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曾在小區裡親眼目睹一樁“咬人”事件。

兩個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因為都想要同一件玩具,一個小男孩衝著另一個的耳朵就咬了一口,被咬的男孩立刻哭得撕心裂肺,咬人小孩的奶奶一邊忙不停鞠躬道歉,一邊拎著小男孩暴揍,被打小男孩的臉立馬好幾個巴掌印。

這下好了,兩個孩子都開始嚎啕大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場面一度陷入混亂。

被咬男孩的家長又心疼又生氣,咬人男孩的家長氣憤不已,慚愧不已,不斷道歉。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後來,這個小孩的又引發了幾起“咬人事件”,據說每次奶奶都是嚴厲斥責,啪啪扇嘴,孩子果然不敢咬了。奶奶自認為處理得很成功,逢人就炫耀自己育兒有方。

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那個小孩都不再出來玩,後來再見到時,他的眼神明顯暗淡了好多,像個小刺蝟一樣充滿戒備,畏畏縮縮不敢說話,也不再像從前一樣充滿活力。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其實類似孩子咬人的問題,是幾乎每個帶娃的人都遇到的問題。


孩子在1~3歲時會很頻繁得咬人,而之後就會逐漸減少,到五歲時會差不多消失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提出一個“口欲期”的概念,他指出:

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就是口,像吸吮、吃喝、啃咬。口欲期的寶寶,一旦有東西蹭到嘴邊,他就會去咬。比如趴在我們肩頭時冷不丁咬一下;有時抓著我們的手突然啃起來;還有哺乳時,寶寶咬奶頭,疼得媽媽直叫。

孩子就是這樣用嘴在探索世界,咬是一種生理反應,從吃手,到啃腳丫,再到逮啥咬啥。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而到了6個月左右,孩子就開始長牙了,長牙會刺激牙齦上的神經末梢,導致孩子“牙癢癢”。這個時候,孩子也會咬人,以緩解不適感。

再大一點,就到了寶寶們的“物權敏感期”了,這個年齡段,孩子自我意識萌芽,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特別護東西,自己的東西誰都不許碰。如果看到別人拿自己的東西,一著急就會一口咬下去。

當然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模仿他人或者在恐懼之下的應急反應所以才會咬人。


可是孩子咬人真的就那麼不可饒恕,罪大惡極?

除了打嘴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辦法了嗎?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心理學家赫爾巴特說:

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寶寶咬人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大人態度越淡定,寶寶繼續壞行為的可能性就越低;

大人表現得越暴躁,越有可能刺激到寶寶心中的反叛情緒,反而會刺激同樣的行為屢次發生。

大人如果比孩子還著急,因為孩子咬人就動手打孩子,孩子心理有可能就會留下童年陰影,並伴隨孩子一生,不可磨滅。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寶寶出現咬人、打人行為,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當孩子因委屈咬人打人時,說一句:“我知道你受委屈了。”

當孩子因生氣咬人打人時,說一句:“你很生氣對不對?”

當孩子因恐懼咬人打人時,說一句:“別怕,我陪著你。”

當孩子因無助咬人打人時,說一句:“沒事,我來教你。”

當孩子被冷落咬人打人時,說一句:“來,媽媽抱抱。”

……

其實那個愛咬人、打人的小孩,更渴望父母的懷抱和疼愛啊!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對孩子以愛治暴,永遠是最管用的。

適當地跟寶寶共情,瞭解寶寶的心理,真的太重要了!

但這樣還是不夠的,在安撫寶寶情緒之後,作為父母我們更要學會怎樣糾正寶寶咬人&打人的習慣。

↓ ↓ ↓ ↓ ↓

為孩子提供磨牙食品和玩具

對於“口欲期”愛亂咬和長牙期“牙齦癢癢”的寶寶,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買一些磨牙食品,比如咬咬樂或者自制磨牙棒等,滿足寶寶“咬人”的慾望。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一歲半就會逐漸結束“口欲期”。但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的“沒咬夠”,那“口欲期”就會延長,讓孩子更愛亂咬,所以,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為孩子提供方便,讓寶寶在這個時期一次“咬個夠”。

讓孩子知道被他咬了會疼

有時孩子會模仿大人咬著玩,這時作為家長我們就要注意一下跟孩子的互動方式了,首先自己就不要用“咬”的方式跟孩子親暱。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如果自家寶寶咬疼了你時,你可以做出誇張而嚴肅的表情,或者學寶寶一樣假裝大哭,說:“寶寶咬疼媽媽了,嗚嗚嗚……”,同時表情也要略帶痛苦,這樣寶寶就能直觀的感受到“咬人”這個行為是不好的,理解這樣會“傷害”媽媽,自然而然就不會咬人了。

傳授孩子細節性的交際技巧

如果孩子是因護東西或者爭東西、和同伴發生矛盾時咬了人,那麼我們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時應該怎麼表達,怎麼說,比如:

孩子不想跟別人分享玩具時,可以說“不!我想給你玩玩具!”

如果想要別的的玩具時,可以先說“我想玩你的玩具,可以麼?” 或者遞上自己的玩具“我們交換著玩吧!”

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慾望了,就不會一著急去咬人了。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早期教育專家唐納·維特默,在《從咬到擁抱》一書中,也講到孩子的情緒及社交問題:

第一步:先要讓孩子理清雙方的情緒,比如別人搶你玩具,你咬了人家,就要讓孩子明白你自己很“生氣”,而對方很“傷心”;

第二步:再讓孩子們提出解決方案,家長可從旁提供建議;


第三步:鼓勵孩子自己去修復矛盾關係。達到“從咬到擁抱”的一個和好過程。

這些面對孩子咬人的小技巧,大家都記住了麼!

除此之外,作為父母自身也要常常自我反省!

↓ ↓ ↓ ↓ ↓

  • 我是不是對寶寶指責太多了?

面對孩子失控的情緒,媽媽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控制好局面。


  • 我是不是說的太枯燥了,寶寶理解不了?

孩子打人咬人,大人講再多遍枯燥的道理往往孩子都聽不進去。如果換個更直觀、更有趣的方式,比如做遊戲,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 我是不是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心?

媽媽的親親和抱抱,是撫慰孩子恐懼情緒最好的安定劑。

寶寶咬人、打人時,爸媽的第一句話決定孩子未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特別是二胎家庭,聰明的父母要懂得“護大”。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真想打人或者咬人,只是用這種行為表達內心的訴求。

越是得到父母充足關愛的孩子,越是寬容乖巧,言行溫柔。

爸爸媽媽們加油吧~


我是早教雲課堂,用更專業的,靠譜的知識,

用更溫柔的心態,更強大的毅力,

幫助孩子塑造獨一無二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