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月跑量200K以上

身形未必很瘦,但不超重

訓練相對規律

跑齡兩年以上

▓會放煙霧彈!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跑進330既然這麼簡單,身邊那麼多跑友不缺努力就是跑不進330,又是為什麼?

小編微微一笑,拿出四張白紙,畫出 4 副面孔,以畫作答: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大A日常訓練速度很快。雖然跑齡尚淺,但場地間歇更像為他量身訂製,甚至可以和310水平的夥伴們戰作一團,一較高低!

每一次場地訓練都是他的高光時刻。夥伴們覺得330以內的成績之於大A,就像赤兔馬之於呂布,堪稱絕配。

可就是330這麼一個小目標,大A全力跑了整個賽季就是擠不進。

大A每次參賽的模式也如出一轍:發令槍響,勢如獵豹,閃電出擊。從激情無限的間歇配遞減到英里配速再到5k配速一路下滑,30k後頭暈、腰痛、腿抽筋,配速猶如傾倒的多米諾骨牌,呼啦啦一路坍塌到底。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我們身邊不缺大A這種獵豹型跑者,身體素質優秀,絕對速度出色,訓練必為人先,但因為長期缺乏低配速慢跑和長距離拉練,線粒體、毛細血管數量和心臟每搏最大泵血量都沒能得到充分發展,導致基礎有氧薄弱,一到全馬比賽後半程,潰不成軍鎩羽而歸終成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麼淺顯易懂的道理大A為什麼不做反省改變呢?小編也嚴肅思考過此類問題,覺得這就好比我們吃飯,明明知道粗糧蔬菜對身體有益,卻還是選擇今日炸雞,明日小燒烤,理性很難戰勝偏好。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小B日常訓練總是悠哉悠哉,就算遛狗的萌妹超過他,也是一副“她強任她強,清風拂山崗”的樣子。平時跑團合練也總是吊在隊尾不急不緩。每每問道他為什麼不跑Tempo或者加一點配速,小B總是振振有詞:馬拉松又不是百米飛人大戰,只要耐力足夠好,成績自然會提高。

小B為達成全馬330的小目標也付出過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每次全馬比賽成績都差那麼一點點,賽後總會意猶未盡,後悔賽場上為什麼不跑快點。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這種駱駝型跑者也大有人在。平時刷圈就像不死鳥一輝附體,感覺永遠跑不死,但只要提一點配速,便難以維繫,配速很快被打回到“舒適區”。這種跑者有著不錯的基礎有氧,但乳酸閥值很低,導致賽場上快一些,一念天堂;慢一些,一念地獄。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老C平時跑步“不偏科”,耐力練習,他有!速度練習,他也有!可就是家裡忙,工作忙,應酬忙,導致訓練就像天上的雲,你不知道明天飄來的,會是哪一朵。

有時候,周跑量100不算多;有時候,月跑量零蛋也正常。由於訓練極其不規律,經常大賽來臨,狀況百出,永遠發揮不出他曾靈光一閃的實力。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黑白無常型跑者老C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也很常見。他們的訓練和比賽,就像沒有任何戰略部署的軍隊要隨時應對大大小小的戰役,勝算概略極低,被全殲的可能性極大,比賽不出成績也就不足為奇了。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一出道就為多巴胺著迷,迅速愛上了跑步後大汗淋漓的暢快感,訓練一次比一次積極,配速一次比一次更快,但由於常年久坐不運動,身體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運動刺激,導致很快受傷,久久不能痊癒,反覆折騰半年後,內心灰冷,自我懷疑:我不適合跑步,我膝蓋不行,我跟腱不好,我扁平足,我…最終曇花一現,消失前甚至來不及和跑步聲再見。

跑步是人類千萬年來進化出的能力,是天性的自然釋放,很遺憾D仔還沒有真正領略過它的美,就匆匆離去,這種類型最為可惜。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通過以上四張面孔可知,過度偏激型訓練很難全面發展馬拉松需要的各項能力,導致不能釋放身體潛能的十之一二,跑不進330也很正常了。

那麼市面上有那麼多的跑步書籍,比如:丹尼爾斯方程式、漢森訓練法、MAF180訓練法、亞索800、細胞分裂跑等等五花八門,是要把這些跑步理論全部消化才能跑進330嗎?

這類書籍當然有用,只是330離普通男性跑者的馬拉松瓶頸還相距很遠,不需要多麼精湛的跑步技藝,多麼科學的訓練系統,只需要符合“一張畫像”,遠離“四副面孔”,就一定可以實現——別忘了,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其實我挺不願意講訓練的,因為我相信關注極度配速的跑友都有足夠的跑步知識儲備,小編說多了也不過是班門弄斧,人云亦云。

但我還是想嘮叨一下跑步虛擬世界中的那個大佬,最後一個大佬!

我們知道跑步虛擬世界中有三大明星,分別叫做LSD、tempo和間歇,他們幾乎霸佔了鎂光燈的全部光亮,但卻還有一位大佬,地位和他們同等重要,卻經常遠遠的站在昏暗角落被我們忽視。這位大佬,他的名字,叫做“休息”。

很多嚴肅跑者並不缺乏執行力,卻常常忽視休息。無論睡眠不足,亦或生病感冒,還是身體極度疲勞,都會按照課表去完成計劃,配速只快不慢。

這樣的跑者通常短期內進步很大,但傷病風險更大,經常“進兩步退三步”,雖然訓練的刻苦程度讓人感動,結果卻越跑越傷,越傷越慢。其實訓練是在破壞身體,休息才使能力提升。只破壞,不提升,會讓身體變得像一個自暴自棄的小孩,越走越偏,拒絕成長。

我們跑過了太多的長距離,苦戰過各種間歇和Tempo,傷病出現時才會亡羊補牢般去吃藥,去休息。我們常常忘記對身體好一點,忘記以靜制動,用休息幫助我們更好的去成長、去變強。

是男人就能跑進330


希望每一個跑者的訓練週期都能夠從休息開始,

到休息結束,輕輕鬆鬆的跑進330。

圖:沈烏賊

攝影:圈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