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極好的抗戰影片,反覆看幾遍,會發現越來越有味道,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非常到位,今天咱們說說這位阿譯長官,林少校!

第一次看《我的團長我的團》,我是不喜歡阿譯的,不硬氣,愛哭,覺得他像個小丑,和環境格格不入,一個校官居然混到了和兵渣子在一起的地步,被渾渾噩噩的人嘲弄,他文弱,有時候顯得怯懦,“大家不要驚慌,”自己其實驚慌的臉都綠了,但他內心堅強堅定執著,當他在那個軍事法庭上說出“吾也寧死乎”的時候,我對他的看法改變了。再刷團長的時候,我竟然喜歡上了這個膽小的阿譯長官,這個角色非常可愛,甚至可以用“驚豔”二字形容!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對於阿譯你可以這樣看:

一個從沒打過仗的少校軍官

一個把三枚獎章戴在胸前等著人來為他鼓掌和讚揚的軍校畢業生

一個被老兵油子一而再,再而三拿來取笑:只會紙上談兵的秀才

一個拿著豬肉時,也要擺一擺POSS的小丑

一個膽小無能的上海人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但是還可以這樣看,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阿譯:

一個在傷兵收容所中激勵大家去緬甸抗日的阿譯

一個在怒江邊發現對岸不讓大家通過時,指揮大家唱軍歌為對岸友作敵我識別的阿譯

一個在怒江邊上與對岸進行旗語交流的阿譯

一個在審判中說出:“他有罪,如果我三生有幸,吾寧死乎!”的阿譯

一個在江邊罵戰中,指揮大家唱日文勸降歌的阿譯

一個在接受裝備時,仍不望看看被綁著的孟煩了的阿譯

一個在得知自己是過江突擊隊一員時,高興萬分的阿譯;一個聽到龍文章一說:錯了!而萬分失望的阿譯(團長說錯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團長叫道阿譯時,發現阿譯鬥志昂揚,不需要去對岸找丟了的“魂”,再者即便自己回不來了,阿譯還能在眾人的幫助下帶著炮灰團)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在最悲觀的時候,他也不曾退縮,還會想到“注意戰術動作”,他從不發牢騷,最多也是在抗命不成仁回到禪達後,對龍文章被抓走表示了不滿“這是怎末回事嘛”,渣子們也惦記假團長的生死,但唯恐表露,阿譯不能,因為他太真實。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他有熱血,卻極少外露。在獸醫墳前,喝下了那大半瓶洋酒,拍著胸說:“這是烈士的壯行酒!你們就在這裡待著吧,我,要上戰場了!”2步就旋即倒地。

攻打南天門的時候,作為第二梯隊,在沒有後援沒有掩護的情況下,在明知道虞師已經不會執行計劃的情況下,他沒有想苟活,只想完成使命,依舊帶著炮灰團餘部衝上了南天門,和龍文章在樹堡匯合。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在收容所希望去打小日本不止阿譯一個人,但為什麼激勵大家的只有阿譯一個人?因為他的信念一直在。別人看不起他,他沒有過怨言但是他每次都做到了一箇中國軍人該做的事,我喜歡這樣的人!

在江邊的潰軍中大家都會唱軍歌,可只有阿譯來指揮大家,阿譯沒有忘記自己是軍官,自己是少校營長,自己要對這些潰軍負責,自己不能讓大家打勝仗,但自己有義務讓大家活著過江去,不會誤死在友軍的槍下

在怒江邊上煩了這些袍澤們看到旗語,說的就是讓阿譯來,阿譯是一個優秀的軍校生,更是一個時刻準備著的軍人,他在軍校學的知識一直留在心裡面,沒有忘掉,他知道他終有一天要在戰場上用道這些知識

在江邊罵戰中,張立憲、何書光指揮大家大罵日軍,而組織大家唱日文勸降歌的只有阿譯,阿譯發現軍歌是雙方士氣的戰鬥,趁機拿出勸降歌來重創日軍,把罵戰提升到政治戰爭的高度!他能憑著記憶默寫日語歌的發音,當然這些“本事”也只能在渣子堆裡才能顯出不凡!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阿譯長官,懦弱的背後卻有著剛強的信仰

阿譯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他可以被煩了們取笑一萬次,但他的熱血從未被冷笑聲熄滅!他可以被眾人們看不起一千次,但他殺敵保國的意志一直堅持著!大愛,阿譯長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