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

這是古天樂、張繼聰主演的犯罪懸疑片《犯罪現場》中,安志傑扮演的“何兆東”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2009年,麥兆輝、莊文強執導的《竊聽風雲》中,開篇一幕便是陰暗潮溼的下水管道,肥碩的鼠群在穿梭奔忙。隨後的故事中,“竊聽小組三兄弟”因為不同的原因,俱都被裹挾進金錢織就的羅網之中,併為此付出死亡、入獄的慘痛代價。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這次,《犯罪現場》一樣如是。

影片開篇便是一張懸在空中的細密蛛網,張網捕食的蜘蛛在特寫鏡頭中顯得尤其猙獰可怖。但就是這樣的捕食者,隨即便在墜落地面後,被蜂擁而上的蟻群吞噬。

這個序幕,一如《竊聽風雲》的鼠群。

而隨後發生的所有事,也如《竊聽風雲》一般帶著濃郁的暗黑、宿命風。但導演馮志強並沒有“一黑到底”,而是在結局處留了份溫暖給大家。

當結局時,宣萱扮演的“Joy”站在江邊,用“汪新元”捐獻的眼角膜,看著流光璀璨的海港夜景時,那種“用你充滿愛和喜悅的目光,幫我延續另一種人生”的酸楚和浪漫同時溢出。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對於這部影片,我最喜歡的一點,便是導演沒有給任何一個人“找藉口”。

人生在世,際遇百般、各有不同,這些或大或小的事,也都在或小或大地影響著每個人的性格、處事。

大多數影視劇作品中,編導都會給人物一個相對完整的命運線,讓我們看著他的過去是如何影響了他的現在,並以此為標準去對其衡量判定。

但《犯罪現場》沒有。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古天樂扮演的“汪新元”看似強悍兇狠,與警察鬧市對決,一支槍火力勁猛,壓得警方毫無還手之力。他會毫不猶豫開槍打死臥底警察,也會在KTV暴力教訓囂張的律師兒子,還將欺負女房東的混混打得滾下樓梯,更接連讓追緝自己的警察受挫。

但這樣的一名悍匪,卻也喜歡著甜食,會在誤傷女房東後愧疚,會因為壓力巨大、精神臨近崩潰不斷出現幻覺,最大的心願只是睡個好覺。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張繼聰扮演的警察“林法梁”是警局中最被人看不上眼的“垃圾”,案發後遲到,被高利貸追債,工作不積極混日子,但他卻曾經勇救遇險少女,被因此改變了對方人生。

曾經的英雄為什麼會變成如今的慫包?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宣萱扮演的女房東“Joy”,跟幾位老人同居一室,自己患了眼疾面臨失明。房租是她主要的經濟來源,變相出售自己做的甜品,看著很是有些市儈精明。可是,她對於幾位老人又是極好,又因為“汪新元”出手幫過自己一次,就很容易信了他是好人。

導演馮志強在展現這些人物身上的多重性時,並沒有去交代呈述更多的背景。

“汪新元”是如何變成了犯罪團伙的首腦?他不斷因為精神緊張而出現的幻覺又是為何?“林法梁”從英雄變“垃圾”的原因是什麼?是遭遇了重大變故還是受了什麼其它刺激?“Joy”與幾位老人又是什麼關係?為何獨自承擔著生活、病痛的雙重壓力?

這些,導演都沒有給我們答案。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同樣的,從受害者變成施害者的“葉守正、姚笙、楊見姍、何兆東”,導演也省略了他們轉變的心理過程,而是將其留給觀眾去填補。

因為對於《犯罪現場》所講述的整個故事來說,他們為什麼會變,轉變的過程又如何,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人都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最大的犯罪現場,就在每個人的腦海、心田,每個人都是黑白一體,都可能在某種原因的誘導下偏離初心。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犯罪現場》: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沒有給任何人找藉口

“何兆東”說“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

是的,這個世界不該是爾虞我詐、互相傷害,每個人都想要欣賞美景、睡個好覺、積極工作、做個好人。

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願望,有的時候卻難以實現。

所以,在心頭點一盞燈,驅散那些因誘惑而生的暗黑;在腦海加一把鎖,鎖住因各種原因誕生的慾望。

同時請記住,人生沒有“藉口”,所有的現在都是你的選擇,在踏下第一步的時候,就要學會承擔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