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第三站 諸暨水庫之歌

諸暨人都知道,諸暨有七大水庫,分別是陳蔡、石壁、安華、青山、徵天、五洩、永寧水庫。諸暨人大都喝的是陳蔡、石壁水庫的優質原水,而“大水缸”的背後都有著蕩氣迴腸的故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當我們回望諸暨的水庫建設史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是一首群眾建設的史詩

也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

諸暨發展的有力見證

年鑑·傳揚

陳蔡水庫

1977年3月動工興建,1984年5月蓄水、下閘。

石壁水庫

始建於1958年9月,1964年12月主體工程完工,1978年12月開始擴建加固加高,1987年大壩完成,199

1年9月25日竣工驗收。2003年開始除險加固,於2009年4月通過除險加固工程竣工驗收。

安華水庫

1957年10月動工興建,1958年年底建成。安華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於2015年7月31日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5月下閘蓄水。

青山水庫

1958年11月動工,1959年6月堵口。1977年10月開始實施保壩工程,1984年12月竣工。2008年9月,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2012年10月通過竣工驗收。

徵天水庫

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6月堵口,1960年6月完工。1977年4月實施保壩工程,1979年12月竣工。2008年9月,進行除險加固, 2012年10月通過竣工驗收。

五洩水庫

始建於1969年,1974年5月完工。2000年,曾進行除險加固。

永寧水庫

2008年啟動籌建,2013年6月主體工程開工建設,2016年7月14日下閘蓄水。

聲音·情結

我人雖不在白塔湖,但心在白塔湖,總想把白塔湖變成白米湖,在狗項頸地方裝300匹馬力的抽水機,把湖水抽出去,再在斗門裝一個活動閘。

原諸暨縣縣長 何文隆

隨著“五水共治”深入實施,良好的河湖生態環境已成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之一。按照新時代“五水共治”新要求,我們要始終堅持高水平高質量全域推進,營造美麗水環境、培育美麗水文化、發展美麗水經濟,將美麗河湖鑄造成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市水利局局長 吳國強

追尋·初心

陳蔡水庫

碧波盪漾惠澤民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陳蔡水庫現狀

日前,記者來到陳蔡水庫,庫區碧波盪漾,四周青峰屏立、林木蒼鬱,水光山色、渾然一體。

1977年3月動工的陳蔡水庫是諸暨7座大型水庫之一,也是如今諸暨的主要飲用水源地。在當時那個幾乎沒有機械的年代,動用了500名專業施工人員和4000名民工,耗時6年多基本建成。

今年61歲的陳蔡水庫管理局退休職工朱成君,是水庫建設的見證者之一。“當年,上萬的老百姓用鋤頭挖、扁擔挑建成了一個近萬畝水面、超億方容量的人工湖,把東白山九壠十八灣流下來的全部溪江水納入湖中,就是現在的陳蔡水庫。”朱成君說,建設陳蔡水庫,是為了保護下游東白湖鎮、浬浦鎮、諸暨城區、店口鎮等重要城鎮和浙贛鐵路、杭金公路等重要基礎設施的防洪安全,發揮重要的流域性“上蓄”攔洪作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1978年10月陳蔡水庫建庫前庫內村莊

當時,朱成君是陳蔡水庫工程的電工,幾乎天天在工地上。時至今日,他還能清晰地記得,工程初期民工們住在沒有搬遷走的村民家中,後來村莊拆除後,水庫工程周圍,星羅棋佈地分佈著一個個用竹子搭起、頂上鋪著油毛氈的帳篷,無論酷暑嚴寒,大家都吃住在帳篷裡,條件別提多艱苦了。

由於當時機械設備非常少,水庫建設全靠人工一點點推進。“毫不誇張地說,這個浩大水庫,就是用雙輪車、小推車一車一車推出來的。”朱成君說。

終於,1981年6月完成堵口。1984年5月1日水庫試蓄水。為了陳蔡水庫,可以說是“一方有需,八方支援”,不僅陳璜地區,楓橋、趙家、東和等地也有許多參建的村民,部分村民為支持水庫建設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2004年,市政府投資2.3億元,又啟動陳蔡水庫引水工程,同時對城區及集中供水的鄉鎮管網進行統一改造。2006年,陳蔡水庫正式開始供水。目前,暨陽街道、大唐街道、暨南街道、姚江鎮等鎮街群眾都喝上了陳蔡水庫的水。

經過40餘年的運行,陳蔡水庫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市於今年4月25日全面啟動水庫加固改造工程,以消除安全隱患,更好地保護全市人民的“大水缸”。“陳蔡水庫加固改造工程的工期預計為3年以上,竣工後可增加防洪庫容1500萬方左右,飲用水水質也將進一步提升。”陳蔡水庫管理中心總工程師朱浩璋介紹,目前水庫可研報告通過省水利廳評審,並上報省發改委審批中。

陳蔡水庫優質的水源已成了人居環境建設的一張金名片,是諸暨人的自豪。那段艱苦的建設歲月彷彿漸行漸遠,但水庫建設者甘於奉獻、發奮圖強的初心將永載史冊,被諸暨人民所銘記。新形勢下,水庫的內涵和層次也不斷豐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日益顯現,人民群眾的受益面越來越大。

徵天水庫

基金滋潤灌區百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2017年5月除險加固後的徵天水庫新貌

這段時間,“浙江梁煥木水利基金會” 理事長梁賢生的腦海裡又在盤點2019年基金會的賬目和資助灌區百姓的預算。

徵天集團轉制時,不忘初心,劃撥徵天水庫灌區資產和梁煥木水利專項基金共6000餘萬元,其中3100萬元設立了“浙江梁煥木水利基金會”,真情回饋資助徵天水庫灌區的社會事業發展。

梁賢生是梁煥木的兒子。曾任徵天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2013年退休後,義不容辭地出任基金會理事長,踐行父親生前“一切為了農民”的初心,繼續著父親未竟的水利事業。

“徵天水庫是楓橋區人民用人拉肩扛一擔擔、一鍬鍬築起來的。徵天集團不能忘記當年楓橋區人民的付出,徵天集團要永遠回饋灌區人民。” 梁賢生回憶當年梁煥木經常說的話。

梁賢生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對農民的一片深情。那些年,徵天水庫拉網分魚,梁煥木總是想到灌區的群眾,他親自督陣,以低廉的價格,首先供應灌區的農民。他所做的每件事,都與灌區農民有關,凡是農民需要,就是徵天要做的事——農民需要農業機械,徵天辦起了“五七”工廠;農民建房子缺少水泥,梁煥木主持興建年產4萬噸的水泥廠,幫助灌區15個鄉辦起預製品廠;農民建房要用鋼材,當時鋼材緊缺,徵天辦起了鑄鋼廠……

徵天集團就是這樣,沿著梁煥木製定的企業方略,在為農民做好事中,壯大發展自身;在壯大發展後,又替農民辦更多的好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2006年10月除險加固前大壩下游坡面

為使基金保值增效,理事會、監事會全體成員共同努力,想方設法把基金運作好,運用購買理財產品等方式,實現效益最大化;基金產生的收益,用以解決灌區的水利工程建設經費補助,對灌區過去參與水利建設事業的老幹部、水利建設中傷殘人員以及老年人生活補助提供經費保障,還對水利建設中有功人員有病有難時看望慰問。

6年來,梁煥木水利基金撥付1305萬元,灌區資產收益撥付207萬元,二項共計資金1512萬元。其中用於灌區範圍內老年人生活補助579萬元,村級工程等補助649萬元,新農村建設補助為206萬元等;另外,還有楓橋鎮乾渠西畈段清淤、石灰大路路面鋪墊,龍山庵電排渠翻修,杜黃新村等農田機耕路渠系改造配套工程,山塘畈電排站運行經費補助等,2019年用於灌區水利工程的資金為118萬元……這一筆筆資金似涓涓細流,滋潤著灌區人民的心田。

徵天集團董事長陳國光說:“徵天集團有灌區、有資產、有基金,離不開以梁煥木為代表的老一輩徵天人創下的基業,梁煥木的名字如此印記在徵天灌區老百姓的心中,我們責任在肩,不負使命。”

五洩水庫

一躍成為4A旅遊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五洩水庫曾經只是一座水庫,如今變成五洩風景區,併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是諸暨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

在五洩水庫管理中心主任酈全德的回憶中,五洩水庫的開建是一件值得銘記的大事。“五洩水庫是1969年始建,那年我才9歲,我們家是農村家庭,周圍鄰居也基本都是農民,大家都是靠種地過日子的。”酈全德說,水庫建起來前我們這邊有句話叫“上游易旱、下游易澇”,每年的收成很不穩定。五洩這邊要建水庫的消息一傳開,村裡人都拍手叫好。

在百姓的支持下,1974年5月,五洩水庫正式完工。水庫建成後,當地的抗旱能力和糧食產量都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也減輕了下游的洪澇災害,使得沿岸的蠶桑和養殖業得到了發展。

五洩水質很好,非常清涼,這裡的風景自然也好,1986年的時候,水庫就被命名為五洩風景區,後來到了2002年就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1980年,酈全德參加工作,一開始的單位是在國營諸暨五洩林場,“從1986年起,政府就已經把五洩水庫當成風景區開發了,像路、大門、碼頭,這些基礎設施都是從那時逐步建起來的,我們除了培育、管理樹木外,還要制止遊客丟垃圾、折樹木。”酈全德說,五洩風景管理處1986年正式成立,五洩水庫、五洩林場、五洩旅遊公司被整合到管理處名下,他則變成了五洩旅遊公司遊船服務部的遊船隊長。

“管理處成立後,真正把周圍的旅遊資源打通了,組成了一條青山綠水相依的旅遊路線,而之前來五洩,都是憑感覺走,總會遺漏一些美景,有了規劃好的路線,則能全方位領略五洩景區的美麗。”酈全德說。

五洩景區開發起來之後,直接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今年的“十一”假期,五洩景區就接待了8.4萬人次。酈全德說,“真沒想到,一個用來灌溉、發電的水庫竟然變成了搖錢樹,變成了推動鄉鎮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五洩景區的遊客數量日漸增長,但水庫大壩及其配套設施已經滯後。“下個月五洩景區就要暫停接待遊客,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遺憾,但這其實也是件好事,五洩水庫建起來已經40多年了,上一次除險加固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再一次的全面維修是很有必要的。”酈全德說。

時代在發展,但五洩水庫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沒有改變,這個擁有碧綠湖水、壯奇瀑布、幽深峽谷、繁茂植被的五洩風景區,已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良好的生態效益、豐厚的社會效益,給諸暨人民帶來無盡的福祉和巨大的後發優勢。

......

來源:諸暨日報社 | 供稿:馬青華 吳帆

審核:楊勤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初心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第三站 诸暨水库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