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拍完《我和我的祖國》,甯浩說葛優就像小時候遇到的好學生,老說沒複習,但一考試就得100分。


他可能只需要漏出一個後腦勺,就足以在熒幕上發光發亮。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01

“我最大的特點是兩個字,

一是蔫,一是縮”

葛優是早產兒,從小身體弱。

性格內向,膽小,別人打他一拳他蹦不出一個字兒。

有一回,父親葛存壯讓他跟幾個小孩臨時跑個龍套,上去起鬨嚷嚷一下就完事了,7歲的葛優就是不敢上去演,葛存壯嘆了一口氣:“你以後能幹個啥。”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葛優10歲那年,葛存壯在北影廠拍《南征北戰》。劇團發麵包,他讓兒子幫忙去拿,葛優羞紅了臉也不敢過去。

12歲時,葛優和妹妹一起寄住在鄰居家,受了欺負捱了訓斥,既不哭也不鬧,就木木地貼著牆根站著。

葛優太蔫了。

他上課不敢大聲發言,下課不敢大聲喧譁,學校排練時,葛存壯夫婦坐在觀眾席上眼巴巴看著,但葛優一直把頭別向另一側,絕不目視前方,也羞於和父母眼神交流。

甚至連發脾氣,葛優都不敢以宣洩的方式來表達。他不敢摔東西,頂多把墨水瓶、鋼筆、筆記本這些該放在書桌上的東西,以一條直線的方式,規整擺在地上。

為了給自己內向的兒子找個好出路,葛存壯絞盡了腦汁。他先是想把兒子培養成畫家。北京凡是舉辦畫展,就拉著葛優去看。然而,葛優一看畫就走神。後來讓葛優轉行拉二胡,學了六年,雖不能說像殺雞那樣難聽,卻也實在沒什麼長進。

1976年春天,19歲的葛優從北醫附屬高中畢業後,到京郊昌平縣興壽公社香屯大隊插隊,當起了豬倌。

養豬在當時算是美差。村裡人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葛優提著熱氣騰騰的木桶到豬圈餵食。

沒當成藝術家的葛優,在餵豬方面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他將公社的每一頭豬,喂得“珠圓玉潤”。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閒暇的時候,葛優想起了院兒裡的叔叔阿姨,葛優覺得他們當演員實在太幸福了,平時大家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可一到片場就可以變一個人。

他想試試那種感覺。

從興壽公社回城後,第一時間葛優就參加藝考,他想當演員。

但他的父親葛存壯並不支持他。

“你當不了演員。你的臉型不上鏡頭,太圓,跟一毛錢一個的麵包似的。”


葛優聽了也不著急,悄悄地把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實驗話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都考了一圈兒。


考北影,他第一面就被刷下,沒有理由;考青藝,考題是想念周總理。葛優為了入戲,還沒正式演,葛優已經哭地稀里嘩啦,哭得都快背過去了,導演說他哭失控,淘汰。


考實驗話劇院,考官讓他從背後捂女孩眼睛,他捂住半天不知說什麼,最後女孩只能把情人見面演成抓流氓。


其實這些學校的考官,葛存壯多少也認識些,但他就是想讓兒子撞南牆。所以壓根沒幫忙。


面試的接連碰壁讓葛優有點心灰意冷。這時從京郊農場託人給他帶信兒,希望葛優能繼續回去養豬,大豬小豬們都很想念他。


就在葛優收拾行李準備回農村的前一晚。葛存壯的同事告訴他,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要招收學員。


葛存壯老爺子開始親自指導兒子演小品:你不是餵了兩年豬嗎,那就表演餵豬。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在演出小品《餵豬》時,葛優說舞臺上沒有豬,但是他眼中全是豬。


最終,他通過了這場考試。


進了文工團,葛優開始了他的龍套生活。他平日住團裡宿舍,每月工資40元,月底回家只剩存自行車錢,結婚時沒存款,買臺冰箱沒東西往裡擱,最後又賣了。


這樣的日子,葛優一過就是十年。


那十年,他過得放鬆,壓根沒有奔著明星去的野心。他自己心裡清楚:

02

“就咱這長相,

還真不行。”


這十年,葛存壯極其羨慕“四大壞蛋”之一的陳強。因為陳強之子陳佩斯在春晚憑藉一段《吃麵條》紅遍大江南北。

電視機前的葛存壯一邊嘆氣一邊數落著葛優:

“你看人家陳強的兒子,看看人家的藝術感覺,你連表演的門兒都還沒找著呢。”


1988年,葛優31歲,已過而立之年。看著團裡的人出去演戲,他也不著急,心慌的時候就對自己說,沒準下一個就是我呢。


當時峨眉廠拍王朔的《頑主》,導演偶然看見張合影,葛優坐在最邊上,光頭閃亮,神情安靜。


於是,《頑主》裡的無業青年楊重上線了。在電影中,葛優和梁天扮演的馬青、張國立扮演的於觀開了一家“替您排憂、替您解難、替您受過”的3T公司。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葛優給這部中國第一部現實題材喜劇的評價是:“一幫歪瓜裂棗上了檯面。”


拍戲的時候,梁天印象最深的就是葛優的臺詞功力,為了找到最佳的語調,一句“您吃了嗎”,葛優能換一百個花樣說出來。


已故表演藝術家李丁曾經表揚:“葛優演得不像演的”。朋友告訴葛存壯:你們家葛優震了!


也是在這一年,張藝謀找到了葛優,讓他出演自己導演的警匪片《代號美洲豹》,扮演一個劫機犯。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拍完之後,葛優俘獲了張藝謀的“芳心”:


“絕了,葛優這小子,天生的反派!”


這兩部戲之後,葛優片約不斷,檔期排得滿滿當當。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在電視劇《我愛我家》中,葛優這一癱就是將近30年


馮小剛當時正在籌備《編輯部的故事》,看過《頑主》後,也震了。這不就是李東寶?


他拉著王朔一起去找葛優。三人互相都不熟。王朔勉強知道葛優的住處,但具體門牌號、電話一概不知。


馮、王兩人在樓下幾經打聽才找到葛優住所。敲門,沒人應。再敲,隔壁說,葛優外出了。


那天下小雨,馮小剛和王朔就站在樓下等著。至於等了多久,有人說他們等了2小時,也有人說等了40分鐘。


王朔指著遠處走來的一個人影:來了。


葛優穿一件咖啡色風衣,戴一頂帽子,看上去極瘦,舉手投足遲鈍呆板,幾乎沒有大幅度的形體動作。風衣因此顯得過分肥大,走起路來,晃晃蕩蕩。


馮小剛看到葛優就忍不住想笑。三人上樓的功夫,來意說的差不多。


葛優表現不能說不熱情,但顯然更謹慎。你笑,他不笑。一副莫衷一是的樣子。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倆人花言巧語了半天,葛優才慢吞吞地來了一句:我跟別人說好了,檔期排不開。


馮小剛說:“你來我們這兒,是絕對的主角,所有人都圍著你轉。”


聽到這兒,葛優才有點不好意思地同意了。


馮小剛事後回憶,當時鄭曉龍還曾玩笑稱:葛優要是不上咱的戲,咱就封殺他。

1992年,“金句男孩李東寶”出現了。


葛存壯看到葛優在劇中的表現,對兒子表示讚許:“你在這部戲完全放鬆了,分寸拿捏得好,開竅了。”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編輯部的故事》播出後,葛優憑此劇獲得電視金鷹最佳男演員獎。出版社把電視劇臺詞印書出版,請王朔、馮小剛和葛優簽名售書。劇組把籤售會放在安定門外,粉絲們高喊著東寶,翻牆爬樹,最後擠碎了玻璃門。


葛優當時不論再飾演什麼角色,觀眾都只叫他李東寶。他走到哪裡都需要民警保護,維持秩序。他消解了時代的嚴肅感,人們能在他身上找到親切感以及優越感。


葛優也自此開始了屬於他的90年代,《大撒把》、《活著》、《霸王別姬》、《半生緣》,他嬉笑自若,遊戲人間。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對於自己的成功,葛優曾歸結於自己的顏值。“20世紀90年代,大家忽然發現,不是隻有那些長得好看的、說得好聽的人才重要,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

03

“連葛優都能上屏幕,

誰不能呢?”


葛優曾經說過,這輩子做一回演員,能演過福貴這樣立得住的人物已經值了。


拍《活著》的時候,張藝謀天天開會到後半夜,全劇組的人都扛不住了,唯獨葛優在旁邊硬挺著。


劇中,福貴被抓走當兵,回來後母親已亡,兒子又被車撞死,女兒懷孕大出血而死,只剩下他和身體不好的妻子以及小外孫,他的一生及其悲慘。


他的臉上依然常保持著笑容,可這表情卻是極為憨厚老實,笑中帶著悲涼。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據妹妹葛佳回憶,當時葛優比《我愛我家》裡化上妝的紀春生還瘦,腮幫子下面就是兩個大坑,滿臉胡茬兒,跟十天沒吃飯似的。


1994年5月,《活著》入圍戛納電影節,最後一天揭曉最佳男主角的時候,葛優坐在下面心裡默唸“該我得了”,然後就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腦子“轟”地一熱,腿都快不聽使喚了。

“人的一生都是偶然。演《霸王別姬》我沒得獎,演完《活著》,天時地利人和都該我得了,就得了。如果當時有什麼別的戲出彩,也就沒我了”。


亞洲第一個戛納影帝,一向淡定的葛優也激動不已,從法國往家裡打電話報喜。


葛存壯老兩口在早上八點接到兒子的電話:“爸媽,我得獎了,最佳男演員。”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拿了戛納,葛優感覺自己的腰板終於挺直了,但對外還是說自己就是個戲子。

“演員吧,往好裡說,人說你是表演藝術家;但往最不好裡說,人說你是戲子。我呢,給自己定一個標準,就是戲子,當有人說我是藝術家的時候,我也別暈了。這很重要。”


拿了影帝的葛優的確沒暈。從戛納回國的第二天,葛優就進了《天生膽小》的劇組,跟梁天、謝園接著演小人物。


三人還一起開了家影視公司名叫好來西。這家公司一共就3人。梁天擔任總經理、法人、董事長,葛優擔任藝術總裁,謝園擔任藝術總監。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公司現在還在,但葛優、謝園幾乎只是掛個名。梁天說,葛老師進步太快,我們趕不上。

04

“我還是不說了吧,

不得罪人。”


葛優的確是一路飛馳。


2010年他以三部同時上映的賀歲電影男主身份,輾轉在陳凱歌、姜文、馮小剛三大導演的劇組之中。

媒體不停追問他對三位導演的評價,追問哪個角色是他心中摯愛。


葛優像是回到了小時候,帶著點委屈地癱在椅子上,眼神閃爍,一會低頭琢磨,一會抬頭放空,最後冒出一句:

“我還是不說了吧,不得罪人。”他最害怕的就是讓他比較和自己合作過的導演,甚至是自己的作品,他也不希望有比較,“我說姜文的片子,馮小剛就該不高興了。”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馮小剛曾經說他:“葛爺只有親人,沒有仇人。”


葛優有著屬於自己的“約法三章”:不評價導演、不評價別的演員,不問私生活。


他的解釋是:“原來膽大,連陳凱歌都敢評論,後來一想這不對,真要說一個人我得真去琢磨琢磨,不能這麼一採訪就說他有什麼區別,好像不太負責任,其實我也沒這個必要來評論人家。”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也難怪有人說,葛優吝嗇的只剩下誠懇。


馮小剛透露,《大腕》拍完後,《紐約時報》想採訪葛優,但被拒絕。原因很簡單,葛優要去大鐘寺給父母家陽臺買塊地板革。

咳,我到海外發展什麼去呀?我連英語都不會說,我把中國的觀眾伺候好了就成了。讓他們省了這份心吧。


前些年,受馮小剛等好友影響,他也迷上了打高爾夫,電視臺播出了他打球的畫面。


葛優覺得不妥,這球貴啊,不能讓人覺得明星玩這個,之後他就再也不打了。


第一次和葛優合作的劉嘉玲曾說,葛優在劇組常跟著導演聊劇本。拍攝《讓子彈飛》時,硬是把姜文聊煩了。演《趙氏孤兒》時,最誇張一次,50天裡,有45天要靠吃安眠藥睡覺。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葛優開玩笑說:這麼多年,所有戲都是床上想出來的。

不拍戲的日子裡,葛優聽歌、喝酒、陪妻子做飯。他喜歡張學友的《心如刀割》《回頭太難》,也愛聽陝北民歌。


但如果讓他在電影節上唱一首,他又不自信,覺得自己根本不像歌星,看起來特傻。


十幾年前,有觀眾說,葛優還會演戲?齜倆大板牙,我一見就想拿板磚拍他。


這句話,葛優一直沒忘。


他常提醒自己,山有多高,谷就有多深。


現如今,葛優基本每年都要看30多個劇本,他想在有生之年再挑點好的。


原先,姜文跟他說,先拍戲先吃苦,痛苦小半年,拍完了瘋玩。


葛優不較這個勁,他自己對自己說:


你這一輩子都是幹這個的,得把拍戲當生活。

葛優簡史|“我就是個戲子,沒把自己當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