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感受文化底蘊篇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

——感受文化底蘊篇

山陽的由來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感受文化底蘊篇

山陽先秦時期,為淮夷之地。秦代,境內屬東陽縣,東晉時期先後屬山陽縣,隋代屬安宜縣。唐代直到民國,東境屬寶應縣,西境屬山陽縣(後改為淮安縣)。民國29年(1940年)4月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境域屬淮寶縣。新中國成立後,東境屬寶應縣,西境屬淮寶縣延續。1950年5月淮寶縣撤銷,山陽區劃歸寶應縣管轄至今。山陽鎮地處寶應縣城古運河西。鎮域地處揚州市西北緣,位於北緯33°09′33″~33°17′25″、東經119°07′43″~119°16′15″之間。地域南與金湖縣前鋒鎮、北與淮安市淮安區南閘鎮毗鄰,西與洪澤縣岔河鎮隔湖相望,東距寶應縣城運河之隔。全鎮面積123.4平方千米。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水產養殖總公司。

山陽溝是山陽舊名,明朝初起,老集鎮有三個被洪水衝擊的溝塘,面積不大,但溝塘較深,乾旱年份從未見底,人們稱為“三眼井”,一個在鎮東街首(現小學西側),另一個在在今山陽鎮政府東圍牆外,還有一個在老山陽政府所在地後。山陽鎮舊屬淮安府山陽縣,三眼溝遂諧音為三陽溝,因距山陽縣城較近,人們就一直把山陽溝地名流傳。據《山陽縣誌》記載,至元年間(1344年)就有山陽溝之稱。同治元年(1862年)山陽縣設山陽溝鎮。山陽從得名至今已有675年曆史。

山陽的文化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感受文化底蘊篇

郭沫若老先生最後一本歷史考證文集叫《李白與杜甫》,他在書的最後年鑑表中註定,詩仙和詩聖曾在安宜以西湖面蓬船上邂逅。唐天寶五年(公元746年),大詩人李白由蘇州來白馬湖,當時杜甫四十二歲,李比杜大十二歲,應該已是五十四歲。聖和仙相遇,歷史上稱之太陽與月亮的相會,他們一生也就只有兩次,安宜以西的湖應該就是白馬湖,而安宜以西的地盤就就是山陽了。兩人遊覽觀賞了白馬湖的美景秀色,飽了眼福後,可惜留下的詩稿現已佚失。而在劉禹錫筆下,白馬湖則另有一番景象。他在長詩《採菱行》中是這樣描寫白馬湖的: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感受文化底蘊篇

《採菱行》

【唐代】劉禹錫

白馬湖平秋日光,

紫菱如錦綵鸞翔。

盪舟遊女滿中央,

採菱不顧馬上郎。

白馬湖與邊壽民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感受文化底蘊篇

邊壽民(1684年—1752年),初名維祺,字頤公,又字漸僧、墨仙,號葦間居士,江蘇山陽人(今淮安區),晚號葦間老民、綽翁、綽綽老人,清代著名畫家。早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邊壽民20週歲之際,即入學為諸生,但由於他鄙薄章句帖括之文,應鄉試而不中式,乃更寄情於詩畫。淮安邊家與白馬湖邊的趙家是世代老表,有好幾代都結親,邊壽民跑到老表家來寫生是常事,白馬湖蘆葦叢生,風景絕佳,入秋尤宜,秋水澄碧,蘆花飄白,蓼花透紅,遊憩其間。

蘇中名剎——古上生寺

2019寶應青年千人毅行:美麗鄉村山陽行,感受文化底蘊篇

古上生寺舊址在古泗州城北門,泗州城淹沒之後,遷至山陽鎮頌陽村侯莊組。建寺廟的地方稱為“龜地”,地形像龜,有龜頭、四足。頭為水塘,當地人稱“庵大塘”,約四畝地,塘中有蓮花。中間有一長滿紅柴的土墩。塘邊有一條路通向寺廟大門,信仰佛教的人都通過此路,故稱“燒香路”。寺門為方形,門上鑲有大理石牌匾,上書“古上生寺”四個大字。兩側配有大理石對聯,上聯為上生清淨超三界,下聯為古寺巍峨建六朝。上生寺四周建有圍牆,有大小房屋九十九間半,四角建有小天井,天井內栽植花卉名木,四季長青。民國後期,有偽軍想破壞古剎風水,在寺廟四角處各鏟七八鏟,鏟完後,頓時天上烏雲密佈、陰風怒吼,此後寺廟日漸衰敗,被偽軍佔為己有,試圖長期駐紮,毀於戰亂。目前寺廟遺物散落於村民家中。有儲物大缸數口,缸面作浮雕,圖案為和尚、五爪龍、藩枝蓮紋;有方形木印一枚,印面寬9.6公分,高2.3公分,上刻篆書印文“古上生寺秉教沙門印”;有鐵鐘、銅鐘各一口,鐵鐘不知所蹤,銅鐘已查明在鎮江金山寺。寺廟部分建築用磚及石質構件現在原山陽影劇院。

供稿:李傑

審稿:錢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