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吳京很少再碰功夫片,直言:現在演員連正面都要替身,還怎麼拍

這段時間,漫威電影被不少好萊塢影人口誅筆伐,要麼是覺得漫威電影成為主流卻沒啥營養,要麼是覺得漫威電影一家獨大,壓縮了其他類型片的市場。

當一種類型片成為主流,甚至影響力持續數年,勢必會遭到其他類型片從業者的擔心甚至質疑。但市場規律就是這樣,潮流輪流換,霸主輪番做。當年的武俠功夫片也正是如此。

吳京很少再碰功夫片,直言:現在演員連正面都要替身,還怎麼拍

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古裝武俠十分流行,七十年代初,李小龍引起現代功夫片潮流,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成龍的功夫喜劇也引領了一個時代。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以成龍、李連杰為首的動作演員也曾以武俠功夫片創造了自己的光芒。

九十年代中後期到新世紀,甄子丹、吳京等人也憑動作片混出了頭,但奈何,港片黃金時代就這麼結束了,而功夫片時代也逐漸遠去。

近些年,除了甄子丹主演的《葉問》系列,實在再難有在商業上成功的功夫類型片。

吳京很少再碰功夫片,直言:現在演員連正面都要替身,還怎麼拍

這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武行的逐漸消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當年,參與功夫片的大多演員身上都是有真功夫的,或者說,有真功夫才有機會,畢竟武俠功夫片在那個年代確實是主流之一,市場很大。

如今,市場變小,拍攝技術提升,肯去用汗用血追求真刀真槍的沒幾個了,隨便上個演員,實力不夠,可以輕鬆用拍攝技術彌補。前兩年魯豫採訪向華強夫婦,提起他們當年將兒子向佐送去學武。現在看來卻有些令人唏噓了,“富家公子”流汗流血用幾年時間學了真功夫想要在電影市場闖蕩一番,不料功夫片時代就這麼過去了,就算家族曾掌控電影時代,但如今對電影市場也無能為力。

吳京很少再碰功夫片,直言:現在演員連正面都要替身,還怎麼拍

李連杰如今已基本退休。成龍在好萊塢的這些年好作品確實明顯減少,他也直言在西方拍片確實沒在香港拍片好看,因為西方拍攝有太多不容變通的死板規矩,不容商量,不管是工作時間計劃,還是團隊,都極大阻擋了影片的拍攝質量。

吳京很少再碰功夫片,直言:現在演員連正面都要替身,還怎麼拍

吳京雖然這些年有很多爆款電影,但也很少再拍功夫片了,對於他來說,雖然不是西方,但如今與當年相比,確實同樣有很多以前不曾有的障礙。

吳京表示,從2008年開始,我們內地開始流行“短平快”,拍影視作品只要追求“快”,這對於功夫演員出身的吳京來說,很難去習慣。“功夫這種東西得付出心血,大家一起配合、磨合才能拍的。”吳京回憶當年主演的由張鑫炎、袁和平聯合導演的《太極宗師》,20集拍了五個半月,但按現在“短平快”的製作風格,20天就得拍40集。

吳京將以前的作品比作精煮慢熬的“佛跳牆”,將現在的作品比作追求短平快的“漢堡”,“我是從‘佛跳牆’開始學的,我不會做‘漢堡’,結果就拍不下去了。”

吳京很少再碰功夫片,直言:現在演員連正面都要替身,還怎麼拍

拍部功夫動作片,由於追求速度,現場道具也不會認真準備,演員也不會認真準備。“當年的那些偶像、演員都會打,(現在都用)替身,我就跟替身打,打到最後,我連跟正身演戲都是替身了,我覺得不再是我想要追求的東西了。”

雖然如今的電影市場在發展,電影技術在進步,與此同時,但我們肉眼所見的範圍內,能用技術能代替的真實,包括哪些真材實料的功夫,已經在迅速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