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創新藥 ————機構資金最最偏愛的行業之一,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政策紅利助推 2018 年成為國產創新藥批量落地的元年。隨著 2015 年以來藥政審評審批新政逐步推進,審評積壓的狀況顯著改善,MAH 等制度試點也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初創型研發企業的投入要求,企業申報創新藥數量和品種獲批數量較此前有了顯著提升。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醫保局成立之後,醫保談判品種將直接實現在各省掛網採購,突破了之前醫保準入週期過長的限制,創新藥進入醫保週期大幅縮短,進而企業願意接受藥價更大的降幅,以換取更大的

市場,提高了藥品的可及性,降低了患者負擔,大大加速創新藥放量。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創新成為企業的必然選項,不同路徑殊途同歸。產業層面,在帶量採購的衝擊下,仿製藥企業原有的“高定價、高費用、高毛利”的銷售模式逐步發生變化,進而影響仿製藥企業原有的估值中樞。對於多數醫藥企業而言,拓展包括創新藥在內的新的增量品種成為企業面臨政策衝擊之下的必然選擇。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港股和 A 股科創板推出的利好研發性企業融資的新政成為助推創新藥企業加速發展的重要動力。研發管線逐步成為投資者估值和決定企業股價走勢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歐美等法規市場,“專利懸崖”現象明顯,大型製藥企業想要維持公司業績長盛不衰,僅僅依靠過往的成功產品是遠遠不夠的。推陳出新,產品迭代,才是推動公司業績不斷攀升的原動力,而新產品的上市必須依賴前期大筆研發費用的投入。縱觀海外大型製藥企業,研發

費用率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 10%-30%的水平;而以新基為代表的新興大型製藥企業,研發投入的體量較收入端的波動相對較大,主要取決於在研管線的研發進展,尤其是臨床開展情況,費用率較成熟製藥企業更高,通常在 30%以上。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在產業和資本市場政策的影響之下,國內醫藥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在研發投入層面逐步進入“軍備競賽的模式”,研發投入增速顯著提升。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資本市場繁榮為創新藥企業持續研發提供源頭活水。過往中國一級市場的健全與繁榮催生了一大批目前已有多個在研產品處於臨床後期的創新藥企業,經過多輪的市場檢驗與融資,市值已如滾雪球般不斷上升,亟待進入二級市場,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擴大企業影響力,協同產品銷售,併為之後與大型成熟要求的合作牽線搭橋。而在科創板提上日程之前,納斯達克與港交所成為這些盈利規模小,甚至未盈利科創企業遠走海外的上市之所。隨著一、二級市場機制不斷健全與發展,廣闊的投融資平臺為中國新藥研發提供充足動力,加速產業創新升級。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另一方面,隨著 A 股國際化水平的提升,外資也逐步成為影響部分 A 股龍頭醫藥企業定價的重要邊際力量。

中國正在逐步崛起的創新藥產業也備受外資關注。以 A 股“處方藥+創新”龍頭恆瑞為例,雖然對標國際龍頭,羅氏、輝瑞等,恆瑞接近 70 倍的 PE 相對較高,且短期內,業績很難實現爆發式增長,但其作為中國製藥行業的龍頭,優勢明顯,代表著中國市場不同的估值中樞,深受外資青睞。自 2016 年 6 月 29日開通滬股通後,恆瑞醫藥有三次大規模滬港通資金流入,分別在滬港通開通首周,除權除息日 2017 年5 月 31 日,及 A 股納入 MSCI 前除權除息日 2018 年 5 月 30 日;而在 2018 年中之前,滬港通持股比例隨公司股價穩步上漲,2018 年下半年有所回調,2019 年後隨大盤開始整體向好。截至 2018 年年報,恆瑞醫藥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已經沒有公募基金,除去大股東、產業資本、證金、匯金外,就是陸股通(佔總股本 11.52%)和一家 QFII 奧本海默基金(1.50%),外資已經深度影響著公司的證券定價。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政策和資本、人才的驅動之下,國內創新藥領域仍將持續維持較高的景氣程度。但新的政策環境對於企業在立項、臨床和市場準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長期來看,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 bigpharma+biotech 組合:一方面關注以恆瑞醫藥、復星醫藥、麗珠集團、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三生製藥、綠葉製藥等為代表的中國規模型創新藥企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關注康弘藥業、貝達藥業、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具備特色品種的優秀生物技術類公司。

選自興業證券《2018年國內創新藥發展回顧與2020年展望,創新加速,變革時代》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吳俊琛 執業證書編號:A0150618080002

好人好股明星講師 第一財經《公司與行業》和《財經風味》欄目重要嘉賓。 2017年2月28日至2019年3月8日第一財經旗下“有看投”個人錦囊總收益高達144.72%。 十年新經濟研究,F10功能發起人和參與者之一,5年10萬份研報的閱讀量級,對因基本面變化而形成的投資機會總結出一套獨到的分析系統和應用方法,通過三大邏輯前瞻性的把握熱點和主題性投資機會。

吳俊琛:這是醫藥業績大的原因,下一個“茅臺”或許就出自這裡

不管你是激進型的朋友還是穩健型的股民,都歡迎關注我們 @中和應泰上海分公司 。我們會定期發佈一些熱門題材幹貨和邊風煒 魏寧海 徐文明 凱恩斯 等財經大咖視頻。請大家多多點贊和轉發,期待與你們更多的交流與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