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人類將會怎樣生活?

K先生不滿意


對比一下地球木星的大小!木星直徑是地球的11倍,面積是地球的121倍,體積是地球的一千多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果木星是一個籃球的大小,地球頂多就是一顆很小的玻璃珠!

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地球面積就會變成現在的121倍,這是什麼概念?這就相當於人口密度降低為現在的121分之一,這已經很恐怖了!

2018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0人,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每平方公里近2萬人,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國,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而我國屬於人口密度較大的國家,每平方公里140人!

如果地球變成木星那麼大,意味著我國的人口密度將降至每平方公里不到兩人,那個時候人人都是“地主”了!更意味著地球上每個地點的距離將會增加100多倍,有汽車火車甚至飛機都不管用了!

更重要的是,屆時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將增加十幾倍,等於你必須承受將近一頓的重量,誰又能承受如此重量呢?

事實上,科學家們要已經研究表明,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不可能很大,質量超過地球質量的三倍就很難形成巖質行星了,會成為氣態行星,像木星那樣!所以,不要幻想著地球成為木星那樣的星球了,如果真的那樣,也不會有人類出現了,甚至不會有任何生命!


宇宙探索


木星的大小是地球的1300多倍,如果地球突然變的真麼大,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說,影響肯定是巨大的。



首先,地球體積變大了,說明地球上的陸地或者海洋麵積增大了。陸地增大的結果就是,地球可能會誕生一些新的國家。這點相信大家都可以想得到,過多的土地,一定會產生新的國家。特別是一些文化歷史底蘊不深的國家,在圖地。另外,由於地球擴大,地球原先國家之間的距離也會隨著變遠。之前2個小時能夠到的地方,現在坐飛機估計都得10個小時以上。因為地球變成木星大小,增加了兩地的的距離。




地球變大的另外一個效應就是,地球必須自傳加快。因為地球體積變大1300倍,質量也會變這麼大。如此,地球和太陽原先的動態平衡被破壞掉,地球必須提高自轉速度,才不會被太陽引力捕獲。如此的話,地球上的日曆就要從改寫了,人們也需要適應新的動力加速度。特別是一些比較環境依賴的動植物,有可能會因為地球的一點輕微改變而滅族。


科學探秘頻道


還好地球只是變得有木星那麼大,而不是太陽那麼大。不然我們人類世界就有意思了。即便是地球變得有木星那麼大,瞬間感覺人類世界不是那麼擁堵了。

如果要暢想“地球變成了木星那麼大,人類將會怎樣生活”,那就先不考慮重力對人類的影響吧!否則地球變得像木星那麼大的話,地球的重力會把人類壓扁的。人類是無法在這麼大的星球上生活的。

木星有多大呢?先來看一張木星和地球的合影再來了解一下。

圖示:木星和地球的大小比較

在上面的圖片中,那個藍色的小個子星球就是地球,旁邊的大傢伙就是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318倍,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1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0多倍。木星上有一個已經肆虐了300多年的超級風暴——大紅斑,就可以放得下1個地球!如果把木星縮小成一個籃球那麼大的話,地球就只是一個直徑2釐米的玻璃彈珠。

圖示:如果木星是籃球那地球就是玻璃彈珠

現在我們就清楚了,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人類將會怎樣生活了?地球的直徑將會增加11倍,地球的面積將會增加121倍。突然之間,感覺整個世界和平了。因為每個國家的領土面積都增加了120多倍,沒有領土糾紛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蒙古國那可真是地廣人稀了,每百平方公里才只有1.5個人。這要是到鄰居家串個門,可能要走上幾百公里地了。

地球一下子變成了木星大小,給人們帶來的最大的影響就是出門不方便了。原來普通的民航飛機圍繞地球赤道飛行一週只需42個小時就可以了。現在地球變得和木星一樣大了,在用同樣的速度圍繞地球赤道飛行一週就需要19天的時間。這還得要求飛機一刻不停的飛行才行。

圖示:木星的大紅斑風暴可以放下一個地球

地球變成了木星那麼大,城市和城市之間的距離增加了,人們出遠門就要花更多的時間。這就要求我們研發更加先進和快速的交通工具才能方便我們的出行。

當然,地球變得像木星那麼大是不可能的。如果地球的體積變得和木星那麼大的話,地球的質量將會遠遠超過木星的質量。那麼地球的重力將會壓平地球上的一切,人類也無法在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上生存的。

地球變得和木星一樣大,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呢?歡迎大家點評!


兔斯基聊科學


木星和地球

如果地球真的能像木星那麼大,其餘情況一點都不變,那還真的是變寬敞了不少。只是其他條件都不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要先從兩個天體的數據說起。

  • 地球直徑:12742千米
  • 木星直徑:142984千米

可以說,僅僅是直徑木星就比地球大了一個數量級。

不僅是尺寸相差很多,質量其實也相差很多,木星是地球質量的317.8倍。不過,這裡我們要知道,木星其實是一個氣態行星,人類是不太可能能住到氣態行星上的。因此,如果地球要像木星那麼大,還要保證是個固態行星,那我們可以通過質量比等於體積比來結算木星大小的地球的質量。簡單列一下:

體積比=12742^3:142984^3=1:1413

所以,如果地球像木星那麼大,那地球的質量就得變大到現在質量的1413倍。我們都知道,重力是引力和向心力的合力,而引力和質量成正比,因此,引力也會增大到1413倍,這也就導致了重力也大幅度增加。

所以,如果地球變大到木星那麼大的,重力要提高三個數量級,那結果會咋樣呢?

我個人覺得,人肯定是活不了了,具體來說,有這麼幾個原因:

沒有大氣

由於引力大幅度的提高,導致地球原本的大氣都會被吸到地表,地球會變成一個非常結實的球體,所有的東西都緊貼主表面,甚至進入岩石或者地殼當中,因此,空氣是不會有了,溫度也就保不住了,晝夜溫差將會極其大。所以,人根本沒辦法活。

大規模的隕石襲擊

地球其實因為有木星一直以來的保護,所以受到小行星和隕石的襲擊相對較少,尤其那種個頭特別大的,可以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者。

之前奧陌陌進入太陽系,就被木星利用引力彈弓效應給甩飛了。

而木星之所以可以作為守護者,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的引力特別大,如果地球變得像木星那麼大,那地球的引力會更大,所以,許多小行星和隕石都會紛紛往地球的軌道方向飛來,小行星和隕石撞擊地球的概率會大幅度地提高。

人體無法承受之重

沒有空氣,有許多隕石也就算了,問題是,連人都會在重力的作用下緊貼著地表,而且整個過程會極其慘烈,我們的脊椎根本不可能承受,骨頭會碎裂,整個人會爆掉。

地球不可能變得像木星那麼大

這其實也就是隨便舉一些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並一定全。不過,其實地球不太可能變得像木星那麼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此,在行星中也有兩個大類,一個大類叫做類地行星,另外一個大類叫做類木行星。

這不是亂區分的,而是和太陽系的形成有關。按照主流的星雲假說,太陽誕生於分子云的引力坍縮,在引力作用下形成的。而行星是由形成太陽時的邊角碎料構成的。

不過,同樣是邊角碎料,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含有大量的重元素,這其實是類地行星的特點。

而類木行星其實基本上都是有氫和氦構成的。這就要說到宇宙中元素的佔比了,大部分其實是氫和氦,只有不到1%是其他元素。太陽系其實也滿足這樣的比例,在太陽形成初期,太陽會嚮往吹太陽風,太陽風會把物質往遠離太陽的方向帶。

但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那些重的元素(原子序數大的)其實並不能吹得非常遠,而輕的元素(原子序數大的)比如:氫和氦就會被吹得特別遠。所以,才會出現,靠近太陽的行星上有大量的重元素,而且個頭都很小。而距離太陽特別遠的行星含有的元素都是氫和氦,且質量都很大。看看下圖,就會發現類木行星都很大,而類地行星都超級小,其實是太陽系本身的元素佔比就決定了。

如果地球的質量要變大到原來的1000多倍,這就意味著,太陽的物質總量至少也要變大到原來的1000多倍才行,不過到時候情況會更加複雜,距離太陽太近的行星能住人的概率並不高。


鍾銘聊科學


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那麼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人們的出行時間會更長,到地球的對面去需要的時間更長。但是,稍微有點物理天文知識的人應該知道,如果地球變得像木星那麼大,對人類的生活的影響可不僅僅只是這一點點。

木星到底有多大?

木星是太陽星八大行星之一,木星的直徑142987千米,大概為地球直徑的11倍,通過粗略計算,木星赤道長達45萬公里,是地球的十多倍,表面積是地球的120倍。木星的質量大概是地球的318倍。質量大就造就了木星的引力比地球大的多,大概有63倍,但是木星是一個“大氣星球”,表面大氣層厚度達到數萬公里,如果要能夠適宜人類生存的話,質量應該會變的更大,就是比目前所測得的質量和引力都要大。

大號“地球”到底有什麼影響?

引力大就會造成人類在地球上的感受差距較大。會明顯感覺到被壓迫的比較厲害,但是原則上說,只要有大氣和陽光和水,就適合人類生存,但是外在條件的改變可能需要人類慢慢進化,來適應重力的改變。

當然體積變大還會帶來地球磁場的變化,這樣就會帶來人類的方向定位變得大為不同。

那麼像木星一樣大的類地行星存在嗎?

理論上像木星一樣大的類地行星是可以穩定存在的,但是問題是在自然條件下產生這樣一顆行星的概率太小了。

和地球一樣,這顆行星的主要元素組成是氧,硅,鐵等重元素。木星之所以如此龐大,是因為它恰好出生在太陽系的黃金地段——雪線之外。它同樣也是從一顆巖質行星開始,以集聚重元素塵埃起家的。然而,在它的位置,距離太陽足夠遠,水可以以固態存在。這樣,它就有了足夠的材料,在短短3百萬年內增長到4倍地球質量。這個質量讓它有了足夠的引力去吸引最為豐富的氫和氦,然後一躍成為行星中的老大。

在太陽系中想成為具有木星那樣大的類地行星是不可能的,因為太陽系範圍內所有的恆星加起來的體積也沒有木星的體積大。但是類地行星可能會存在於其他恆星系,大行星的形成是通過宇宙中多個行星的合併形成的,從上億年的時間尺度上來看,行星會在不同軌道上遷移。同時可能會碰撞,合併,如果木星和其他行星合併,可以得到更多的重元素。

我們可以繼續設想,這顆行星可以通過軌道遷移,來到距離恆星很近的地方,變成一顆“熱木星”(Hot Jupiter)。在這個位置,強烈的恆星風和輻射會逐漸剝去行星的大氣和外層物質,露出裡面的巖質內核。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顆像木星這麼大的類地行星。但是這顆行星的位置需要有嚴格的限制,近一點會被“烤焦”,遠一點會被“凍死”


科學認識論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到了總質量的99.86%,也就是說所有行星和小行星以及彗星加起來也不過佔了0.14%


在這微不足道的0.14%裡,木星的質量又佔到了極大一部分,確切的說木星質量是其他七大行星加在一起質量的2.5倍還有餘,因此卡爾.薩根將旅行者一號拍攝的太陽系全家福內的地球稱為“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也就不足為奇的了。

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在抱怨房價的時候偶爾會想“要是地球和太陽一樣大的話,土地就不值錢了,所以房價也會便宜”,但委實說把地球變成太陽就大過頭了,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幻想一下,“如果地球和木星一樣大,人類文明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西漢司馬遷當年用肉眼巡視蒼穹的時候發現歲星呈現青色,於是以陰陽五行之說把歲星命名為了“木星”,時至今日在天文學家的幫助下我們已經知道了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但由於木星的氫和氦太多所以它的密度很低,這導致它雖然有千倍於地球的體積,但質量僅僅是地球的318倍。

如果地球變得和木星一般大小的話,每個國家的面積幾乎都能擴充上百倍,但這意味著即使是繁華的鬧市區也將變得“萬徑人蹤滅”,而且人口密度太低導致的經濟衰退必將促使所有國家和人類又儘可能的“聚攏”在一起生活。

幾百年來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告訴我們,“地廣人稀”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在現代經濟需要“城市群效應”的情況下。地球變大之後每個城市的距離如果都變成幾千甚至上萬公里,那麼經濟也就崩潰了,因為不是所有城市都能自給自足的。

綜上所述將地球變成木星那麼大並不利於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是從整個文明史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所費心費力爭取的東西,只會存在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初期。


當百年之後人類文明的科學技術達到了某個層次,所有困擾我們當代人類的“物質困擾”都將不復存在


宇宙觀察記錄


木星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其體積是地球的100多倍 ,相當於一顆玻璃球和一顆籃球的對比。

如果地球和木星一樣大的話。

我想人類就不可能再有領土的糾紛,相當於我們現在所有的建築或者土地,都比現在多100倍 ,當然這個國家要足夠的大。哈哈。

人類的伽利略號探索飛船,經過木星的時候,拍下了很多照片。並且清晰地拍下了一個大紅斑,那個大紅斑就是一個大風暴。已經肆無忌憚的颳了幾百年了。它的大小就相當於一個地球。


地球距離木星有6.3億公里。

如果我們的地球和木星一樣大,那我會想著辦法也要周遊全球 ,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夠游完。


我們不一定都是幻想,等我們的科技真的發達的時候,我們去把木星改造成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然後一人分一個大洲,這樣大的領土,在上面自己當皇帝吧。

如果科技真的發展成這種程度,那麼我們每人也可以分一顆星球。這一顆星球就是我們現在的商品房。想法是好的,精神是好的,現實是……😂。
好了夢到這也就該結束了,都醒醒吧。


宇宙幻想


這個假設提的有點腦洞大開。

眾所周知,地球雖然看上去十分龐大,但是在這茫茫宇宙中,比地球大的星球根本就數不清,就拿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來說,地球的體積也只能排到第五,那麼如果地球有木星那麼大,人類將會怎麼生活呢?

在太陽系中,木星是除太陽外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0倍,可想而知木星多麼龐大,而在很多人心目中,都認為如果地球真的和木星差不多大的話,那簡直就是人類的福音,這代表的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變得更大,資源也更豐富,那人類的社會發展自然也會更加完善。



可是凡事都是兩面性的,有好處也必定會有壞處,如果地球變得和木星一樣大,那麼地球的引力也會變大,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就會變得和木星一樣,隔三差五就會引來一些小天體,最重要的是,地球是一顆岩石星球,那吸引的小天體只會更多,到那是小天體撞擊地球就是家常便飯,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幾乎都不可能生存下去,就算是有生命能生存,生命形態也會發生改變。


所以說,地球如果真的和人類一樣大,對所有生命都不是好事。


河北薛之謙


應該說地球如果有木星那麼大,地球之上也會有生命形式存在,但不會有我們這樣式的人類存在!因為那樣地球的重力將是現在的幾十倍,以現有人類的骨架根本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何況那麼大的星球會常年颶風不斷,量級會大得驚人,一般的生命根本不能生存!所以如果真是那樣,恐怕只有少數爬行動物可以生存在山洞之中或背風之處了…


何陽老師


木星是太陽系內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行星,質量是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21倍,如果地球的體積變得如木星一般大,人類會怎樣生活?

首先,地球是岩石星球,體積變得如木星一般大,那麼質量肯定很高,質量很高那麼重力自然很大,事實上在地球變得如此巨大之後,重力加速度已經變為了108m/s^2以上,在這個近乎於現今重力11倍的星球上,如果還是如今這般軀體的話,我們會被壓迫的喘不上來氣,直至昏迷。

很顯然,在這樣的星球上,現今的人類不要談怎樣生活,是根本就無法生活。

假設我們本來就誕生在這樣的星球上:

身高不會高,地球上的高山不會高,建造的高樓一般不會超過100米,如果你的身高長到了1.1米,估計都可以當跳高運動員了。

身材的變小,但地球的表面積卻增大到了如今的121倍,坐飛機可就不是幾小時可以到達的了,估計得需要幾天的時間。

人類的探索進程會變得緩慢,表面積的增大預示著在地球上將還有很多地方等待著人類的踏足,大航海時代所能尋找到的大陸估計都找不到了,航海家會迷失在一望無垠的海洋中,人們逐漸認為除了自己的大陸,之外全是海洋。

探索太空的進程更加緩慢,11倍於如今的地球重力,人類依靠化學火箭是不會上太空的,可能會想出來新的點子吧。

總之那將是一個完全不同於現代人類文明的新的人類文明。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