏起來。

這邊,日本浪人衝入閔妃的住所坤寧閣,將阻攔的宮內府大臣李耕稙砍成重傷。

閔妃無法逃走,只能躲在衣櫃中,被一個叫做中村楯雄的日本浪人扯著頭髮拖了出來,一刀砍中腹部。

另一個浪人藤勝顯也衝過來,連砍數刀。

本來殺了人,也就算了。沒想到這群日本浪人還非常變態。

當時44歲的閔妃已經重傷,奄奄一息。這幾個日本浪人為了羞辱她,當眾將她的衣服剝光,讓她裸露下體在大庭廣眾之下。一說,一個日本浪人還做了一些下流的舉動。

需要說明的是,閔妃也不是什麼好人。當年高宗寵愛妃子張氏,閔妃大大吃醋。他將張氏逐出宮廷,還讓侍衛割下她女陰兩邊的肉。日本浪人此舉,不知道算不算報應。


隨後,他們又連砍幾刀,將閔妃徹底砍死。

日本人殺害了閔妃以後,將她的屍體在景福宮邊的松林中澆上汽油焚燒,並把骨灰丟進了池塘裡。

所以今天閔妃的陵墓內沒有她的遺體,而是殘存的一點骨灰和生前的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