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一文看懂互聯網“黑話”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一文看懂互聯網“黑話”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平臺與品牌商再公私域流量上的爭鬥,看似是進擊與反制,實際上是一對歡喜冤家的日常互動。最終,誰也離不開誰。

撰 文| 穆 勝 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

責 編| 司 歡

流量紅利時代,用低價流量來獲取購買是所有企業的不二選擇,這種邏輯也幾乎被所有入局互聯網的玩家視為真理。但現在,流量紅利開始消失,不僅是流量成本迅速增加,而且流量能夠換取的購買也急劇下降。這讓所有人對於流量的歸屬都異常敏感。在消費互聯網的下半場,公域和私域之間的流量爭奪是毫無疑問的熱點。

01 公域流量之困

公域流量,即大平臺上的公共流量,它對所有商家開放,但如果需要利用這些流量,就必須按次向大平臺購買,每次導流都需要付出成本。典型的公域流量存在於淘寶、京東、

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各平臺的收費方式也是林林總總、無孔不入。流量費持續上升,又被大平臺反覆收割,商家自然不安。

從平臺的角度看,公域流量顯然是個好生意。但從整個生態的角度看,公域流量的玩法不見得是長久之計,私域流量天然有存在的空間

一方面,公域流量大多采用競價機制,必然越來越貴,如果企業繼續陷入這種流量戰爭,最後的贏家就不得不承擔過高的流量費用。流量費在上漲的同時,產品一定會降低成本,變得越來越同質化,甚至出現假貨橫行,導致生態崩塌。而私域流量都留存在社群圈層裡,有自己的獨特需求,商家在幾乎不用支付流量費的情況下,可以基於圈層需求專注於打造獨特產品或服務,通過提升用戶體驗獲得高溢價,最後達成雙贏效果。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慮對於平臺上企業的承受能力,一味將流量留在公域,也不見得是好事。即使輔以強大的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能夠給流量提供的體驗,始終不可能做到極致(即做到千人千面),流量的留存和激活,依然需要一些社群運營的溫度。一個個KOL或大V,就是平臺上優質內容的原發地,是平臺流量的樞紐和粘性的來源,他們對於生態的繁榮是有貢獻的。最終,任何平臺都不得不激活私域的創造力。

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平臺能不能壓抑自己收割的衝動,不要讓流量費持續上漲?這也不大可能。大平臺的流量不是無源之水,它們付出的流量成本也越來越高。

阿里巴巴2015財年的獲客成本和單客成本還分別是58.31元/人和24.32元/人,到了2019財年,這組數字已經暴漲到了187.29元/人和60.83元/人,分別上漲了221.2%和150.1%。而騰訊的廣告費用近些年長期維持在銷售費用的75%和營業收入的5%左右,並未出現收縮。這個固定投入的比例應該是來自其全面預算體系年初的設定,也與其在市場上的擴張姿態有關。流量大戶尚且需要持續投入,更何況其他的平臺了。

02 私域流量興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私域流量開始興起,成為幾乎所有企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除了擁有流量的大平臺)。私域流量,即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自由控制、免費、可多次利用的流量。這類流量或是從公域導入,或是自主建立,都沉澱在了商家的“流量池”裡。典型的私域流量留存在個人

微信號、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說白了,就是商家可以反覆“騷擾”的那群用戶。

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圖1:私域流量發展時間軸

萌芽期

2009年至2012年是私域流量的萌芽期。彼時大家還沒有私域流量的概念,只是下意識地做了一些現在看起來和私域流量有關的動作。

2009年,從新浪微博上線開始,藍V就是標配的功能,只不過打造藍V的趨勢,是在隨後興起的。那個時候,大多企業並沒有流量運營的意識,僅將這種界面看作是一種新型的PR或CRM(客戶關係管理)工具。

啟蒙期

2013年至2016年是私域流量的啟蒙期。頭部玩家開始在探索“姿勢”,並隨著探索的深入形成了一些這個領域的“常識”。

2013年,微信公眾號推出。此時也是微商火爆的階段,這種路數直接指向流量變現,更接近當前私域流量玩法。最開始,微商還是運作一些“豐美壯”產品,特點是成本低、定價低、定倍率高,模式是往代理層層壓貨,甚至有傳銷特徵。但到了2016年左右,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大企業進入了微商行業,如立白、舒客、浪莎、仁和藥業等。

微信公眾號推出的同時,阿里推出了“微淘”,成為其營造私域流量空間的戰略舉措。其實,追根溯源,首次明確提出“私域流量”概念的也應該是阿里巴巴CEO張勇。

在2016年1月召開的阿里巴巴管理者內部會上,張勇表示:“我們既要鼓勵商家去運營他的私域空間,同時我們也應該鼓勵所有業務團隊去創造在無線上的私域空間……”

發展期

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是私域流量的發展期。之所以在這個節點爆發,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阿里的獲客成本在2016年急速攀升,到了2017年依然處於高位;京東的獲客成本也在2017年暴漲。其二,雲集、拼多多等基於微信的電商平臺開始崛起,社交平臺上的流量紅利肉眼可見。2017年,拼多多的獲客成本依然保持在6.64元的低位,相對2016年的3.68元只是略微上漲(圖2)。

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圖2: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獲客成本分析

一面是流量費上漲的壓力,另一面是微信平臺上依然存在的流量紅利的誘惑,先知先覺的淘系玩家開始入場。微信有11億用戶,淘繫有6億用戶,5億的用戶差額自然是商家必爭之地。另外,對比淘系激烈、透明的商家競爭環境,微信更容易形成封閉的社交群落,更有利於“悶聲發大財”式的品牌孵化。

微信裡的私域流量紅利其實已經被微商收割過一次,淘系玩家的入場是在收割第二波紅利,此時其他流量玩家還沒有覺醒。但好在微信生態的紅利空間夠大,這就為下一個階段的紅利收割留下了機會。

加速期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私域流量的發展開始加速。這段時間裡,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的獲客成本再次出現大幅拉昇,私域流量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證明。於是,大廠的佈局逐漸激進而步調一致。

2019年開始,以社交電商的興起為契機,私域流量全面爆發。以個人號為核心、以群為輔助的私域流量模式成為商家的主流共識。一個典型的現象是,虎贊、聚客通、乙店等賦能私域流量運營的工具類項目開始湧現並出現勢頭的爆發。而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阿米巴資本、源碼資本、金沙江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也已然入局。

03 真假私域流量

“互聯網思維”如火如荼之際,“用戶思維”被認為是金科玉律。但在浮躁的窗口期,大量企業口中叫喊“用戶思維”,行動上依然是執行“流量思維”。其實,也不能說就沒有企業希望經營用戶,但是,大多企業建立私域流量的方式相對原始,如打造藍V,做微信服務號(可以綁定會員信息)。這可能是走入了兩個誤區:

  • 一是將“弱連接+信息流的推送方式”誤認為是建立了私域流量。好內容的生產本身就是個難題,再加上圍繞企業和產品,更是一個狹窄命題。所以,這些藍V、公眾號、服務號推送的內容打開率低得讓人尷尬。其實,這相當於在社交平臺裡放了一個“廣告機”,結果可想而知。而且運營這種“廣告機”還需要相當的成本。

  • 二是希望用“中心化”的方式來鎖定流量。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初期,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希望用一個實體偶像或虛擬人格來鎖定粉絲。這看似一勞永逸,但其實相當於要打造一個大IP,難度太大了,用戶的心智裡哪能夠容納那麼多的偶像?

筆者總結了一個“AIE標準”,也許更容易精準定義私域流量。

一是可自由觸達(Accessibility),意味著私域流量的擁有者可以直接接觸到流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微博、抖音等平臺上的粉絲都不能算作是私域流量。就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來說,其打開率太低,而且不能主動互動(除非用戶留言),顯然不能“自由觸達”;就微博、抖音等平臺來說,其內容的分發是由平臺的算法決定的,顯然也不能“自由觸達”。這些流量載體都不能算作私域,最多算作“半私域”。

真正的私域流量,還是主要存在於微信個人號。基於微信的IM屬性,一對一的信息推送、一對多的社群運營(群控),都是私域流量運營的天然手段。抖音等平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正在增加其作為社交平臺的屬性。例如,抖音也幾乎複製了微信的建群和發送圖文、語音、視頻、表情等文本內容的功能。同樣的事情微博也努力過,但最終沒有形成勢能,足見平臺基因的重要性。

二是聚集流量的方式是“IP化”的,意味著企業連接流量的方式是一個對用戶足以形成影響的IP。過去,一些先知先覺的企業企圖將品牌人格化,杜蕾斯、海爾等藍V都是成功的運營典範。但這更多取決於它們超高的運營水平,在一般的運營水平下,是很難產生人際連接的。而缺乏連接的流量,自然不能稱為私域流量。

現實一點的方式是做“品牌人格的實體化(形成個人IP)”,變成有溫度的專家滲透到社交圈。這種角色可能是購物助手(瞭解貨品)、專家(瞭解領域)、KOL(文化引領)、KOC(行為引領)……甚至是能夠與用戶深度交流、有溫度的個人夥伴。沒有人希望

微信朋友圈裡有一個“功能化”的品牌客服,只有個人IP才是社交網絡裡的有效節點。對企業來說,現在一個比較經濟的玩法是,製造或依附一個個KOC(Key Opinion Customer,素人博主)滲透到用戶的社交圈。KOC不像KOL有很大的流量,但卻可以被品牌企業量產出來或者大量進行廣告投放,其更像是用戶信任的朋友,同樣可以影響購買行為。

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口紅一哥”李佳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三是具有耐受性(Endurance),意味著流量不會輕易離開。

這一條標準是檢驗連接的穩固性。流量之所以不會離開,一方面是因為連接是基於強關係社交平臺,只要有人際連接就有“人情世故”,關係就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是因為連接必須給對方提供價值,即使在朋友圈裡發貨品廣告,也需要流量(用戶)認可這些信息的價值。其實,現代社會,所有人都有消費需求,而廣告對於信息傳遞的功能不可替代,只不過用戶需要的不是“硬廣”,而是那種有溫度、包裹在信息流中的“軟廣”。幾乎所有人都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留下幾個“賣貨的”,當然,前提是他們的貨和他們的表達方式是你需要的。

如果按照上述三個標準,除了自主App的有限流量,深入社交圈、依賴個人IP形成連接的流量,才是私域流量。正是基於這個原因,騰訊和阿里都強調了以“人”為中心的運營,阿里甚至還提出從“貨”到“人”的轉移。

04 私域流量的經營空間

前面說過私域流量對於一個平臺的重要性,但如果一個平臺任由私域流量無限發展,極有可能會影響到平臺的體驗和商業利益。所以,

未來私域流量的經營空間應該是有邊界的。其實,這個邊界就是類似微信的平臺規制範圍。下面,我們以微信等平臺為例進行解讀。

設置行為紅線

一是控制傳銷。一個微信號能加滿5 000個好友,不少企業利用微信的龐大社交網絡形成輻射。一個多層金字塔的結構中,如果一個人發展5 000個下線,一個企業能控制的私域流量就是驚人的天文數字。但是,微信會嚴格控制這種“類傳銷”的多層分銷結構。其做法簡單粗暴而有效,無論是否有入會費、拉人頭、團隊計酬這些特徵,只要有分銷層級,都不許超過兩層,將出問題的可能性限制在最低。小黑裙(騰訊投資)和雲集先後被處罰,都是觸犯了這種平臺規制的紅線。

二是禁止裂變。

早在幾年前,微信就曾打擊過美麗說、蘑菇街等企業的誘導分享行為。2019年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又發佈了一篇《關於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禁止通過利益誘惑,誘導用戶分享、傳播外鏈內容或者微信公眾賬號文章。裂變是2018年紅極一時的“增長黑客”主張的模式,但微信已經明確了態度,不會給出這種空間。

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三是打擊外掛。

用外掛養號已經是私域流量江湖中公開的秘密,這也是被微信平臺禁止的。外掛不僅產生了大量惡意營銷行為,還產生了詐騙等犯罪風險,更影響了用戶的社交體驗。2019年6月18日,微信安全中心發佈《關於打擊“微信營銷”外掛的公告》,再次申明瞭微信嚴厲打擊外掛行為的態度。換句話說,要做私域流量,可以,但必須是真真正正的“活人”。

收編私域流量

當品牌建立了私域流量,就達到了去中介化的效果,這相當於在平臺上做了一個OTT(over the top,過頂傳球),直接導致靠販賣流量為生的平臺喪失利益。這類案例在微博經營的初期就曾出現過,有個說法是,微博還沒賺到錢,大V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於是,面對私域流量的興起,平臺開始反制,主要的手段是收編私域流量

。小紅書主推MCN模式,實際上就是對於私域流量的清洗。2019年5月10日,小紅書官方發佈的《品牌合作人平臺升級說明》,新規不僅提高了品牌合作人(可以接廣告)的標準,還要求這些符合條件的品牌合作人必須與官方內容合作機構(MCN)進行實名制簽約,否則將無法接單。一些沒有簽約的個人博主在登錄小紅書時會看到系統的跳出提示,要求及時完成MCN機構簽約,而提示中提到的MCN機構只有小紅書官方的“泓文”。同時,新規也加大了對私下接單的打擊力度。所有這些舉措,都是想要形成一種狀態——私域流量依然存在,但經濟利益重回公域。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涵、茉莉等大MCN必然會迎來一個更大的風口。

公私域的流量穿透

一些大平臺早就設計了一種更加大氣的“玩法”。他們允許、助推流量進入私域,但又會設計一種機制,讓私域流量回流公域,實現兩個域的穿透。其實,壟斷流量並不是公域的價值,公域滿足不了的個性化需求,自然會流向私域;但公域依然有其獨特價值,私域也替代不了。

公域真正的價值體現在:一是其控貨範疇更大,能夠滿足用戶的一站式需求,推動“上規模”的事。好比商場的大促,如果沒有阿里大平臺的支持,哪個品牌商可以做個“雙11”出來”?二是其數據沉澱更深,算法更先進。這也是基於控貨實現的。私域裡掌握的只可能是用戶的有限標籤,原因在於,用戶的標籤不是自動形成的,而是在與貨的互動過程中形成的。比如用戶對於貨品的瀏覽、選擇、復購等行為痕跡,就暴露了用戶的消費能力、偏好、興趣、決策風格等。而且有了大量的數據沉澱,平臺算法也會通過機器學習變得更加先進,這將使公域和私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其實,品牌商也應該清楚,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除非有源源不斷的流入,否則只會越來越封閉。私域流量池被收割幾次後,可能就會慢慢失去活性,轉化為弱社交關係。好比一個池子,如果水不進也不出,就會變成死水,必須要和外界的水源實現聯通,才能萬世不竭。所以,私域流量還需要回到大平臺的公域中促活,開發出新的用戶需求,因為,平臺始終在控貨。

平臺與品牌商在公私域流量上的爭鬥,看似是進擊與反制,實際上是一對歡喜冤家的日常互動。最終,誰也離不開誰。

【本文有刪減,全文將刊載於《中歐商業評論》2019年11月刊,敬請關注。本文選自穆勝博士即將出版的《創造高估值:打造價值型互聯網商業模式》一書,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高級研究員馬婭妮、助理研究員李安慧對本文亦有貢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