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家裡再有錢也不請保姆,理由讓人很難過,為人父母最糟糕的事情

一家餐廳裡,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這時孩子突然就哭鬧起來,孩子爸爸眉頭緊皺,似乎孩子的哭聲打擾了他吃飯的興致;而孩子媽媽則拿起了一旁的玩具,但怎麼哄孩子還是大哭。

最後身邊的阿姨伸手:“來,阿姨抱抱。”結果孩子很自然地到阿姨的懷裡,不僅停止了哭泣,還很順從地接受阿姨餵過來的飯食……

這對父母,反而一臉地欣慰,可是他們不應該難過嗎?

家裡再有錢也不請保姆,理由讓人很難過,為人父母最糟糕的事情

明明是他們的孩子,為什麼卻又“不是他們”的孩子?

作為孩子本該最親密的父母,孩子卻毫不信任,而阿姨卻成了孩子最信賴的人,這應該是為人父母,最糟糕的事情。

生活中不缺乏這樣的家庭,從寶寶出生開始,就開始請月嫂,把孩子的一切完全託付給專業的月嫂,而產後的媽媽就只負責休息和恢復身材。

產假後,寶媽的身體恢復好了,就開始回到職場或者是做她們喜歡做的事情,而孩子就讓請來的阿姨照顧。

媽媽會在孩子心情好時陪伴玩耍,而在孩子哭鬧時就會推到阿姨懷裡,而爸爸更是忙於工作。這樣家庭中的孩子,父母只是一種關係,並沒有太多的親情。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經說過:把孩子依託給保姆的父母,被稱為“假父母”,他們和孩子之間根本就沒有建立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

而從小親子關係的缺失,會讓孩子出現各種問題,這兩種最值得警惕:

  • 父母和孩子之間隔了一堵牆

朋友和妻子都是成功人士,一心撲在事業上,而對孩子的關心卻少之又少。

他意識到孩子和自己不親近時,是通過一次外出旅遊,孩子非要帶上保姆,無論朋友和妻子怎麼說都不行。

家裡再有錢也不請保姆,理由讓人很難過,為人父母最糟糕的事情

後來他才反應過來,從孩子出生開始,就一直是保姆在照顧,雖然自己每次出差回來都給孩子帶各種各樣的玩具,但對於孩子來說,自己只是會定期回來的客人,而保姆才是親人。

孩子在父母那缺失的感情,在保姆身上得到了滿足,所以,孩子就會把情感建立在保姆身上。

因為孩子沒有跟真正的父母建立依附關係,所以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陌生的。

  • 孩子不聽家長的管教;

很多影視劇中,都會看到孩子和家長之間這樣的對白:“你從小就沒管過我,現在憑什麼來教訓我?”

對於孩子這樣的反問,很多家長確實一時被懟得啞口無言,因為孩子說的一點沒錯。

家裡再有錢也不請保姆,理由讓人很難過,為人父母最糟糕的事情

父母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在孩子小時候,自己是不是缺少對孩子的陪伴,總覺得孩子還小,以後的日子還長。

但沒想到沒有“日後”了,孩子養成的習慣,根本就不會聽父母的教育,甚至還有排斥父母的教育。

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人生,不是玩過家家遊戲;孩子是人,不是一個玩具,不是什麼時候想玩就玩一下,更不是什麼時候不想玩時就丟一邊。

父母與子女的情感關係和教育因果,節節關聯。早期的親子情感建立得不夠好,就會帶來“後遺症”。畢竟保姆是“過客”,隨時會離開,父母才是孩子們的父母,父母才是養育孩子的主角。

所以,永遠永遠,也別把孩子完全託付給保姆!家裡的老人也一樣。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